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的鲫鱼西湖的藕…”俗语之溯源试析

2024-09-16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9475   回复 7
        欢迎交流

        一、形成的历史时间
        “东湖的鲫鱼西湖的藕……”在天门,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
        俗语历史悠久,追根溯源,古已有之,到底形成于哪个时代,还没有见到具体的论述。
        它的下句是“南门的包子北门的酒”,就是这四个门给出了一个探究的线索。
        通过用地理反演方法,审视和理解历史事件,建立起竟陵城历史沿革线:东西湖的鱼藕是上天赐予,竟陵城早有之,竟陵的酒早有之,试析俗语的形成时间有600余年了。

        二、形成的自然条件
        尽管天门地肥水甜,生长的水产一直是鲜美可口,但历史上,天门的先辈们对地理相邻的同一水产还是辨出了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说藕。莲藕喜温暖,15℃以上种藕才可萌发,生长旺盛期要求温度20-30℃,水温21-25℃。结藕初期要求温度较高,以利于藕身的膨大,后期则要求昼夜温差较大,淤泥要厚(有网文提到,距离现在西湖约200米远,挖出的厚厚黑色淤泥正是被填埋的西湖湖底淤泥),白天25℃左右,夜晚15℃左右,以利养分的积累和藕身的充实。
        说鱼。鲫鱼的适应性很强,它对于温度的要求不是很高,32℃至10℃的环境下,鲫鱼都可生长,而适于生长的温度是在20-30℃,昼夜温差也会影响它的生长。要求湖塘底质较硬,淤泥厚度最好在10厘米左右。
        在地理位置上,东湖与西湖是基本相同的,那又为什么会出现东湖的鲫鱼肥、西湖的莲藕好现象呢,试析认为,在固有淤泥条件上,温度条件(包括昼夜温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前西湖西面空旷、一地芦苇,温度会低于东湖,其水体日照温度与温差亦适于莲藕的养分积累与生长,而东湖略高的水温则更适于鲫鱼生长。
        推及,历史上不仅是藕,西湖的菱角口感也会比东湖的要更好一点点。

        这话语间的骄傲,以及“天门蒸菜、菜蒸天下”,体现了天门人对一方热土特色美食的高度凝练和体悟,对美食文化自豪、自信的深厚情感。
  • 回复7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oscarfang 最后回复于 2024-09-19

粉丝 24

2024-09-16
2024-09-16

粉丝 50

2024-09-17
2024-09-18

粉丝 26

2024-09-18
2024-09-18
:南门,北门。
2024-09-19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