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会奉献给社会的文化盛宴

2016-11-02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2.3万   回复 59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于10月29——31日在湖北省天门市召开,来自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全国省市自治区考古专家以及大专院校学生代表参加这次盛会。他们带来公共考古的最新研究成果,向大会向社会奉献一席文化盛宴。

公众考古学是一个较新的学科。公众考古的理念最早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首先出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 早期的公众考古就是公众考古教育,当时主要是解决包括当时亟待解决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公众考古教育在内的文化资源管理问题。近些年,随着西方公众考古理念传入中国,公众考古日益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2014年3月31日,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先生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先生以及与会的专家学者在成立大会上给予此举以高度的评价。“公共考古”的发展代表着一种历史的进步,它使考古科学从“神秘”走向公开,从“官学”走向“公共话语”,从“庙堂”走向公众,从考古知识由少数学者使用而为民众共享,从考古遗产强调“死保”而走向保护与“活用”的双赢……。“公共考古”的倡行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路径与趋势,在历史上,无论是文字、书本、科学原理还是技术发明,最初都是由少数人掌握甚至垄断,然后随着历史的进步,这些可以启迪心智、提升能力、促进自由、创造平等、推进文明的重要因素总是不断向最广大民众中传播、普及、分享、运用……。

天门是石家河文化的核心区,是石家河遗址所在地,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也是该地区已知最大的史前古城——石家河古城的所在地。是茶圣陆羽故里,茶文化的发源地。还是竟陵学派的发祥地。我们祖先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珍惜,保护和利用。应该让所有的市民学习、普及科学知识,认识这些文物的价值,懂得如何保护好文物遗址。为发展天门的文化产业,振兴天门经济打下基础。
令人遗憾的是有关部门没有利用这次绝好的机会,让天门的公众分享这次文化大餐,提高市民文物保护的认识,珍惜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会场上除了酒店服务和工作人员外,没发现其他本地人,就连文化系统的人也很少见到。犹如一场好戏,只有演员精彩表演,没有观众,不禁让人扼腕长叹。

笔者有幸事先得知消息,旁听了大会。现将部分专家的资信和演讲分享给网友们。





王仁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长期在全国各地从事田野考古调查,编撰和主编各类专业著作及科普著作100余部,致力科普工作20余年。
他演讲的题目是《小文物背后的大历史》。在演讲中列举大量文物资料,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讲述出土文物承载这生动的历史信息。


  • 回复59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长乐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1163

2016-11-02

粉丝 1163

2016-11-02

粉丝 1163

2016-11-02

粉丝 1163

2016-11-02

粉丝 1163

2016-11-02

粉丝 7

2016-11-02

粉丝 5

2016-11-02

粉丝 1163

2016-11-02

粉丝 6

2016-11-02

粉丝 128

2016-11-02

粉丝 24

2016-11-02

粉丝 9

2016-11-02

粉丝 7

2016-11-02

粉丝 18

2016-11-02

粉丝 18

2016-11-02

粉丝 4

2016-11-02

粉丝 12

2016-11-02

粉丝 1163

2016-11-03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