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水兵:渴望城市有扇窗

2019-07-21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7万   回复 12
渴望城市有扇窗
作者 周水兵

一九七四年高中毕业回乡后,我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原来听到学校的起床铃声,我就一古脑儿爬起来,穿衣、洗漱,走向教室,开始一天愉快的学习;现在听到生产队长喊工的声音,我得马上起床,穿衣、洗漱,挑起箢箕或肩扛铁锹走向田间地头,开始一天繁忙的体力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大概就是我今后的生活吧。一天的劳动结束后,读书养成的习惯,我总是拿出一本书在房间窗户边的小桌上翻看,以此消除疲劳,同时,也回味明窗几净的学生时代。

农村老屋的窗户在堂屋左右两个房间前面墙的中间,离地约两米,四周为木质结构,高约六十厘米,宽约四十厘米,框内竖着镶嵌三根木条。一九七六年新农村改造时,窗户变大了,离地一米二左右,四周为木质结构,高约一米,宽约七十厘米,框内中间一根铁横衬,竖着镶嵌五根钢筋。讲究一点的人家就用铁纱布将窗户密封,四周用图钉钉好并刷上红色油漆,既防蚊蝇又美观,我家窗户就是这样做的。晚上,一个个窗户里射出昏暗的煤油灯的光亮,那是小孩们在学习,或是老人们在纺花织布,亦或是姑娘们在做针线活。每一扇亮着灯光的窗户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虽然从学生变成了农民,但满身的书生气始终没法改变。早晨起床,总是要过细刷牙、洗脸、穿袜子,鞋带系得周周正正。妈妈看到后说:“你这哪里是去上工,这分明是去相亲呢,回乡了,要入乡随俗啊!”听了妈妈的话,我立即脱下鞋袜,卷起裤管,拿起劳动工具,汇入农民上工的行列。说实话,我虽出生在农村,但心中时时有一个声音在叩击我的心灵:我要读书,我要上大学!

一九七五年盛夏的一天,我到天门县城办事,这是我二十多岁第一次到县城。傍晚,走过“雄伟”的天门大桥,徜徉在宽阔洁净的街道上,华灯初照,霓虹闪烁。下班后的人们悠闲信步,川流不息;坐在街道两旁的大爷大妈手摇纸扇,一边喝茶,一边谈天说地;再看那鳞次栉比的楼房里一扇扇窗户透出柔和的灯光,电风扇悠悠地旋转,收音机、电视机播放着甜美的歌曲和动人的电视剧,主人穿着休闲晚装、手捧茶杯,一面喝茶,一面欣赏着美妙的音乐和电视剧。看到此情此景,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此时此刻,我们农村的社员正在生产队的禾场上点着柴油灯打麦子;小学生们在老屋窗户下的书桌旁借着昏暗的煤油灯,一面拍打着蚊子,一面学习;老人们则在自家门前用两个板凳和门板搭着铺哄小孩乘凉呢!我不禁感慨:城里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啊,这每一扇窗户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城乡差别就是这么大,我什么时候也能在这繁华的城市里拥有一扇亮着柔和灯光的窗户啊!我们的农民什么时候也能象城里人一样享受这恬静舒适的生活!一阵凉风吹来,把我从遐想中惊醒。

回到旅馆,我扯了一下电灯的拉线开关,房间一片光明。坐在沙发上抖几抖,柔软;按动电风扇开关,柔和的凉风吹在身上,凉爽;躺在床上翻个身,舒坦;坐在马桶上解个手,按钮一按全冲走了,干净;拧开水龙头洗个澡,喷头里喷出热冷融合的水,洒在身上,惬意;打开热水瓶,现成的热水供你享用,方便。我感叹道,文明集中在城里啊!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万家灯火尽收眼底,穿城而过的县河闪着潾潾波光静静流淌。我不禁问自己,什么时候我也能站在城里自家的房间推开属于自己的那扇窗户啊!如果是那样,我就是城里人了,每天早晨吃过早餐,提着公文包,西装革履,骑着自行车上班;下班后也像这街上的人们一样悠然散步;回到家里,也像城里人一样穿着晚装、手捧茶杯欣赏音乐,那该是多么惬意啊。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心绪难平,浮想联翩:街道旁摇扇乘凉喝茶聊天的大爷大妈,农村农舍前摇着大巴扇哄着小孩乘凉的老人;城里柔和灯光下的窗户,农村煤油灯下昏暗的红漆铁纱窗;柔和灯光窗户里飘出的悠美音乐,打麦场上机器的轰鸣声和人们加油的号子声;手捧茶杯品茶听音乐的主人,打麦场上换班下场气喘吁吁的农民……。这些场景象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交替闪过。不知不觉,我进入了梦乡。

在那个年代,农村人要想在城市拥有自己的一扇窗,要么参军提干,要么招工进城,要么推荐上大学。参军提干,我没有机会,因为我是独子,当时政策规定,独子不能参军;招工,对我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推荐上大学,这也是一种奢望。我那天真可爱的妹妹当时正在读小学四年级,有一天放学回家,她对我说:“哥,我不想读书了。”我说:“你这么好的成绩,为什么不读书呢?”她说:“哥,我听说回乡青年劳动两年以后就有资格推荐上大学,如果我不回来挣工分,到时候,大队推荐你,我们家是超支户,你就上不了大学 。”妹妹的话令我热泪盈眶,心如刀绞。我说:“无论如何也推荐不到我的名下,我们不做那个梦啊,你还是读书吧。”妹妹坚定地说:“我要回家挣工分,万一到时候推荐到你呢。”就这样,妹妹为了让我能拥有城里的一扇窗户,毅然放弃了求学的机会。妹妹的辍学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我在心底发誓,如果今后我在城里有了自己的一扇窗,一定要好好报答我的妹妹。

回家后,城里那透着柔和灯光的窗户时常在我脑海中闪现。每每看到我们大队有招工、参军和推荐上大学的青年,我都为他们高兴,因为他们的走出去,预示着他们将在城市里有自己的一扇窗,我在后面排队多少也有点希望,当然,这可能是我的痴心妄想。不管是妄想,还是理想,它在我心中总是一种追求,一种动力,让我不敢懈怠,负重前行。

一九七七年十月,报纸上传来消息,实行多年推荐上大学的制度结束,高等学校恢复通过文化考试招生的高考制度。听到这一消息,我好兴奋啊,紧握拳头在心里说道,渴望城里有扇窗的机会来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面一如既往地与农民们一起劳动,一面暗暗地准备着我的高考备考。

我拿着母亲给我的伍角钱到公社教育组报了名,接着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复习资料,并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繁忙的生产劳动,没有固定的时间让我复习,我只能忙里偷闲挤时间。复习中,我将复习内容写成小卡片,有时写在手掌上,上工时,心里默念着复习内容,时不时将写在手上的内容和小卡片拿出来看看,以加深印象。田间小歇,别人三五成群嘻戏打闹以缓解疲劳,我则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拿出复习资料快速复习。收工后,我简单地吃点东西,然后按照复习计划抓紧复习。同时,我还将有些政治题目的答案以及数学、物理、化学中常用的知识用白纸抄好贴在房间四周墙壁上,便于随时温习。

每天晚上,夜深人静,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伴随我复习。天热难耐,我在身边准备一条毛巾擦汗。蚊子叮咬,我就用一只木桶装上水,双脚泡在水桶里,腿上用摘棉花的棉布包袱盖上,蚊子就无法咬我了。复习到深夜,常常是不知不觉趴在书桌上睡着了,第二天天亮,队长喊工了,我匆匆洗把脸就出工。

复习中,有些遗忘了和不懂的知识,我记录下来,碰到放假回家的应届高中生,我像小学生一样向他们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为了复习,一年多我没看过一场电影。当时,公社放映队每月巡廻各村放一次电影,那是老百姓盼望已久、难得的文化生活啊。每次放映队来到我们大队或邻村放电影,我都不去看。我告诫自己,现在去看电影,今后就没有时间看电影,现在不看电影,是为了以后看更多的电影。有一次,公社放影队在离我家四十多米远的新修公路上(当时没通车)放电影,妈妈催我去看,我硬是没去。因为我还渴望着城市里的那扇窗户呢!电影开始了,我关上房门,耳朵里塞上棉球,专心致志地学习,电影什么时候散场,我一概不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九七八年高考,我以225分(当时的录取分数线为200分)的成绩成为我们大队唯一一个被录取的考生。工作后的一九八六年,我又考入湖北大学政治教育系,获法学士学位。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我所在的乡镇天门市乾驿高级中学任教,实现了自己在城里有扇窗的愿望。为了回报妹妹,我和爱人商量,在妹妹出嫁时为她置办了沙发、电风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电视机等当时最时髦的嫁妆。后来又指导她的儿子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现在,她的儿子是一名外科军医。我也算回报了妹妹对我恩情的万分之一。

在乡镇高中任教二十一年后,我被调入天门市教学研究室工作。真正在县城里拥有了一扇属于自己的窗户。下班后,走在一九七五年我走过的天门大街上,天门大桥依然如旧,天门的街道也一如以往,只是街道较之以前更加宽敞,灯光更加明亮,人们的穿着更加时髦,窗户的式样更加时尚。我家的窗户融入在全城的万家灯火之中,如满天繁星射出柔和的光亮。以前天花板上“吱吱”旋转的电风扇被静音的变频空调所代替。街道上车流如织,宁静祥和,沿街店铺彩灯闪烁,生意兴隆。健身的人们在街心广场尽情地跳舞。忽然,不知谁家的窗户里飘来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清新的歌词,美妙的音乐令我心旷神怡,醉在其中。是啊,幸福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去奋斗,我在这醉人的歌声中精神抖擞,一路前行。

二0一九年七月
(作者单位:湖北省天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5人 (含5游客) 进入过打赏厅
  • 回复12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千里之外 最后回复于 2019-07-25

粉丝 18

2019-07-22
:谢谢关注,图片源自网络。
2019-07-22

粉丝 23

2019-07-22
:谢谢美评!代作者谢过!
2019-07-22

粉丝 76

2019-07-22
:谢谢美评!励志好文理当分享!
2019-07-22

粉丝 28

2019-07-23
:谢谢留评!
2019-07-25

粉丝 28

2019-07-23
:代作者谢谢你的建议!
2019-07-25

粉丝 1236

2019-07-25
:问好竹先生!
2019-07-25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