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马湾镇大台村的合作社负责人彭国友

2017-07-23   发表于 灌水   阅读 6339   回复 0
彭国友:一名党员一面旗
从年均收入20多万元的装潢业合伙人,到整天奔忙在田间地头的合作社领航者,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村支书、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马湾镇大台村党员彭国友,一度在亲友们看来有点“苕”。
其实,放弃做得风生水起的生意,彭国友也曾犹豫过,但作为一名党员,他毅然响应党组织的召唤,用一颗赤心彰显一名党员一面旗,谱写了党员双建双带的新篇章。放弃高收入,受命危难之际
现在的彭国友,不仅是市华汇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更是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2007年,眼见大台村班子软弱涣散,发展严重滞后,马湾镇党组织找到了在家过年的彭国友,劝他返乡干事创业。彼时,年富力强的彭国友在广东、山西、上海等地与人合伙做建筑装潢生意,年均收入逾20万元,说实话,返乡意味着放弃打拼多年的生意。
“老家更需要带头人来改变落后面貌。”几经犹豫,彭国友听从党组织的召唤,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自2008年当选为村支书以来,彭国友严格要求自己,在村干部的支持合作下,他牢记全心全意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宗旨,把“一名党员一面旗”融入百姓心里。
发展经济,带头富带领富
大台村位于马湾镇东南方向,距镇中心约4千米,彭国友任支书后,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致力于带头富、带领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09年,他牵头组建村建筑工程队,由起初10余人发展成50人的专业施工队,每名队员每年创价值近8万元;开展招商引资,先后联系一批在外经商人员,在村里办起五金加工厂等。他利用在华中农业大学所学,建设200亩的莲虾套养基地,帮助农户每亩收入达5000元以上。
光靠眼前的这些不是长久之计,彭国友又谋划着发展实体。2015年2月,由彭国友组织发起,市华汇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在马湾镇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专业合作社。2016年9月,合作社党支部成立,彭国友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大棚藜蒿等蔬菜产业上,走出了一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党支部成立之初,彭国友就暗下决心,围绕“党建+产业”,力争把合作社做大做强。支部5名党员中,彭国友负责蔬菜产业基地全面工作,其他党员设岗定责:一名党员负责市场外销,一名党员负责技术指导,一名党员负责用工,一名党员管理内务。彭国友处处带头干、带头跑,带领大家扩基地,学技术、跑市场,党员们也在服务群众中发挥所长,树立榜样。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彭国友采取“党建+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新建200平方米的生产及休息区,建有专门职工食堂,每天中午提供免费工作餐,月工资2500至3100元,吸纳了大台、郭咀、曾刘等村部分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在基地就业。同时,党支部专门拿出一个大棚进行蔬菜种苗培育,免费发放给贫困户,由支部党员结对帮扶,在种苗培育、田间种植、生产经营上为贫困户提供全程服务。贫困户彭文波在合作社就业后,掌握了藜蒿种植技术,心里有了底气,在彭国友的帮助下,成立雄卓家庭农场,彭国友免费向其提供藜蒿种苗、肥料及生产技术,扶持他进行藜蒿种植,签订收购合同,解决彭文波就业和产品销路。2016年,彭文波赚到了“第一桶金”,实现脱贫致富。由于扩大发展藜蒿投资太大,彭文波转变产业方向,流转土地80多亩发展水稻种植。去年,像彭文波这样,已有4户贫困户通过在合作社就业或发展种植脱贫。今年,又有22户贫困户与基地签订了帮扶用工协议,预计可实现5—7户贫困户脱贫。在彭国友的多方努力下,目前,合作社注册了“芦叶香”商标,引进深圳乐荣公司实行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建大棚基地,新建厂房、冷库和酱菜生产线,实现产业链延伸,发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同时,合作社带动周边村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积极探索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游产业,吸纳更多群众和贫困户就业,通过产业发展来扶持培养更多的致富能手,努力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为合作社党支部输送新鲜血液。合作社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基地的发展,基地亩平利润达8000元,销售额过60万元,纯利20万元。合作社从成立之初仅10名社员发展到现在83名社员。2016年底,合作社又筹资在市级重点贫困村曾刘村流转土地100余亩新建92个蔬菜大棚,基地也从单一的藜蒿种植发展到现在藜蒿、西红柿、黄瓜、长豆角、辣椒等多样化种植。随着蔬菜产业基地不断发展,以彭国友为代表的党员成了群众心中的领头雁,彭国友也先后被评为全市“十佳创业明星”、劳动模范,被推荐提名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 为民服务无小事
近几年,彭国友从一个农村工作的生手磨练成了村里的主心骨,他在调整磨合中不断适应工作,在实践中对这份工作有了感情,充满自信。
平日里,若是村民有事,他总是第一个出主意、想办法帮忙解决。有一次,一户精准扶贫对象生病住院了,对于农村人来说,最怕的就是生病住院,更何况是比较贫困的一户人家。彭国友得知后,来到病床前看望,并为其家属解读精准扶贫医疗政策、帮助办理相关手续,让村民安下心来治病。“彭书记是村民们的一颗定心丸。”村民们感叹。
担任支书以来,彭国友带领群众修建了近5千米的田间生产路,花近10万元疏洗了村内所有灌溉渠道,维修了2座排涝泵站;新建了3个高标准变压台区,升级改造了全村3380米居民用电线路,筹集5万元在全村水泥路段安装路灯51盏;投入3万元,修建了7个垃圾池和1个垃圾填埋场,聘请了保洁员和垃圾清运人员。2014年,彭国友牵头组建市国权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当年用10万多元购买1台无人植保机,对农田进行农药喷洒,大大减轻了群众劳力负担……“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排千家忧、解百家愁组成了彭国友的日常生活。在他的QQ空间里,存放着许多照片,不仅有村里铺石修路的、清淤河渠的、维修泵站的、村委会评议评选的、村务公开的、惠农政策公示的、搭建大棚的种种场景,还有农作物发芽、开花、结果时的记录,更有村民们劳作时,一张张朴实而坚定的面容……在外务工经商的乡亲们在他的空间里,能了解到各类政策在村级的落实情况、村级规划发展,也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和家乡的点滴变化。也正是这些平凡小事,让群众感受到身边的党员的力量。

  • 回复0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