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法”是对道德无奈的搀扶

2015-07-31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1659   回复 0
街头有人摔倒,到底扶不扶?北京市近日拟出台相关规定,鼓励具备急救专业技能的人员,对突发病症人员进行院前施救,同时对遭诬陷及恶意索赔的好心人予以法律保护。这一被称为“好人法”的新规定,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自彭宇案发生后,扶不扶一直是横亘在人们心头的一道难题。最近,四川骑车老人摔倒后反诬帮忙学生,再度让此话题趋热。如何保护好心人?法律能否“扶起”道德?扶助弱者原是人性的本能,是什么使人不敢实践这一本能?这些问题引人深思。
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主张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而出手相助,是一种道德本能,也是一种社会温情。可现如今,扶人之举却需要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让人备感无奈。
为什么在“扶与不扶”之间,人们表现出犹豫和纠结?是因为少部分人在利益面前迷糊了双眼、丢失了良心,不仅不感恩,还反咬一口,令助人为乐的好人寒心。更令好人寒心的是,出现诬陷、敲诈事件时,由于取证难等客观因素,导致一些心怀鬼胎的当事人未能得到应有的处罚。
在这个背景下出台“好人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好人法”并非一把万能钥匙,也并不一定能保证所有的人都毫无顾虑地去救死扶伤。其实,比“好人法”更加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好人辈出的社会风气。如果热心的路人一起参与救援,万一被诬赖,自然能互证清白。反之,如果好人在街头显得很孤单,“好人法”在一群麻木的看客面前,不同样是摆设么?
诚然,通过立法来鼓励善举、保护好人,应该说有关方面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法律能够真正“扶起”道德么?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社会规则、公民素质、道德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发力。
  • 回复0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