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龙湖”与“通笼糊” ——笑谈皂市团山废弃采石坑风景旅游点取名

2024-08-27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1.6万   回复 18
        近日,皂市镇团山村一废弃采石坑因大雨积水,且水面宽阔、水深清悠,成为了一些人野游、划船的网红打卡之地,尽管当地政府设置了安全提醒牌,组建了安全宣传小分队,但依然挡不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多人还是想去、硬是要去。于是,在当地民众和众多网民呼唤与建议下,当地政府决定把这个地方打造成一个风景旅游点,有网友建议取名“通龙湖”,笔者觉得未尝不可。 
       一是有通往胡市龙骨湖的畅通之意。天门市内,皂市胡市两镇本就一体相连,胡市镇龙骨湖传说很感人风光很优美。皂市镇的这个新深坑湖,地下说不定就是与龙骨湖相连呢。传说以前龙骨湖这个地方被玉皇大帝下旨,九九八十一天不得下雨,地上干地都裂开的可以放得下船了,老百姓天天拜天祈雨解旱,诚心拜了七七四十九天,可各大仙不敢违背玉帝旨意,不敢施雨解救旱情,有条白龙实在看不下去,苦苦向玉帝求情,玉帝对白龙讲,只要不施舍雨,用什么方法解决旱情不追究,白龙讲玉帝真不是玩意,不雨怎么解决旱情呢?急得团团转,积劳成疾,不由得打了个喷嚏,它发现化作水滴可滋润万物,连忙接二连三打喷嚏,哪晓得喷嚏化水是透支白龙本源,白龙临死前投股骨头于地,形成湖畔,后人为铭记白龙恩情,为湖畔起名龙骨湖。
        二是有学子跳龙门的喜庆之意。如果经过当地民间统计局统计发现:2024年“五一”长假前后,凡是来“通龙湖”游过泳的高三学生,都考上了理想的985、211大学!这个喜庆事,官方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哈,民间消息灵通人士口口相传哈,网上新媒体自媒体神乎其神地节奏哈,那些家里有孩子高考要跳龙门的,无论本地外地,家长不都得带孩子来几趟?
        三是有方言“通笼糊”的警示之意。“通笼糊”,应该是中国蒸菜之乡——天门本地独有的方言俚语,原本指乡下婚丧嫁娶请客,掌厨的大师傅用多层蒸笼蒸菜时,火候过大、时间过长或者蒸笼之间的垫布破损没选好等其他原因,上下屉或者同一屉里面的蒸菜相互交融糊在一起,这是严重的不可收拾的蒸菜事故,衍生为:事情办得一塌糊涂、无法收拾,与“乱成一锅粥”或者“乱成一团麻”意思比较接近。皂市团山的“通龙湖”本来就是个废弃采石坑,在前些年追求快速发展特别是房地产成为地方支柱产业时,建筑所需的石料材料从哪里采?怎么采?本就是一本说不清楚的糊涂账。取名“通龙湖”可以警示后人,科学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才是正道。当然,现在废地新用,将采石遗址变风水宝地,何尝不是一次坏事变成好事的典范之作呢?
       (文中关于龙骨湖的传说来自于朱志华先生《湖北天门龙骨湖》,谨此致谢。)
  • 回复18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彦航一 最后回复于 2024-09-01

粉丝 15

2024-08-27
:如果真的取这个名字,向外地人宣传和推荐时,一定要在“天门”和“通龙湖”之间加个“的”字,不然,就会损害我们天门自己的声誉。
2024-08-27
:通龙湖只有天门周边知道是贬义,别人都不懂
2024-08-27

粉丝 52

2024-08-27

粉丝 45

2024-08-27

粉丝 120

2024-08-27
:历史上贬义词褒用,褒义词贬用的也不少,不要太过纠结
2024-08-28

粉丝 124

2024-08-28

粉丝 37

2024-08-28
:这个字的意思湖北人都懂,是个贬义词。
2024-08-29
 转化词意也不是不可能的
2024-08-29

粉丝 12

2024-08-28

粉丝 31

2024-08-30

粉丝 122

2024-08-31

粉丝 649

2024-08-31
:早就说了安全第一,没有安全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2024-09-01
:@天南长渠2 天门风气蹭流量
2024-09-01
 蹭流量是一回事,县域旅游(或者叫本地游,预算少周边游)正在成为旅游的重要方向,天门景点建设还是有点迟滞,大家没地方去只能不顾后果地找打卡地,另外也说明天门服装产业回归、城市规模化(已很明显,会有大量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带来了人口增加
2024-09-01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