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散文诗:文苑别一奇葩(连载已更新)

2013-07-28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6万   回复 53
散文诗:文苑别一奇葩
散文诗,顾名思义,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既不同于散文,又有别于诗,似兼而有之,具而备之,却又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如果说散文诗滴着的是散文的泪,更多的则是淌着诗的血。散文诗本身就是诗的延伸,其立足点是诗,其本质是诗。 郭沫若在他的散文诗《鹭鸶》中形象地说:“鹭鸶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郭沫若道破了散文诗的诗美所在:它不在形式上,而在骨子里——在骨子里蕴蓄着诗的精髓。屠格涅夫把散文诗称为“诗意的思索”。散文诗是诗歌的一个部类。它不分行,不押韵,写法很像散文,但篇幅却很短小,注重语言节奏,富有诗的意境,因此,又是诗的一种。散文诗一般不描写人物、事情,内容多是抒情的,与抒情散文的界线不是很明显。优秀的抒情散文也可以看作散文诗。 早在1923年,郑振铎就说:“人的情绪决不能被范围于一种小区域内,正如江河之流,决难被拘于方池之中一样。形式愈自由,则人的情绪愈能自由倾注在里面,近代自由诗与散文诗之勃兴,原因即在于此。”(《文学的分类》)。新月诗派与散文诗热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以闻一多、徐志摩为核心,徐志摩早年写过《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毒药》、《弃婴》等一些成功的散文诗作。从20年代中期到后期,散文诗出现了第一次繁荣的局面,进入30年代以后,散文诗创作逐渐中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新月诗人鼓吹新诗格律化有着重要干系。 有人认为,散文诗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兴起于近代甚而现代,有人甚至认为散文诗是从鲁迅对自己的《野草》体裁的命名和认定开始的。其实,散文诗渊源由来已久,散文诗的形式古已有之。
  • 回复53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前方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2

2013-07-28

粉丝 2

2013-07-28

粉丝 98

2013-07-28

粉丝 6

2013-07-28

粉丝 6

2013-07-28

粉丝 6

2013-07-28

粉丝 98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粉丝 6

2013-07-29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