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我的家乡——九真花台

2011-06-06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3.7万   回复 86
花台一个不是很起眼的地方,也不是满地鲜花,我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生活,长大。她位于天门市北部,南距竟陵15公里,东距柳河2公里。
花台不是很起眼,但比较古老。花台的由来源于一个庙宇,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945年前后是其鼎盛时期因规模大香火旺而闻名于天门以北地区。庙宇建有前后两座正殿和一座偏殿,前后殿之间有宽在的天井。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塑有泥胎贴金的菩萨100余尊,常有善男信女烧得膜拜,香火不断,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更是香火旺盛。1950花台庙改为花台小学,到七八十年代,花台小学扩办初级中学时拆除前殿改建教室,至1978年,花台中学迁址时全部拆除。
1997年,在位于花台街南端,建成规模较在的花台中小学,四层的教学楼坚固美观,食堂宿舍排列整齐,操场宽阔平坦,现有各年级不家务事600多人,花台卫生所,现有医护人员5人,村民居民看病就医比较方便。
花台地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花台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度成为天门北部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1926年9月,中共天门县委委员姚普生来花台发展党组织,创办青年励进社,由鄢在田、邹华春、胡华堂等任教师,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同年12月,在花台建立起九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1928年6月,洪湖革命根据地派一支短枪队来花台,建立天北赤卫队,成立天北地区的第一支工农武装。
离花台西北2公里处的阳家湾是老红军易积贵(1914—1982)的故乡。他十四岁时在家乡参加红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加过文家墩、张家场和猪拱山战斗。1932个6月离开家乡随贺龙军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任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后任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在校军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花台集市由热冷集(即单双集)改为“百日集”,街上现有百杂经销12家,餐饮12家,五金电器4家,建材4家。在横街西头,建有一个钢筋水泥结构的农贸市场,设有摊位150多个,粮食、肉类、禽蛋、鱼虾,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在此交易。长街北头有一个牛马交易点,主要进行耕牛交易。
花台传统名点有“酥饼”、“花卷”和“油条”。“花卷”的原料为精白面粉、香油、精盐、味精、葱花等。油条是花台的传统食品,解放初期就有“长寿的锅奎(好)花台的油条(好)”的赞誉。
花台饼子(又叫酥饼),20个用白纸包成两筒为一盒,是春节美食礼品,在天门久负盛名。这种饼子选料精良,制作工艺考究,其外观黄白色,一面有芝麻而显亮黄,另一面则黄白面皮中似有油要渗出;里面是桔皮、红枣酥糖饴芯。咬一口则酥、香、甜、润,吃后满口留香,回味无穷。
精米加工厂是花台的龙头企业,由于起上早,规模较大,设备现代化,精米加工质量好,品种多,销路畅通。特别是加工的糯米,色白、糍白、糍软、营养丰富,颇有名气。外省市不少商家慕名前来采购。浙江省绍兴酒厂,把花台的糯米作为生产“绍兴”黄酒的主要原料,常年整车调运;还有江西庐山、贵州遵义等地的客商也经常上门采购。12家精米加工厂,2000年加工精米650吨,产值达1000万元。这里还有5家槽坊,生产的白酒质量好,日销量在150公斤;5家木工家具作坊,为本地居民村民制作日家具、农具;还有3家缝纫店,1家铁匠铺,1家皮蛋加工厂,2家豆腐坊等个体企业或作坊,都为花台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作出了贡献。
  • 回复86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江汉 最后回复于 2023-12-21

粉丝 1

2011-06-06

粉丝 6

2011-06-06

粉丝 5

2011-06-06

粉丝 3

2011-06-06

粉丝 41

2011-06-06

粉丝 41

2011-06-06

粉丝 41

2011-06-06

粉丝 41

2011-06-06

粉丝 41

2011-06-06

粉丝 41

2011-06-06

粉丝 10

2011-06-06

粉丝 10

2011-06-06

粉丝 6

2011-06-06

粉丝 1

2011-06-06

粉丝 10

2011-06-06

粉丝 1

2011-06-06

粉丝 10

2011-06-06

粉丝 1

2011-06-0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