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35年的写作自信
小学期间的作文并不起眼,可是1979年在天门某镇小升初,我的作文助力我位列年级升学考试前三甲;初中时,在语文上的优势明显,作文自然不弱,语文考试也拿过年级前三甲;高中时,在语文成绩不稳定的情况下,语文还是在一次学年考试时拿过前三甲。在部队当战士期间写作乏善可陈,在军校期间就忙于情书了。在当部队排长时,因愿意研究写作被团政治处选拔做组织股、保卫股干事,在这个位置上被任务追着屁股跑,没有大手笔的文章,任指导员期间和团政治主官共同研究过写文章。转业时把自己的写作当作一个特长来择业。到某机关后因醉心于在写作上自我表现,进局的第一个岗位就是进人教科(5个月)。期间用3个星期创作一篇2300字散文发表到中国税务报上。获得70元左右稿酬,第一次就达到了我现在达不到的高度。此后2次选拔进办公室做公文写作(选拔进办公室与发表文章是同一天,因此没有关联。2次呆的时间都不长,一次一年,一次8个月),不但没搞出什么成绩还很难受,不得不承认,这公文写作我搞不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3年时间在局论坛里肆意表现,用大量的时间精力打造新浪博客,用大量的时间精力沉迷于湖北及红袖的文学论坛,在虚拟空间里追求成就感。在此期间,陆续搞了20块豆腐块发表在天津日报和今晚报的区县版,别人在副刊发表的我真看不上,于是我写我认为满意的文章。很快,我对此厌倦了,认为微电影更有表现力,搞了几十部微电影。在局里竞争激烈的竞争上岗申论考试中名列前三甲,此三役重新树立公文写作自信。与网上文坛阔别3年后又于2014年回归了,又开始了发贴交流,可已经此一时彼一时了。2014年4月开始断断续续整理了8个月,把近10年写的近100篇近10万字按出书的方式进行整理,包含了封面、目录、自序、后记,除了封面设计找了武汉的一位女士外,全部亲力为这项工作尚在进行中,这是一个戴着镣铐人舞蹈,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一直在偷偷摸摸进行。比这更重要的是对上小学的孩子作文辅导。在对孩子辅导的过程中,我30多年来在写作时自觉或者说不自觉遵循的规律逐渐明晰,我的课题是,当立意确定后,如何用一小时10分写一篇上乘的千字文,那充满无限奥秘的文学圣殿的厚重大门在慢慢开启。这,就是我在写作上的大致经过。2015年1月5日,在回望35年写作历程,重新上路时,我想的不是写什么怎么写,想的是:今年或者说以后写还是不写?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自己在写作上放一周假至12号。(以上的这些过程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在时间上交叉重叠)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