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彩荣:到天门,感知中华文明……
一个城市能够有湖的不多。而东南西北各有一湖,湖湖相映,更是罕见。湖北天门,便是一个例外。
初访天门,先是在城外遇见了张家湖湿地公园,一片硕大的水面,正在打造新的康养之地,后来从北湖进了天门市区。
寒暄晤谈品尝当地有名的蒸菜之后,主人便带我们先去博物馆,感知石家河文化,接着便是去了西湖、东湖、北湖。
北湖最大,两岸建起了成片的住宅小区,成为新的生存空间。西湖、东湖感觉面积差不多,位居城中。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温煦的秋风伴着和煦的秋阳洒照在湖面上,一派祥和景象。西湖边,一座茶经楼顶天立地,气象非凡。陆羽纪念馆安静地坐落在西湖边。陆羽生而被弃,就是被西湖后边一座寺庙里的和尚收养长大的。寺庙安然,陆羽的巨型立身汉白玉雕像,挺立在西湖边的中心岛上,迎接着八方来客,叙说着茶经的故事。
好茶离不开好水。天门,这座江汉平原上的城市,自古以来就雨露均沾,沐浴着历史的恩泽,享受着物华天宝的自然恩赐。
江汉平原,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天门坐拥石家河遗址、茶圣陆羽故里两个稀缺资源,还是内陆侨乡、状元之乡、中国蒸菜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里有明代驰誉天下的竟陵文学派,还有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20多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陆羽生在天门,却在浙江湖州苕溪完成了他的茶事业,写就了《茶经》,成就了茶圣。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上中下3卷,共10个章节,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中期以前茶叶发展、生产、加工、品饮等方面的情形,并深入发掘饮茶的文化内涵,从而将饮茶从日常生活习惯提升到了艺术和审美的层次。
《茶经》出现后推动了茶道的盛行,并影响到其后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世界三大茶书之一。 《茶经》的问世对促进唐代及后世茶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研究,自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
改革开放后,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茶经》中英法西阿俄等多语种版本,向世界传播中华茶文化。目前,《茶经》的译本还有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捷克语、匈牙利语、乌克兰语、日语、韩国语、越南语等译本,累计译本在13种以上。
到天门,登茶经楼,感受茶圣故里大好风光,实为人生一大惬意之事。
天门原来没有好茶,茶圣故里人不服,就开始了种茶制茶,建起了陆羽茶园,开办了茶研究院、高山茶场等,更将茶文化引进茶场,建起了茶文化研学基地,提供采茶、烘茶、制茶、品茶的一条龙文旅体验。
天门山不高,最高峰佛子山也就190多米,但在平均海拔只有27米左右的江汉平原上,就算高山了,又雄踞在平原中央,宛如一座天门,煞是壮观。茶叶在如此山林间生长,得天地灵气。一行行排列整齐的茶树,如五线谱般在山坡上生长,绿油油的,清新雅洁,散发着茶树特有的香气,仿佛在向蓝天吟唱着茶之歌。
恍惚间,那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高山之上,茶场之中,听着身着汉服的茶场女儿古琴的鸣弹,喝着新制的陆羽红茶,人不醉心随云醉。良辰吉日,应邀挥毫为陆子茶道院写下一副茶联:“陆泉一杯留客住,茶经三卷伴君闲”。
茶圣故里风景如画,四湖六水绕城过,一城人家半城碧。
近年来,天门围绕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聚焦建设全省文旅融合体验基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谋划新布局、拓展新业态、建设新高地,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串点成线,逐渐成为一个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和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依托山水胜景,天门整合推出亲子休闲、赏花采摘观鸟休闲、特色美食休闲、国家文物考察观光、茶产业茶文化体验观光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连续两年,天门市“田园观光养生休闲”之旅、“湖北景秀味美品天门”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当地还积极举办旅游节会活动,借助陆羽茶文化节、蒸菜美食文化节等平台,精心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天门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大力支持乡镇举办“一镇一节”,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物华天宝,从来都与人杰地灵相连。自古以来,天门就孕育了丰富的历史人文。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成群连片,而以石家河遗址最为珍贵。
石家河遗址是国内考古界的明星考古遗址,发现于1954年。它是迄今为止,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发现分布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70年来,石家河遗址进行过20多次考古发掘,创造了诸多“之最”。号称“中华第一凤”“湖北第一龙”的玉器,均出自这里。
2015至201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该遗址核心区域进行勘探并发掘其中的谭家岭、印信台、三房湾等遗址,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出土了240余件精美玉器,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极大地丰富了石家河文化的内涵。
江汉平原山环水绕,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丰富、文化创造繁盛。这里有许多大型文化遗址。就在天门北边的随州,那里就是炎帝的故乡,古代曾国、随国的所在地。著名的大型青铜编钟乐器,就出土于擂鼓墩古墓群的曾侯乙墓中。
加大大遗址群的保护与科学利用,让埋藏在地下的文物活起来,是国家文物部门和湖北省政府的共同使命。根据规划,湖北省将在9处国家级大遗址群上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分别为:楚纪南故城、龙湾遗址、盘龙城遗址、屈家岭遗址、石家河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唐崖土司城址、容美土司遗址、擂鼓墩古墓群。目前,这9处大遗址都被纳入中国大遗址保护项目库。
其中,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占地8平方公里,比故宫还大,计划总投资11亿元。除了考古研究中心,还将有仿古步行街、湿地公园、文物展览等。
石家河的城镇规划也将融入石家河遗址的文化精髓。未来,这里将成为集文物鉴赏、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又一处考古打卡点即将横空出世,令人期待。主人带领我们参观了先期开发的三房湾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但见,简易的考古现场遗址上,加盖了四面通风的茅草顶屋舍。遗址区内,层层叠叠的红陶土器皿叙说着数千年前的风华,傲娇地展示着古人的优雅生活与聪明创造。
古老的石家河古城遗址上,草木纵横,岁月的沧桑随处可见。古人造就了古城与古城墙,古城与古城墙跨越历史的长河,将在新的时代重新绽放历史的光华。
我们在天门博物馆参观时,恰逢玉团凤荣归故里。玉团凤自1954年被考古发现后,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内。阔别70年后,玉团凤凤归故里,与故乡人民相见。我们有幸得以一睹芳容。
这是一块手掌大小的青白玉凤凰造型,一面较平,一面微微隆起,两面均浮雕相同的凤纹。玉凤整体首尾相衔,团圆成形,和合圆融,纹饰细腻,线条流畅,做工精美,雍容华贵,飘逸秀美。历经4000多年的磨砺,依然神采飞扬,被誉为“中华第一凤”。
遥想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如此精美的玉器,其精巧的构思、优美的纹饰、华丽的图案、繁复的工艺,即使在今天也不易复制,难怪对其来由有各种猜测。
面对精美绝伦的玉器,我甚至想,这难道是外星人的创造,抑或是史前就曾经有过类似AI的时代,类似的AI已经毁灭过人类?但不管怎么说,玉文化始终浸润了中华大地。
据考古研究,长江流域史前文明中,有过三次治玉高峰,即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和后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是在对凌家滩和良渚玉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中形成的。
而石家河玉器又深深影响了中华玉文化。夏商时期的二里头、盘龙城、殷墟等重要遗址都有石家河风格的玉器。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地区器物也吸收了石家河神人像、凤鸟、虎、蝉等图像系统。
玉润百代、玉润华夏。中华文明不正是在如此龙凤呈祥的滋润下,生生不息,福泽绵长的吗?
一趟天门行,饱览文明样。诚可谓天门锦绣,荆楚风华,茶圣故里,玉凤飞扬,万里山川生光辉,无限风光紫云来。(摘自2024年12月11日《天门日报》)
(作者系中国出版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光明日报社原编委)
初访天门,先是在城外遇见了张家湖湿地公园,一片硕大的水面,正在打造新的康养之地,后来从北湖进了天门市区。
寒暄晤谈品尝当地有名的蒸菜之后,主人便带我们先去博物馆,感知石家河文化,接着便是去了西湖、东湖、北湖。
北湖最大,两岸建起了成片的住宅小区,成为新的生存空间。西湖、东湖感觉面积差不多,位居城中。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温煦的秋风伴着和煦的秋阳洒照在湖面上,一派祥和景象。西湖边,一座茶经楼顶天立地,气象非凡。陆羽纪念馆安静地坐落在西湖边。陆羽生而被弃,就是被西湖后边一座寺庙里的和尚收养长大的。寺庙安然,陆羽的巨型立身汉白玉雕像,挺立在西湖边的中心岛上,迎接着八方来客,叙说着茶经的故事。
好茶离不开好水。天门,这座江汉平原上的城市,自古以来就雨露均沾,沐浴着历史的恩泽,享受着物华天宝的自然恩赐。
江汉平原,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天门坐拥石家河遗址、茶圣陆羽故里两个稀缺资源,还是内陆侨乡、状元之乡、中国蒸菜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里有明代驰誉天下的竟陵文学派,还有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20多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陆羽生在天门,却在浙江湖州苕溪完成了他的茶事业,写就了《茶经》,成就了茶圣。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上中下3卷,共10个章节,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中期以前茶叶发展、生产、加工、品饮等方面的情形,并深入发掘饮茶的文化内涵,从而将饮茶从日常生活习惯提升到了艺术和审美的层次。
《茶经》出现后推动了茶道的盛行,并影响到其后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世界三大茶书之一。 《茶经》的问世对促进唐代及后世茶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研究,自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
改革开放后,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茶经》中英法西阿俄等多语种版本,向世界传播中华茶文化。目前,《茶经》的译本还有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捷克语、匈牙利语、乌克兰语、日语、韩国语、越南语等译本,累计译本在13种以上。
到天门,登茶经楼,感受茶圣故里大好风光,实为人生一大惬意之事。
天门原来没有好茶,茶圣故里人不服,就开始了种茶制茶,建起了陆羽茶园,开办了茶研究院、高山茶场等,更将茶文化引进茶场,建起了茶文化研学基地,提供采茶、烘茶、制茶、品茶的一条龙文旅体验。
天门山不高,最高峰佛子山也就190多米,但在平均海拔只有27米左右的江汉平原上,就算高山了,又雄踞在平原中央,宛如一座天门,煞是壮观。茶叶在如此山林间生长,得天地灵气。一行行排列整齐的茶树,如五线谱般在山坡上生长,绿油油的,清新雅洁,散发着茶树特有的香气,仿佛在向蓝天吟唱着茶之歌。
恍惚间,那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高山之上,茶场之中,听着身着汉服的茶场女儿古琴的鸣弹,喝着新制的陆羽红茶,人不醉心随云醉。良辰吉日,应邀挥毫为陆子茶道院写下一副茶联:“陆泉一杯留客住,茶经三卷伴君闲”。
茶圣故里风景如画,四湖六水绕城过,一城人家半城碧。
近年来,天门围绕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聚焦建设全省文旅融合体验基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谋划新布局、拓展新业态、建设新高地,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串点成线,逐渐成为一个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和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依托山水胜景,天门整合推出亲子休闲、赏花采摘观鸟休闲、特色美食休闲、国家文物考察观光、茶产业茶文化体验观光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连续两年,天门市“田园观光养生休闲”之旅、“湖北景秀味美品天门”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当地还积极举办旅游节会活动,借助陆羽茶文化节、蒸菜美食文化节等平台,精心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天门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大力支持乡镇举办“一镇一节”,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物华天宝,从来都与人杰地灵相连。自古以来,天门就孕育了丰富的历史人文。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成群连片,而以石家河遗址最为珍贵。
石家河遗址是国内考古界的明星考古遗址,发现于1954年。它是迄今为止,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发现分布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70年来,石家河遗址进行过20多次考古发掘,创造了诸多“之最”。号称“中华第一凤”“湖北第一龙”的玉器,均出自这里。
2015至201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该遗址核心区域进行勘探并发掘其中的谭家岭、印信台、三房湾等遗址,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出土了240余件精美玉器,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极大地丰富了石家河文化的内涵。
江汉平原山环水绕,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丰富、文化创造繁盛。这里有许多大型文化遗址。就在天门北边的随州,那里就是炎帝的故乡,古代曾国、随国的所在地。著名的大型青铜编钟乐器,就出土于擂鼓墩古墓群的曾侯乙墓中。
加大大遗址群的保护与科学利用,让埋藏在地下的文物活起来,是国家文物部门和湖北省政府的共同使命。根据规划,湖北省将在9处国家级大遗址群上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分别为:楚纪南故城、龙湾遗址、盘龙城遗址、屈家岭遗址、石家河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唐崖土司城址、容美土司遗址、擂鼓墩古墓群。目前,这9处大遗址都被纳入中国大遗址保护项目库。
其中,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占地8平方公里,比故宫还大,计划总投资11亿元。除了考古研究中心,还将有仿古步行街、湿地公园、文物展览等。
石家河的城镇规划也将融入石家河遗址的文化精髓。未来,这里将成为集文物鉴赏、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又一处考古打卡点即将横空出世,令人期待。主人带领我们参观了先期开发的三房湾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但见,简易的考古现场遗址上,加盖了四面通风的茅草顶屋舍。遗址区内,层层叠叠的红陶土器皿叙说着数千年前的风华,傲娇地展示着古人的优雅生活与聪明创造。
古老的石家河古城遗址上,草木纵横,岁月的沧桑随处可见。古人造就了古城与古城墙,古城与古城墙跨越历史的长河,将在新的时代重新绽放历史的光华。
我们在天门博物馆参观时,恰逢玉团凤荣归故里。玉团凤自1954年被考古发现后,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内。阔别70年后,玉团凤凤归故里,与故乡人民相见。我们有幸得以一睹芳容。
这是一块手掌大小的青白玉凤凰造型,一面较平,一面微微隆起,两面均浮雕相同的凤纹。玉凤整体首尾相衔,团圆成形,和合圆融,纹饰细腻,线条流畅,做工精美,雍容华贵,飘逸秀美。历经4000多年的磨砺,依然神采飞扬,被誉为“中华第一凤”。
遥想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如此精美的玉器,其精巧的构思、优美的纹饰、华丽的图案、繁复的工艺,即使在今天也不易复制,难怪对其来由有各种猜测。
面对精美绝伦的玉器,我甚至想,这难道是外星人的创造,抑或是史前就曾经有过类似AI的时代,类似的AI已经毁灭过人类?但不管怎么说,玉文化始终浸润了中华大地。
据考古研究,长江流域史前文明中,有过三次治玉高峰,即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和后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是在对凌家滩和良渚玉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中形成的。
而石家河玉器又深深影响了中华玉文化。夏商时期的二里头、盘龙城、殷墟等重要遗址都有石家河风格的玉器。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地区器物也吸收了石家河神人像、凤鸟、虎、蝉等图像系统。
玉润百代、玉润华夏。中华文明不正是在如此龙凤呈祥的滋润下,生生不息,福泽绵长的吗?
一趟天门行,饱览文明样。诚可谓天门锦绣,荆楚风华,茶圣故里,玉凤飞扬,万里山川生光辉,无限风光紫云来。(摘自2024年12月11日《天门日报》)
(作者系中国出版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光明日报社原编委)
赏
还没有人进入打赏大厅,快来打赏吧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