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天门市花鼓剧团演员杨平——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会赴天门暑期社会实践队

2012-07-07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3.5万   回复 1
花鼓糖塑各具特色,传统技艺大放光彩专访天门市花鼓剧团演员杨平7月7日上午9时许,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天门剧场,观看了天门市花鼓剧团为筹备广场音乐节开幕式的彩排,并对天门市花鼓剧团演员、天门市著名花鼓戏艺人杨平进行了专访。杨平老师今天略带感冒症状,喉咙微哑,但她还是非常热情的接受了我们的访问,并即兴为我们演唱了花鼓传统剧目《花墙会》以及天门民歌《幸福歌》的一段。实践队员:杨老师您好,我们是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学生,很感谢您在这么忙的状态下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也很荣幸能听到您本人为我们演唱。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花鼓戏表演的呢?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从艺经历吗?杨老师(以下简称杨):从小我就蛮喜欢花鼓戏的,真正开始系统的学习是从13岁开始的。当时我考进了戏校,也就算真正开始从事花鼓戏事业了,毕业之后就进了天门花鼓剧团,这样一唱,到现在都唱了30多年了。 实践队员:真看不出来您已经四十多岁了,看起来这么年轻。请您简单的介绍一下您刚刚演唱的曲目好么?据我们所知,《花墙会》是流传时间非常长的一个曲目,《幸福歌》也非常的有名,但是我们还是不是很了解。杨:《花墙会》原来是叫《站花墙》,流传了一百多年了。讲的是燕山公子杨玉春认亲途中不幸遭劫,歹人张宽冒认官亲,后杨玉春经深爱之人王美容搭救,考中状元,得惩奸人的故事,很难得你们能知道这个戏。《幸福歌》是一首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民歌,也是湖北十大传世金曲,著名歌唱家蒋桂英还曾经演唱过三次呢,都唱到北京去了。 实践队员:从跟您的交谈中我能感受到您对花鼓戏的热爱。你平常的工作中一定是以表演为主吧?一般都是去哪里演出呢?在剧场里比较多还是下乡多呢?杨:表演很多这是真的,我们剧团每年差不多要演将近300场,剧场和送戏下乡都有,我们送戏下乡是一直都在坚持的,我们的足迹已经基本遍布湖北省各个县市。实践队员:我觉得花鼓戏下乡演出一定非常受到群众的欢迎吧?喜欢花鼓戏的是不是都以中老年为主呀?杨:当然很受欢迎,像我们江汉平原地区长大的小孩都是从小就爱听花鼓戏的,一般去演出,很早就会有很多小孩来占位置的。花鼓戏是一种很贴近生活的表演方式,唱的很轻松,听戏的人自然就喜欢了,无所谓是中老年还是青年人。 实践队员:您说到花鼓戏是贴近生活的表演,一定也给您带来了许多乐趣吧,您能具体说说吗?杨:我是真的非常享受花鼓戏表演,它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觉的这已经不仅仅是工作了。打个比方说,有时候情绪不太好时,我就喜欢关上门唱上几段,心情很快就好了。 实践队员:我们看到这个天门剧场非常漂亮。据我们了解,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几年天门市做出了很多努力。杨:确实是的。原来我们这个剧团是一个民间组织,但是现在纳入了文化局管理的范围,每个月都会有工资。现在花鼓戏演员的培训也不在天门戏校了,已经委托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培养了,演员的素质有很大的提高。花鼓戏的传承已经有基本的保障了。 实践队员:艺术融入生活,这样真好。那您觉得我们青年大学生能为像花鼓戏这类古老艺术的保护做一些什么?杨:我觉得年轻人并不是不热爱这类古老的艺术,年轻人现在最能做就是让多一些人能够关注和了解,才能更好的保护跟传承。 实践队员:是的,您说的非常对,今天能跟您谈这些,我们真的收获不少,我们也会在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当中来。今天非常感谢您,也祝你身体健康! (采访人、整理人:黄祯辉)【附】天门花鼓戏相关背景资料荆州花鼓戏主要发源于天门、沔阳一带,流行于江汉平原,其历史源流缺乏文献记载。从散见于清康熙、乾隆年间的个人文献、《天门县志·风俗》及《沔阳州志》中的记载,花鼓戏雏形孕育大概在清康乾时期,作为戏曲形态出现是在清道光年间。早期的花鼓戏叫“沿门花鼓”、“架子花鼓”或“推车花鼓”,慢慢发展为“平台花鼓”或以“六根杆”搭成的较为宽大的舞台,演出形式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为主。昔称“花鼓子”,或称“骷髅花鼓”。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荆州花鼓戏自形成剧种后,便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流行于天门、沔阳、潜江、洪湖、监利、汉川、京山等县,并逐渐传入邻近的钟祥、荆门、江陵、云梦、汉阳及湖南的岳阳、华容、常德、南县、澧县和鄂东南的崇阳、通城、蒲圻等县。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分主腔与小调两大类,主腔有高腔(悲腔)、圻水腔(败韵)、四平腔、打锣腔(还魂腔)等。小调有“单篇牌子”、“专用小调”、“插曲”等不同类别的曲调近百余种。主要行当早期主要有小生、小丑、小旦,后来随着演出形式的发展和剧目变化,行当角色有所发展,出现了小生、生角、正旦(相当于青衣)、花旦(又称铁扁担)、丑角五个行当。荆州花鼓戏历年来上演的剧目达二百多个。经过历代花鼓戏曲工作者的努力,荆州花鼓戏的唱腔音乐日臻成熟、表演形式日趋完美、剧目内容日渐丰富,深受江汉平原人民群众的喜爱,荆州花鼓戏已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 回复1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