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创作之我见

2015-09-17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5万   回复 24


我真正接触小小说还不到两年时间,学着写过几篇,但更多时间是看别人怎么写。对于小小说,很多小说名家都表示不敢碰,因为小小说创作特别要求精而准,就是以最精炼的语言,直袭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而好的小小说,还必须篇幅小,但境界不小。我因此总结:小小说,大社会。
小说都是写人的,即使是寓言,也不脱离“人”的因素。人是地球的主宰,但人也是自然界微不足道的一份子。人的所作所为,永远不可能脱离他所生存的社会,所以,小说家写人,决不是想让读者认识他虚构的那些“人”,而是想让读者通过他写的“人”,洞察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部分。
人是社会的,关注社会生存状态,是人永恒的心理需要之一,这也是文学以及各种反应社会的艺术形式得以延续生存的基础,因此,我认为小小说创作应该如何更好、更多的关注社会,才是重中之重。
由于小小说篇幅过小,怎么吸引读者始终是难题。历代小小说作家为此作了五花八门的探索,其中“抖包袱”是最为后学欣赏并模仿的方法之一。
后学之所以青睐“抖包袱”,是因为这种创作方法可以给读者最大化的制造阅读的惊悚效果,但“抖包袱”和其它艺术手法一样,由于长时间的千篇一律,渐渐让读者产生了审美疲劳。现在,有关小小说创作是否应该“抖包袱”,在文坛一直争论不休,决意要“抖”的,说小小说不“抖”就没法吸引人,不想再“抖”的,说只要你故事够精彩,一样可以打动人。
我认为以“抖”取胜的小小说,如果立意平庸低俗,难免会给人单纯的“炫技”感;而不“抖”的小小说,如果立意新颖,一样可以出奇制胜。不“抖”的小小说,我特别推崇司玉笙的名作《书法家》,一段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却把广受诟病的中国官场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文版,大多数朋友们对小说高超的炫技津津乐道,而我不然。我关注更多的,是该作品反应社会到底有多少可读性。我这么说,是不是表明小说创作不必讲究方式方法呢?当然不是,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小说创作方式绝对是可以多样性的,但提高主题意识,我认为远比方法更重要。
世人都处在一个个本质类似的社会群落中,这是一种绵延不息的人的生存态,通过小说,更透彻地了解这个生存态,我认为始终是读者的第一选择,这个结论,我认为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不会否认。
先选个好主题,再想怎么作,这就是我对小小说创作的一贯看法。
  • 回复24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杨运灿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2

2015-09-17

粉丝 841

2015-09-17

粉丝 131

2015-09-17

粉丝 131

2015-09-17

粉丝 3

2015-09-17

粉丝 131

2015-09-17

粉丝 5

2015-09-17

粉丝 976

2015-09-17

粉丝 3

2015-09-17

粉丝 4

2015-09-17

粉丝 2

2015-09-17

粉丝 116

2015-09-17

粉丝 116

2015-09-17

粉丝 116

2015-09-17

粉丝 3

2015-09-17

粉丝 3

2015-09-17

粉丝 2

2015-09-17

粉丝 1

2015-09-18

粉丝 1

2015-09-18

粉丝 76

2015-09-18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