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赋
立秋养生赋
作者:刘中胜(竹林康)
2025年8月7日
残暑未消,新凉暗生,时序轮转为立秋。此时天地之气渐敛,万物由盛转肃,养生之道,当法自然,顺时而动。
调作息,顺秋收
夜渐长而昼渐短,宜早卧以顺应阴精收藏,早起以契合阳气舒展。晨起可临窗观露,吸清气以涤肺腑;暮时勿贪凉,闭户纳静,让心神随暮色渐宁。如老农收仓,将白日耗散的精力细细敛藏,为秋冬储能。
慎起居,防秋燥
暑气余威未散,然风已带燥意。露重时莫赤足踏湿,空调间需护肩背,谨防"秋老虎"与"阴暑"交侵。晨饮温白汤,润喉滋燥;晚用温热水沐足,引湿热下行。案头可置秋梨、银耳,闲时煮羹,让津液如晨露般滋养脏腑。
调饮食,养脾胃
夏月脾胃多虚,立秋宜"增酸减辛"。酸梅汤敛肝气,山楂粥助运化,皆可收摄涣散之气;少食辛辣发散之物,如姜蒜烈酒,免伤肺津。田间新收的绿豆、南瓜,正是应时之味,煮豆为羹,蒸瓜作食,得天地初秋之清甘。
修情志,戒悲忧
秋气主肃杀,人易生悲感。当如菊之向阳,于疏朗中见生机。登高望雁,观云卷云舒,让心胸随天地开阔;或临窗读书,伴虫鸣浅唱,将杂念如落叶般拂去。情志平和,则肺气宣降有序,如秋风过林,虽有叶落,终见清朗。
时序更迭,养生非一日之功,惟顺秋之敛藏意,调身、调心、调食,方能与天地同频,待桂香满阶时,身轻神爽,共赴秋之盛约。
作者:刘中胜(竹林康)
2025年8月7日
残暑未消,新凉暗生,时序轮转为立秋。此时天地之气渐敛,万物由盛转肃,养生之道,当法自然,顺时而动。
调作息,顺秋收
夜渐长而昼渐短,宜早卧以顺应阴精收藏,早起以契合阳气舒展。晨起可临窗观露,吸清气以涤肺腑;暮时勿贪凉,闭户纳静,让心神随暮色渐宁。如老农收仓,将白日耗散的精力细细敛藏,为秋冬储能。
慎起居,防秋燥
暑气余威未散,然风已带燥意。露重时莫赤足踏湿,空调间需护肩背,谨防"秋老虎"与"阴暑"交侵。晨饮温白汤,润喉滋燥;晚用温热水沐足,引湿热下行。案头可置秋梨、银耳,闲时煮羹,让津液如晨露般滋养脏腑。
调饮食,养脾胃
夏月脾胃多虚,立秋宜"增酸减辛"。酸梅汤敛肝气,山楂粥助运化,皆可收摄涣散之气;少食辛辣发散之物,如姜蒜烈酒,免伤肺津。田间新收的绿豆、南瓜,正是应时之味,煮豆为羹,蒸瓜作食,得天地初秋之清甘。
修情志,戒悲忧
秋气主肃杀,人易生悲感。当如菊之向阳,于疏朗中见生机。登高望雁,观云卷云舒,让心胸随天地开阔;或临窗读书,伴虫鸣浅唱,将杂念如落叶般拂去。情志平和,则肺气宣降有序,如秋风过林,虽有叶落,终见清朗。
时序更迭,养生非一日之功,惟顺秋之敛藏意,调身、调心、调食,方能与天地同频,待桂香满阶时,身轻神爽,共赴秋之盛约。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