HW09580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街上的乞讨老人


他们出现在市区繁华街头,伸出手向路人乞讨;他们的穿着打扮、身世背景十分可怜,很多人为此慷慨解囊……临近岁尾,街头出现了众多乞讨者:落难的老人、可怜的残疾人、家庭变故的学生……这一切既让人觉得可怜,又有些可疑。

  昨日,黄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宣传。工作人员揭开了部分乞讨者的内幕:他们并不贫困,乞讨是他们的职业;他们不愿意接受救助,宁可背井离乡讨钱为生。街头行乞方式多种多样

  黄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前段时间,湖师一大学生做了一个实验,他乔装成乞丐跪在街头乞讨,一小时赚了78元。

  连日来,记者在步行街、文化宫、黄石大道等繁华路段走访发现,在庞大的行乞队伍中,有不少未成年人面孔。在武汉路,一女孩穿着校服站在路边,跟前放着一张大白纸,上面写着“母亲病重,念书堪忧,希望好心人施舍钱财,助我完成学业……”白纸前方还摆着学生证、师生合影等。

  记者观察发现,从女孩身边经过的人群中,大部分会施舍1元、2元钱。短短20分钟时间,有5位市民给了钱。在附近另一路段,一男孩讨要6元钱作路费,或讨要9毛钱买包子。

  救助站工作人员称,在诸多未成年人乞讨人群中,这类学生装扮的乞讨效果最好,其中不少人并不是真正的学生。


在钟楼附近步行街路段,一对七旬夫妻上街乞讨,爹爹姓王,婆婆姓曹,均是外地人。乞讨时,婆婆躺地上假装生病,爹爹则跪在地上讨钱。当街上几乎没有行人时,婆婆就会从被子中钻出来,两人一起回家。此前,救助站对其施救时,两位老人表示拒绝。职业乞丐大多拒绝救助

  据介绍,老人乞讨最易引发同情,如果老人身边有小孩,这样更易博取路人同情。所有乞讨者中,“卖艺帮”赚钱最多,他们拖着音箱在街头卖力唱歌。他们一般由两人组合,组合成员大部分残疾。如果唱得好,乞讨箱很快就被塞满钱。

  黄石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刘会胜说,他们会定时上街对流浪乞讨人员展开救助。令他们感到头痛的是,街头部分乞讨人员属于“职业乞丐”,他们大多来自安徽、河南等地,有的曾经被救助站救助,但他们坚决不离开黄石,有的甚至行乞两三年。

  对于那些无力解决食宿又无亲友投靠的流浪人员,救助站将为他们提供伙食住宿,帮助其与家乡亲属取得联系,为他们购买车票助其返乡。“今年,我们救助过的流浪、乞讨人员过万人。”刘会胜表示,此次工作人员走上街头进行救助宣传,也是要动员全社会帮助真正的流浪者。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