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情感心理分析通讯

2022-03-01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6万   回复 3
 

情感心理分析通讯

历史的转折时代,社会心理承受巨大冲击,离乡背景,前往经济特区各色等人,其情感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形形色色。真的说不清道不明吗?科学的情感心理分析或许会给你一悟

凡饱尝苦恋之果者,其先必有个美妙动人的故事。

从亚当身上取下肋骨造就夏娃,上帝可没有让亚当们或夏娃们饱尝苦恋之果的意愿。未知潘多拉打开魔盒之前,饮食男女是怎样的一种欢爱,可自那以后,似乎人间不再有平静,旷男怨女的苦恋的氤氲便宕跌在历史长河之中。如果说百年以前,林黛玉们那些个欲爱不能欲罢未忍的爱使男女们泪水春流到冬,秋流到夏显得有几分单调。那么,现今却远不是如此。男女间大胆的追求,无奇不有方式与方法,仍在制造出无数的苦恋之果,在这人间叫人眼花缭乱。凡饱尝苦恋之果者,其先必有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其后亦有各种各样的结局与归宿。还是托翁的一句话“顶一万句”:幸福家庭的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
不过,幸福的家庭有多少?据有的婚姻学家分析: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不幸福。一位作家说得更邪门:一万个女子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在接受爱的过程中有障碍。那么透过这种被遮档得严实的窗帘,后面不正是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苦恋的故事压在人们心头,才使得男女恋爱时,都把对方没当作实际的对方,而是意想中的恋人。对此,看来上帝不曾预测。

苦恋之果为哪般,原来报复却更苦。

A到特区整整三年了,现在已有个温暖的家。A本来是位很有诗才的少女,她曾觉得偌大中国竟没有人去摘取诺贝尔奖牌,这下该看看她的了。她胖胖的,身材发育得出奇的好,一对饱满的乳房特性感。据她说,她走到哪儿,总有男子把个脸凑向她,她讨厌极了。22岁那年,她忍受了5个春秋的相思之苦后,再也不甘寂寞。那是一个暮春的黄昏,她从教学楼下去,而学校副校长B正好从楼梯上来。B的温柔一笑,使她芳心如颤。据她说,早在五年前,她还是个17岁的少女时,就爱上了B先生。没几天,一张“今晚,坟墓见”的纸条便在B先生抽屉里绽开一个笑容,她真的要“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了。当晚,学校附近有一块麦地作了一时恋人们的媒证。而且她俩进展神速,在两个月时间里,她已帮助B准备好上诉法庭的离婚诉状,打算协议不成就法庭相见——原来B已有家室。好景不长,B的妻发现了丈夫神不守舍,继而又在A的宿舍里发现了B。一边要离婚,一边要去死并且要杀死孩子。B的两难选择的犹疑使热度很高的A不满意。约B相见,B又无胆量。A太苦,怕夜晚,孤独与痛苦一样是毒蛇。在煎熬几个月后,A无望,又把目光投向B的男同事,她要用此来报复B使B嫉妒而痛苦。B的确痛苦,却也对她产生了质的认识。因此认为她对自己只不过是一种生理要求,并不再理她,以致有次她去约他,他答应后却让A在山上整整等了一个晚上。A绝望了,一念而起便下了深圳。由于仍然忍不住相思之苦,她无法控制自己,便走马灯似地与男人交往,甚至与一位比自己父亲还大三十岁的老头好上了,其间怀过孕,堕过胎。事后,她忆及往事,不胜悲叹,她说她11岁时就遭人侮辱,没想到22岁又苦恋不成。但她总算有了个结局,一位大学生对她看好,虽然她不爱他,但感觉累了,只好与他结了婚。过去喜欢写诗,并有意愿诺贝尔奖牌的她,再也没有了诗情。不过她与走马灯换情人的过去告别,生活的平淡也平静了她的心灵,她不再写诗,也无有进取之心,不过也不堕落。一般而言,此一类人往往大起大落,不是在事业上十分成功,就是在生活上堕落。她现在仍然忘不了B,无可奈何中透出对人生命运难以把握的悲怆。
无可否认,她的追求是美好的,她与B的爱情是美丽的。B并非软弱,其妻以死相逼,显然带有几分无赖的意味。而她呢,倘若坚贞地等待B的决定,其结果又如何呢?可惜她只求潇洒地解脱,殊不知潇洒之后又有怎样地无奈。还好,她究竟没有无限制地潇洒下去,那样消极的结局,正是人格内核中被异化的一个因子。
人生经历了强烈的情感磨难之后,人格理性若能积极张扬情感中善的内容,人便可以走向新生;反之,人的情感中恶的一面无限量发散,理性失去作用,人便走向堕落。类似于A苦恋之后的结局,往往是芸芸众生之辈,尤其是中国农村,尤其在普通人家庭,不满意却又不得不忍受,这时人格力量无所谓大小,因为冲动,所以难得显示出其对于社会而言是消极还是积极。由此看来,婚姻学家的预测有几分道理。这也便成了大部分男女“阿Q”心态的理由:过吧,有几个家庭不是这么过?

100天的号子生涯,给灵魂的一次洗礼。

孟子说,历史要造就一位伟人,往往让他吃尽苦头。但并不是人人都有如此大的承受能力。一旦压力超过极限,理性便没有了力量。而情感中为所欲为的恶的因素泛滥,使这个人得到一种与外界压力相均等的平衡。只不过这种平衡是他的自我感觉。自外部分析,他的人格则失衡。C先生是幸运者,他虽然承受了人所难承受的情感压力,但他没有放纵自己,没有去求得自我感觉的平衡。这位从大陆来深圳的年轻的老板春风满面,不过昔日苦恋的影子仍在他鬓角表现了出来,所以一谈及他的爱情生活,那双眼睛淡得比闪电还快。
他的不幸是他读成人中专时认识少女D开始的。D虽不及妻美丽,却自有魅力。加之妻曾于幼年遭强暴,C对此耿耿于怀。当D的顾盼使之神魂颠倒时,C便冷待妻了。于是一纸协议书,他便与妻分手,投入了D的怀抱。倘使没有1989那个事情,倘使没有D的背叛,C先生断然不会到深圳去。他本是一家工厂的办公室秘书,出差在一公开场合大颂其诗,据说还上了某一国家杂志封面,接着失去秘书宝座。如果说女人都是些贪图富贵的家伙,至少半边天们会起来怒吼。但D确确实实对他不如从前那么温柔。也怪,女人越冷,C先生倒越热。他对工厂安排的工作不满,成天不上班,被工厂除名。这不仅D对他不温柔,且D的家里人也另与D介绍了一个对象。D穿梭于两个男人之间。C先生痛苦极了,决心闯深圳。谁知去后才一星期,C先生忍不住相思之渴,也忘了师长的嘱咐;你只有闯出了天下,D才会爱你。他又打点行装回到了D身边,而D对他似乎更冷了。一气之下,他打了D,并把D强行留在宿舍睡觉,使D怀了孕。但几个月后,他们终于分手了,孩子也没保住。他便无选择地找女人、偷自行车、摩托车、偷过之后又扔掉,活活的一个变态。法律无情,到了10月,C入了号子,初入时天气尚暖,而一到冬天,单衣薄被。C痛不欲生。待到出来,一头长发,衣衫破旧,谁也不认不出那个昔日英俊潇洒的工厂秘书来。也就在这时,他彻底告别曾使他痛苦的那块土地,隐居似地来到特区。除父母,谁也不知这个人是否还在人间,贫穷与冷眼使其自尊心复苏,人格深处的积极因子膨胀了。他先与人打工,并兼作中介人。一次成功他赚了10万,他利用10万盘了个铺子,自己当了老板。提及过去,他淡然一笑:“现在连她什么模样都忘了。”他现在只想把自己的事业干好,他要做出个样子,让D后悔。言语之中。透出他衣锦还乡的愿望。
与C先生详谈,探知其心理历程,当他陷入热恋时,理性的力量十分薄弱,情感无法被控制。在经历了很多苦难后,理性力量终于占了上风,情感中的善得以激发,因而促使他在生活中来一番彻底地改变,于是有了积极的结果,这就是他今日取得的成就。

有了身的逃避,心灵却无法空白。

来沿海二载且天生丽质的王小姐向记者道出见地:男人闯深圳,办事业者大有人在,而女人丢开内地的工作闯深圳者,多与情感不顺者有联系。望着看来还很年轻,其实正向“大姐大”迈进的王姑娘,记者问起男朋友。她没有羞涩,“过去有过。”“那么一定也苦涩难成。”王姑娘笑了,点点头。王姑娘的言论虽系亲身体验而出,但至少道出大部分闯深圳女性大同小异的情感历程。一位中年女性谈及她闯深圳的动因时,逃避与追求都有。这正应了哲人们所言:迈出一步至少有50%的希望,而原地踏步则是100%的失望。
F到深圳来,得力于她苦而又苦的苦恋。在人生度了三个本命年的她,生得丰满秀丽,看上去一点也不显老。她婚前有过被抛弃的痛苦。那还是她读中专时,一位年轻的老师看上她,她也接受了他。但几个月后,他又与另一位女性好上了。这一次打击非同小可,使得一向活泼天真的她,变得内向沉默。参加工作后,她慢慢恢复了天性,又有一位很好的青年闯入了她的心灵,但她有了被蛇咬的教训,再不敢轻抛绣球。这时,由于常受到小流氓的滋扰,一位炊事员找到她,她接受了这个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炊事员的追求。炊事员文化不高,外表看来老实,但颇有心计,怕夜长梦多,便与另一位女青年一块以F的名义领取了结婚证。那时候,结婚证上不贴照片且无身份证。办证人员也无法辨认。而F也就默认了。好在一年后,一个小男孩的降生使她渐渐忘了昔日的痛苦。但好景未长,炊事员在家里与相好的女人幽会,被F发现。这使本来无爱的心灵一下子冷到冰点以下。她提出离婚,也有理由离婚,且炊事员又同意。但F的母亲坚决不同意。她的理由是:哪个男人不惹草沾花。F生性软弱,只好让步,中间时好时坏,一过又是几年。假如不在一个初秋的下午,她遇见曾恋着她的男人G,也就没有了以后的故事。G爱她,十年心不变,她在听了他的倾诉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了,当即倒在G的怀中,诉尽衷肠。她爱G。G是男人中属于优秀的那一类,有才华,工作能力强,成熟稳健,又是大学生。F做梦也没想到她的人生会有一次真正的爱情。她只知道当初她与炊事员确定婚姻关系时,G便没有理会她。她把身心完完全全交给了G。她开始提出离婚,炊事员也同意。但女人总有致命的弱点,F害怕失去一个男人后,又得不到另一个男人。况且G有家室,她又后退一步,以期与炊事员修好关系,但没有成功,这个素养低下的男人并不在意她的主动。在F的母亲的鼓舞下,他带人四处捉F。虽没被捉住,但事情弄得处处沸扬。F的心冷到了极点,一气之下到了特区。有了距离,也算是一种逃避。也为了忘却过去,拼命工作,深得老板赏识。两年过去,她超越一批资深职员,担任部门经理。在接到任职通知的那日晚上,她一人上街喝得酩酊大醉。“我实在找不到精神支柱,才决定离婚。”她告诉记者。她还说,G已离婚在等待她。记者问她自己的进度,她很理智的回答,傍徨已是过去,我有权利争取未来。不错,她已理性地思考自己的明天,一定会有美好的结局等着她的。
西方有个著名的文艺理论观点:善恶同源。应该说,善恶同源首先是心理学观点。善与恶在人的感情中并存。善作为人的天性表现为美的事物,而恶作为人的兽性表现为丑的东西。而理性只是人在进化为人,在后天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现象。它有力量,可以激发人的天性,让人走向积极的一面。它也没有力量,当恶的力量过份强大时兽性膨胀让理性无能为力而产生种种丑恶行为。闯海的人们,尤其有一番苦恋经历的人们,情感中的天性与兽性俱存,就看主人公如何借理性之力使自己走向积极的一面,产生积极行为,于自己于社会都是一种新的能量。
当然,局外人的分析是冷静的,但作为当事者来说,有时也由不得自己。也就是说,他的理性无法左右他行为的方向。不过,只要他能善于把握住一种时机,理性的切入便可成为他改变自己的人生的一种契机。
人们啊,你要学会分析自己。
作者补充于 2022-03-01
各有各的活法当然潇洒但怕夜深人静之时。
有位初到深圳的先生对记者讲,在某咖啡馆前,他曾有一次“桃花运”,两位女生拉硬拽:“来嘛,里面坐嘛!”燕语莺声。这位先生只好使出杀手锏,“拉拉扯扯干什么?”这点老马列的语言及面孔使得他得以解城下之围。不管拉客女郎出于什么目的,可见在特区混的女孩子,不再是见了生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角色。无意中,记者见到H。H今年27岁。白净秀丽,不知就里者,决然不以为她是风尘中人物,大凡她出面拉客,十有八九不曾落空。正因为如此,老板的赏银才丰富。当然,也千万别以为拉客就非得上床。H是那种以皮笑肉不笑换取顾客光临的人物。当你与她谈话时,一种冷艳可叫你心象掉到冰箱里。H曾是小家碧玉,在学校能歌善舞,颇得赏识。19岁那年,她爱上了一位玩方向盘的小伙子,爱得十分投入,小伙子曾与她青梅竹马,人们也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两年交往,H付出了不少,上医院也有两次。但H不悔。真所谓情深缘浅,小伙子因父母调动举家北迁,这对小情人也劳燕分飞。分离一个月后,H耐不住寂寞,不顾劝阻,孤身一人直奔小伙子的工作单位,见到的却是一匣骨灰。一次车祸,小伙子命归黄泉。H大哭一场,也没有再回故乡,而是在小伙子生前单位打零工。人们也可怜她,帮助她转了集体工。眼看年龄一天天大起来,又有一个小伙子追求她。她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便与那个小伙子扯了结婚证。但半年后,她死活要离婚。那小伙身强力壮,每天晚上都把她弄得死去活来。“每次我都是被强奸的感觉”。她说,到底那小伙子同意离婚,她觉得在原地无法混下来,便只身一人下了深圳。
文化不高,她只得帮人打工,换了不少老板,她都因难以忍受屈辱最终而跳槽。她认命了,人嘛,不过是一种活法吗?各有各的活法。她想得潇洒做得更潇洒。但每当夜深人静一人独处,心里就隐隐作疼,死去的恋人总是清晰地在她面前。理性无法制约她情感中恶的滋扰,她要寻求刺激的忘却。于是,她开始把身体当作忘却的对象,好象那不是自己的。
应该说,H内心是纯善的,但她却难以用这种纯善唤起理性力量去制约其情感中恶的东西,而是变作一种无可奈何!不错,她的潇洒就是一种无可奈何。
自古人生谁无苦,尤其失恋之苦。有人在受尽苦恋之劫后,能以理性之力去制约情感中的恶,张扬情感中人的天性,让自己走向新生。而有人同受失恋之苦却无力张扬情感中的善,致使步步走向堕落。应该说,在失恋最初,失恋主体走向何方?这时人生好比一架天平,人的情感中的天性与兽性呈均衡之势,只要理性力量稍强一些,人格便有了积极的发展。反之,则向消极的方向发展。生活中饱受失恋之苦的众男女,是多么希望上帝伸出一双手来。可是上帝不曾预测!
药方还得自己找!
(原载《科学时代》1995年第5期)
  • 回复3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1229

2022-03-02
:太忙了!多谢先生!
2022-03-03

粉丝 31

2022-05-04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