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方知不染心

2012-07-23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3万   回复 21


方知不染心 文/熊荟蓉

前天写了《看取莲花净》,丢在论坛和空间,引来不少回响。有友发来手机短信:久不见你文,以为你已敛笔,深为你不平。今见你文,一如既往的妖娆、清淡,甚喜。只是,字里行间,挟裹得太紧,知你内心,肯定还没有放下。 是懂文的朋友。亦懂我人。只是,与我的心,终究隔了一层。 我只回他,看取莲花净的后一句是,方知不染心。 正如爱情都是一个人的。每一场爱情,对象其实都是虚构的。我们真正爱的,还是自己。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渴望。自己生存的卑微。自己灵魂的高蹈。 每一篇文也是这样。所托之物往往也是虚构的。那咏梅的人,那爱莲的人,那痴迷于杏花烟雨的人,其实,他们缠来绕去的,都是自己的心。 昨天给学生复习《赤壁赋》,讲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说,这是苏轼在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是苏轼,是客。文中说,客曰。 我笑了。文是苏轼的,客曰苏子曰,便都是苏轼说的,这叫主客一体。苏轼借客之口表达内心的隐忧,又借苏子之口,表达精神的旷达,这叫欲扬先抑。 苏轼的心,也和我们一样,是时而低到尘埃,时而高过天空的。那朝生暮死的蜉蝣是他,那无穷无尽的水月,也是他。他与天地同生,他与万物为一。 我之爱莲,爱的不仅是它盈盈握灼灼其华的当下,亦爱它自疏濯淖污泥之中的过往,更爱它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未来。说到底,我爱的,是它的一颗不染的心。 孔子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依我看,这不惑、不忧、不惧,皆因为不染。一颗不染世俗功利的心,哪怕是深陷在污泥里,也是洁净的。 我们不会因为陶潜做过八十一天的县令,就质疑他的靖节;我们不会因为柳永一生浪迹于秦楼楚馆,就否认他的真诚;我们更不会因为李清照晚年再嫁张汝舟,就怀疑她对赵明诚的爱情。 现实自有现实的王道,活着自有活着的理由。只要一颗心不染,再深的红尘,也能探出一枝独秀。 生活中,我欣赏的都是些缺点和优点都彰显的人,所谓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有才华的人,往往是愤激的,因为光芒是藏不住的。有胸怀的人,往往是迟钝的,因为懂得而慈悲。有情义的人,往往是笨拙的,因为大爱总是无言。 我抗拒太饱满和圆熟的人与物,一颗没有棱角的鹅卵石,喜与忧都安抚得光光溜溜,我不知道,该对它笑,还是哭。 阅尽千峰仞,应懂无欲刚;感喟沧海博,当晓有容大。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 回复21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然之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2

2012-07-23

粉丝 2

2012-07-23

粉丝 2

2012-07-23

粉丝 1180

2012-07-24

粉丝 3

2012-07-24

粉丝 259

2012-07-25

粉丝 3

2012-07-25

粉丝 10

2012-07-26

粉丝 2

2012-07-27

粉丝 2

2012-07-28

粉丝 2

2012-07-29

粉丝 3

2012-07-30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