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之道

2012-12-21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3万   回复 6
现在的人见面时,不再是“吃了吗”的问候,而是一句寒喧:“忙啥呢﹖”回答也多说忙,“忙得要命啊!”其间不乏带着丝丝得意。许多人嘴里喊忙,很似无奈,可让他突然闲下来,又心里没底,烦躁得不知所以。因在许多人的眼里,“忙得要命”就意味着风光。忙得要命的人不仅不该得意,而且应该自醒才对。倘是为了生存忙得要命,说明他欠富裕;倘若为了更富裕,想必他不明智;若不忙就心慌,只能让人怜悯;若什么都不为,穷忙瞎忙,岂不是枉来世上一回?记得毕淑敏在《钱的极点》中不无道理地说,物质的再发达丰富,也不过满足了人的有限生理需求而已,而从人的生理结构来讲,无非是一个胃(吃)、一副身段(穿)和人类延续种族愉悦自身的那个器官罢了。
闲这东西,平时你不在意,甚至也抓不住,注意它时却又溜之大吉。清代石成金的《传家宝》中有说“闲暇”的一段:“或静坐司禅,如同痴呆;或登高望远,消受烟霞;或饮几杯自劝之酒,或说几句世外之谈……自己过得一日,且让我快活一日。”他真可谓性情中人,不妨也让我们拿来借鉴一番。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很有哲理。前年8月,武汉某一学院正在主席台上讲话的副院长突发疾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曾经有人评价这位40多岁的年轻领导,“他用尽浑身力气,在幽静的夜空里迸发出最强的光亮。”实事求是地说,他是一个英年早逝的“过劳死”典型。君不见当下有人应酬之瘾越来越大,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到追逐虚荣的形式主义上,把智能和技能用于追腥逐臭的消耗之中,导致原本简单的工作关系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变得神秘而又复杂,出现了能当场解决的非要“商量商量”,能在路上相遇就说清楚的非要到酒店“研究研究”,能在10分钟内吃一餐饭的非要几个小时的推杯换盏。医学专家说,如果人们平时注意劳逸结合,每年卫生资源消耗的数字就能减少一半。梁实秋先生说过,要想一天不安生,请客;一年不安生,造房;一辈子不安生,娶姨太太。因为,人们只有拥有闲暇才能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才能健康长寿,这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特征。《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犯了一个低级错误----直接插手下属内部事务,他的锦囊妙计只有集权,没有授权,更无分权,在领导方法上属于“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双铜牌争夺战看台上,人们看到一位世人瞩目的观众,他就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世界级的企业家竟有如此闲情跑到悉尼来潇洒一番。与我们那些“日理万机”华发早衰的领导迥然不同,大概他们要起比尔·盖茨还要繁忙。其实,细究起来,我们的有些领导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现代“诸葛亮”罢了。梁实秋先生说过,要想一天不安生,请客;一年不安生,造房;一辈子不安生,娶姨太太。人们只有拥有闲暇才能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才能健康长寿,这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特征。据说去年我国卫生资源消耗超过61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4%以上。因病、因残、过早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7800多亿元,两项加起来不得了。究其根由,其中“化简为繁”之风,也是一个原由。比如,当下有人应酬之瘾越来越大,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到追逐虚荣的形式主义上,把智能和技能用于追腥逐臭的消耗之中,导致原本简单的工作关系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变得神秘而又复杂,出现了能当场解决的非要“商量商量”,能在路上相遇就说清楚的非要到酒店“研究研究”,能在10分钟内吃一餐饭的非要几个小时的推杯换盏。医学专家说,如果人们平时注意劳逸结合,每年卫生资源消耗的数字就能减少一半。记得有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孔子说过: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只要松紧得法,张驰有度,闲不可恶,也不可怕,而且应当挤出时间来闲。“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闲适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一种境界。甚而不可因闲而烦,心存不平之思。否则,那就曲解了人生的本来意义,甚至真会忙得要了自家卿卿性命。
  • 回复6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隐型的翅膀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4

2012-12-21

粉丝 10

2012-12-21

粉丝 4

2012-12-21

粉丝 3

2012-12-21

粉丝 3

2012-12-22

粉丝 320

2012-12-22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