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国化札记

2022-03-28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8925   回复 1
  佛教的中国化 

  一、佛教进入中国的三阶段

  1.1  格义阶段:选择性吸收

  1.1.1 格义,就是用中国人熟悉的观念来理解(格)外来观念的意思(义)。对佛教的亲和是通过道家和玄学的无、自然等观念,去格佛学的空、零点和妙有之义。

  1.1.2 玄学中,注庄子是以自然为道德,产生了中国独特的常识理性;注老子则是把向善的意志指向无,以无为作为至高道德,它可以接引佛学的空,只要终极目标从此此走向舍离此世,就是中国式佛教了。

  1.1.3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约在公元七十年前后的东汉明帝时期。当时的人们用了熟悉的儒家道德观念比如“善”、“仁爱”来宣讲小乘佛教的解脱教义和戒律。这是最开始用中国儒家文化观念来理解佛教或者说格佛学之义的。东汉晚期,开始用无和本无、自然等道学玄学术语来格佛学的“空”、“真如”、“性空”等概念。

  1.1.4 早期对于佛经的翻译,用的是道家和玄学的无、自然这两个核心观念来格义佛教的般若学的,但这容易造成对佛学的误解。因为表面看,无与空似乎相近,实则有根本差异。道家和玄学的无,是与有相对的。佛学的空,根本不是指万物的生成与存有,或者说不是客观的有与无的问题,而是讲万物及自我皆无自性,它们都是由十二因缘建构出来的虚幻现象。

  用玄学的无秘自然去格义佛学的空,必然带来意义混淆,引起岐义。后来形成了中国大乘佛学的六家七宗不同流派。

  1.2  学习阶段:大翻译运动

  在中国东晋的南方以六家七宗派别争论不休时,北方的后秦来了一位叫鸠摩罗什的法师,在中国人亲和佛学的基础上,对格义佛学的各处歧见与流派做了一个大清理。

  1.2.1  鸠摩罗什(334-413年),这个法师非常重要,因为他与他的八百中国弟子历时二十年,重译了35部294卷佛教经典,重新解释与命名佛学关键名词。把旧译中的自然,改为“真性”。一直流传至今。

  1.2.2  僧肇(384-414年),是鸠摩罗什最有名门生,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标志性人物。他既通玄学,又通儒学,对佛学的中观空论亦有很深研究,他写的《肇论》,是中国佛学由格义阶段向学习阶段转化的代表作。“有者非真有”,“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有无称异,其致一也”。其核心是“触事而真”“真空妙有”。

  1.2.3  南朝梁武帝时的梵僧真谛与唐朝玄奘翻译的作品属于唯识论。玄奘之所以要去印度取真经,是因为他认为当时流行的大量中译本佛经谬误太多,他要亲自去印度弄明白佛陀原本讲的是什么,把纯正的唯识论佛学带回中国。

  但是,玄奘的翻译,过于忠于原著,过于深奥,以至于后来的中国人还是以鸠摩罗什的翻译为准 。就是说,中国人对佛学的兴趣,在于用自己熟悉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佛学,而不仅仅只是原典的直译本身,或者说中国人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译。因此,佛学的中国化就开始了。这里还要强调一点,玄奘所译的佛经,是非常印度式的,不大关心人人成佛的问题,或者说不主张人人成佛。而佛教要在中国广泛传播,首先就要“人人皆可成佛”。

  1.2.4  人人都可成佛,这与孟子提出的人人都可修炼成君子儒,是相通的。所以,儒学在中国,既与道学玄学一拍即合,又与儒学普世的道德心相通,这就形成了中国心性论佛学。

  1.3  心性论佛教

  1.3.1  竺道生(355-434年),也是鸠摩罗什的学生,除了宣讲众生皆可成佛外,还注重顿悟对修炼的重要性。

  1.3.2  大乘起信论,是中国式佛学的重要经典,高度浓缩大乘佛学唯识论,将一心说成真如,提出“一心开二门”重要观点。即每个人的一心都有两个门,一个是真如之门,一个是生灭之门。真如之门能得解脱,修成正果,而进入生灭之门则堕入六道轮回,不得返回。

  起信论,是中国式心性佛学的标志,也是东亚包括中日韩大乘佛教思想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金鼎之作。

  1.3.3  隋唐时期,佛教大盛,形成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瑜伽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其中最具中国本土特色的是天台、华严、净土、禅宗四大宗派。

  1.3.3.1  天台宗

  强调定慧双修,提出“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三观指空假中三个角度。

  1.3.3.2  华严宗

  把佛学的“相”与儒道玄三家常用的体用观念相结合,讲“六相圆融”。把现象法则 投射到心性论中,就可以得到普遍法则的互相依存。个别与总体相依存。

  1.3.3.3  净土宗

  主张教、禅、律、净诸宗融合兼修。

  1.4  禅宗

  禅,是印度文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坐敛心、正思审虑的修行方法。达摩(?-536年),在中国创建汉传禅宗。

  禅宗的基本教义是:不依经论,定慧不二,见性成佛,无念、无相、无作。

  不依经论,就是书本不重要,我心领悟即可。

  定慧不二,即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定慧是一体的。

  见性成佛,就是悟是突变的,一下子发生的,不需要慢慢积累。除了顿悟,佛与众生无差别,“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即是佛。”

  二、 中国式佛学与印度佛学的差别

  一是印度佛教以解脱为最高目标,中国心性论佛学追求的解脱更具道德性,从道德具有可欲性来理解人人成佛的可能性。

  二是印度佛学中的个别自我与普遍主体之间分得很清楚,二者的关系和差别产生佛学各种理论与难点,而中国式佛学在个别主体与普遍主体分界不清,强调圆融备具。

  三是印度佛学追求舍离此世的解脱之道,而中国式佛学在常识理性支配下可以出现入世转向。

  这三个差别,是理解宋明理学分系疑难的钥匙。

  三、 汉代虽然独尊儒术,但官方儒学不是以孟子心性论为基石的道统,而是天人感应的宇宙论儒学,一直到南北朝后期,随着常识理性和心性论佛学的成熟与大普及,然后到中唐,以韩愈、柳宗元、李翱为代表人物,产生了复兴孟子心性论为儒学道统的意识大觉醒。到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这是汉儒所没有的,也是魏晋时所没有的新观念。

  四、 随着中国式心性佛教的普及,儒生把来自佛学的普遍主体观念移植到儒学政治思想中,出现了西魏包容玄、道的《六条诏令》和唐代作为官学的五经,使家国同构的政治与社会气度重获正当性。

  五、常识理性对禅宗的改造

  中国式佛教,是常识理性消化佛教的结果。

  常识理性视死亡为常识,对儒生来讲,成仙成佛没有太大意义。禅宗的顿悟,蕴含着使佛教追求来世解脱的世俗化倾向,顿悟也可以成为儒生的修身法门。

  中国式佛学,就是把印度佛教舍离此世的解脱,改造成中国式的在此世追求精神的解脱。人总有一死,但是你仍可以在此世追求解脱之道。
  • 回复1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