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2起老年人保健品虚假宣传被处罚
天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起
老年人保健品市场虚假宣传典型案例
原文如下
老年人保健品市场虚假宣传典型案例
原文如下
一、某养生保健馆虚假宣传案 基本案情:某养生保健馆以“免费礼品+健康讲座”为营销手段,吸引老年人参与并向其推销蜂贝®蜂胶软胶囊。在宣传过程中,该保健馆宣称“蜂胶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蜂胶确实能治疗我们身上的疾病、抗‘三高’,防肿瘤,不惧癌,调胃肠”等内容。这些宣传内容严重夸大了产品功效,且包含治疗疾病的相关用语,以此诱导老年人购买该保健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处罚情况:当事人对保健品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天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件评析:该养生保健馆宣称蜂胶具有“抗癌、治疗疾病”等虚构的保健功效,其目的是人为制造老年人的健康焦虑,这种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所禁止的“虚假商业宣传”。值得注意的是,该养生保健馆采用“免费礼品 + 健康讲座”的模式,专门针对信息辨别能力相对较弱的老年人群体,系统性地灌输虚假信息。这种营销方式的危害性远超普通虚假广告,在封闭场景下的集中洗脑式营销具有极强的诱导性和扩散性。即便该保健馆单次销售金额不高,但对老年消费群体权益的侵害具有持续性和规模性,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二、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医疗器械作虚假宣传案 案件来源: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通过发放传单和赠送免费礼品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到店内体验其销售的医疗器械。期间,公司讲师在店内利用电脑、投影仪播放自行制作的产品宣传电子文档PPT。PPT中存在“祛寒祛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抑菌美容、活化细胞”“天天红蓝光,生活更健康”“央视宣传品牌”等宣传内容。经查实,这些宣传内容是该公司为吸引更多老年消费者购买产品,自行从网上下载素材制作而成,且宣传内容均无科学依据佐证。
处罚情况:当事人对其销售的医疗器械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天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件评析:该医疗器械公司通过赠送礼品,结合免费体验的会销场景,利用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焦虑以及信息甄别能力较弱的特点,诱导老年人进行非理性消费。同时宣传内容中提及“央视宣传品牌”,以此暗示产品获得官方认可,实则是盗用央视的品牌公信力为自身产品背书,性质恶劣。此外,若老年消费者因轻信这些虚假宣传的功效,而延误了正规治疗,极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对这种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和惩处。来源天门315
处罚情况:当事人对保健品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天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件评析:该养生保健馆宣称蜂胶具有“抗癌、治疗疾病”等虚构的保健功效,其目的是人为制造老年人的健康焦虑,这种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所禁止的“虚假商业宣传”。值得注意的是,该养生保健馆采用“免费礼品 + 健康讲座”的模式,专门针对信息辨别能力相对较弱的老年人群体,系统性地灌输虚假信息。这种营销方式的危害性远超普通虚假广告,在封闭场景下的集中洗脑式营销具有极强的诱导性和扩散性。即便该保健馆单次销售金额不高,但对老年消费群体权益的侵害具有持续性和规模性,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二、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医疗器械作虚假宣传案 案件来源: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通过发放传单和赠送免费礼品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到店内体验其销售的医疗器械。期间,公司讲师在店内利用电脑、投影仪播放自行制作的产品宣传电子文档PPT。PPT中存在“祛寒祛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抑菌美容、活化细胞”“天天红蓝光,生活更健康”“央视宣传品牌”等宣传内容。经查实,这些宣传内容是该公司为吸引更多老年消费者购买产品,自行从网上下载素材制作而成,且宣传内容均无科学依据佐证。
处罚情况:当事人对其销售的医疗器械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天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件评析:该医疗器械公司通过赠送礼品,结合免费体验的会销场景,利用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焦虑以及信息甄别能力较弱的特点,诱导老年人进行非理性消费。同时宣传内容中提及“央视宣传品牌”,以此暗示产品获得官方认可,实则是盗用央视的品牌公信力为自身产品背书,性质恶劣。此外,若老年消费者因轻信这些虚假宣传的功效,而延误了正规治疗,极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对这种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和惩处。来源天门315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