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从农村里走出来的80后
以下的一些画面或许能勾起你童年的记忆。。。。。
1.放牛,现在的小孩很少干这个了
2.熟悉的田间小道。
3.收花生,多么熟悉的场景。。。
4.黑白电视机,你家里还有不?现在是古董了。
5.土灶,现在农村里大部分还在用。
6.风布机,以前家家户户必备的,回头你找找,说不定在自家老房子里还能找到。
7.用电瓶打鱼,改善生活经济又实惠,现在貌似不准用了。。。
8.耕田的事经常是父亲或爷爷们,我们80后、90后干过的不多。
9.插秧苗,小时候都帮家里人做过吧。
10.水稻熟后熟悉的收割场景,现在基本上用收割机了。
11.田园风景
12.南瓜花,一般农村人都能识别雌雄,你能认出来吗?
13.马蜂窝,你捅过没?
14.貌似没房子的蜗牛。
15.用弹弓去打鸟巢,玩过吧。
16.“铁牯牛”,小时候都这么称呼它。
17.哈哈,这个、这个.....调皮的男孩子估计都有案例。
18.金银虫,我们称作“麻母”,抓住了用细木棍穿着当风扇使。
19.蟋蟀
20.熟悉的乡间小路。
21.冰棍,夏天我们的最爱,现在的冷冻品已找不到儿时的那种味道了。
22.熟悉吧。。。
23.爆米花,方言叫做炸米泡,因为含有“糖精”,大人们不准多吃。
24.这个东西叫什么呢——毛尖、毛针、、、春夏之交,田坎山腰,随处可见,儿时放学上学路上、放牛的间隙,总会大把大把的抽这种植物,剥开外皮,里面就是可以吃的芯,一长条状如棉花的东西,入口是一种软绵的清甜。“三月三,抽毛尖,一抽抽到洪山尖
25.另一种“零食”,就是刺苔,方言又称:“刺根”,也是外人听起来很怪的名字,一种带刺的灌木状植物,掐下它在春雨之后长出的嫩嫩的清苔,剥去带刺外皮,就可以享用了,一样的脆甜,对于当年不知道什么是泡泡糖、巧克力,几乎没有零花钱的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讲,这些就是我们当年最好的“零食”。大自然的馈赠。
26.面这个红色的果子,味道更甜美一些,有点像草莓,但和草莓的味道差别甚大,味道也很独特,名字一样奇怪——秧泡子,或者:方言:”单阳泡果“,虽然味美,但是极易和”另外一种红果“混淆,大家说那红果是蛇吃的,叫蛇果。
27.一种中草药,我也叫不出什么名字,只知道儿时的时候和大人们一起去菜,然后晒干卖掉挣零花钱。
28.这个有学名有来历的!它学名叫”马齿苋“,家乡方言叫”马氏汗“,可以生吃,可以入菜,现在某些偏远菜市场还有这个卖的。儿的我们喜欢生吃,很酸很酸,晒干炒肉更是人间佳肴啊 ,回忆那表情真是... ...
29.这是一种槐树的花,方言叫:”刺槐树“,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每次看到它开花的时候基本都是在春天雨过天晴的时候。它的花一样被我们吃!不只是吃花蜜,整个花都可以被我们生吃掉。她的叶子可以用来吹口哨,我吹不出来,对你还有那些记忆呢?
30.哈哈,最后提到这一只让我们感到惶恐的、毛骨悚然的虫子吧,方言叫”洋辣子“,凡是被它蛰过的人记忆犹新,常见于花生叶子、大豆叶子、豇豆叶子的底部,是我们去田地间不得不防恐怖虫子。
31.这是一种干果,我们当地的方言叫相子,他的学名我现在也没搞清楚,在其他地方也没见过,这个可是我们小时候重要的玩具。
32.儿时伙伴一起玩的”干假饭“、”炒假饭“,没有上学的,或者小学二年级以下的爱玩这个。大一点的孩子们不玩这个。
80后的童年是美好的,对比现在的孩子,我们那时虽然没有好吃的,没有好玩的,但我们很快乐,我们有很多小伙伴,可以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成长......
80后又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面临着前辈们重未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挑战......
http://flv.whcedu.cn/files/2012-10/14200149298.mp3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