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吝啬
父亲故去已经许多年了,尘封的往事也渐渐随风逝去,而某些鲜活的记忆,却越来越明了,越来越清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父亲是个勤劳的人,他一生都在土地里打滚,在土地里谋生活,他的钱和他的日子一样,都是在土地里一分一厘的抠出来的。
在妻的嘴里,父亲是个吝啬而不近情理的人,他不仅抠,而且嘴特别馋,一见别人吃好的,嘴里总要馋的“嗒嗒”的响。却舍不得开支,去买点东西,犒劳自已清汤寡水的肚子。
我已经记不住父亲年轻时的模样,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佝偻着脊背,肩一张锄头,锄头上总有一只粪箕,随着他的脚步,一摇一晃。他总穿一件老棉布大褂,敞开衣襟,露出古铜色的胸脯。他的胸脯上没有肉,只见肋骨。只要他走过的地方,路上总是干干净净,没有污物,没有牛粪,所有的脏污都被他当着肥料施进了地里。他说“鸡屎,牛粪,都是上等的肥料,弄到底里,能省好多钱,扔在那,浪费就浪费了!”
晚年的父亲牙齿已经掉光了,嘴的轮廓也变得苍瘪起来,吃什么东西只是在嘴里滚几滚就囫囵的吞下去。他常常叹息,年轻的时候,吃得动,没得吃!年老了,有得吃,却吃不动!如果他的牙齿不掉,脸颊鼓起来,去掉脸上的老人斑,父亲应该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人。他有挺直的鼻子,大大的眼睛,高耸的眉峰,一副好看的脸型。难怪在老母亲的嘴里,一谈起父亲的年轻,总是眉飞色舞,一脸灿烂,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激昂的岁月,菊花般的脸上,洋溢出一股少女的红晕与羞涩。
父亲是出了名的吝啬,他的招牌,就是他手中的烟卷。他的烟从没有一次性抽完的习惯,总是抽到一半,就掐灭了,夹在耳根上,等会犯隐的时候再点燃抽两口,然后再掐灭,再抽!反反复复两三次才抽完。尤其最后一口,他总是尖着嘴,使劲的吸上两口,直到烟火已经烧着嘴唇了,才恋恋不舍的扔掉。
父亲对儿女的抠一如对他自己一样,针尖上削铁。记得结婚的那一年,妻子提出来买一件冬装,他钱是给我了,但不知什么原因,我把钱弄没了。妻子不依,非要这一件衣服。没办法,我只得硬着头皮去要。谁知道,老爸算账特精,算定我把钱挪作他用了,不给!我当时急得没法,那一头,妻子逼我拿钱去买衣服,这一头,老汉抵死不给,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他说:“钱来的不容易,大手大脚花了就没了!要钱,没有!自己想办法挣去!”
那时候,一来年轻,没有经济来源,二来也不像现在,年轻人只要勤快点,出门就有钱,根本没地方弄钱,所有的金钱全来源于土地,除了收获的时候,一年到头见不着钱的影子。
衣服终于没买。这件事成了我一生的遗憾,老父也成了妻子口中的吝啬鬼。
不过,父亲吝啬,却有吝啬的好处。无论多么艰难的年月,他的手头,总有钱。
那几年,地里年年遭灾,三年就有两年颗粒无收。村里家家举债。尤其像我们这些刚结婚的夫妻,或者正准备结婚的夫妻,没有一个不是债台高筑。还没过上日子,就让日子背上了一身沉重的债务。虽然我们的婚礼办得简单而寒酸,但父亲用他的勤劳和吝啬,硬是没给让我们三兄弟一丁点债务。我不能不佩服他的吝啬。
他虽然嗜钱如命,但在某些重要的关口,他总会毫不犹豫的拿出来。救急于水火。
那一年,我因为初入商海,毫无经验。第一次就来了个血本无归。正当我一筹莫展,觉得无力回天的时候,是他倾其所有,毫无疑虑资助了我伍佰元。让我得以缓过气来,东山再起。
五百块钱,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也许小菜一碟也算不上,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普通工人,一月工资才三十五块钱的时候,这就成了一笔了不起的财富。
父亲对我们虽然抠,但对孙子背们却变了。简直成了有求必应的及时雨,只要孙子们向他伸手,他没有不给的道理。只是掏钱的时候,手有点哆嗦,颤抖,看得出来,吝啬,长进了他的骨子里。
也许是为了弥补小时候对我们的关爱不足,他对孙儿们的宠爱,几乎到了无以加复的地步。
记得那年,我在外混得并不如意。便把孩子放在家里给他照看。邻里也有几个和女儿一般大的孩子,因为父母在家,而且年纪稍大一些,他们总爱欺负我的女儿。有一天,老父突然恼了,抓住正在欺负我女儿的一个小孩,狠狠的给了一个暴栗,打得人家孩子眼泪汪汪,头上起了好大一个包。为这事,两家大人闹了好久,直到老父去世后,才解开这个结。
为了不让女儿再受到伤害,我留守的孩子,几乎成了他贴身的小棉袄,无论走到哪,他总会将她带到哪。
那一年夏天,我外出回来,准备接女儿出去。可当我到家的时候,却没看见孩子。根据母亲的提示,我一路寻到了丫丫河。
只见父亲披一件白色的老棉布大褂,手握着锄头,弯腰驼背的站在地里锄草。白色的大草帽下,他满脸绯红,眉梢挂汗,佝偻的脊背,瘦骨嶙峋。
旷野里,微风轻吹,棉苗摇曳,婆娑细语;多嘴的云雀,空中漫步。似乎正和这这孤寂的爷孙聊天。我轻轻地叫了一声”爸!“便再无言语,心里却是五味杂陈,不是滋味。三岁的丫头则蹬在树荫下,拿一把小铲子,在地上挖着什么。她的身边放着一只背篓,背篓里零零散散的放着几片绿叶。
妈妈告诉我,这是父亲每天用来背女儿下地的背篓。他因为年纪大,背驼了,抱动女儿,更害怕身上的脏汗弄脏了孩子的衣裳,于是别出心裁,找出往日捡棉花的背篓,用来背孩子。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女儿已经长大成.人,走进了大学,而田野里爷孙两的这一幕,却深深地印进了我的记忆深处。随着岁月的推移,非但没有淡去,反而越来越明晰,仿佛就在昨天。
前些年,因为生活所迫,一直在外游荡,很少回家。直到他故去,我也没能回到他身边,尽一天孝。这成了我一生切肤的痛。
时间慢慢过去了,当年父亲让我觉得有些耻辱和汗颜的吝啬,在如今的我看来,却变成了一种骄傲。我再也寻不到当年那种耻辱的感觉了。反而觉得那是老一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永不磨灭的财富
钱,不在乎你拥有多少!关键是你怎么拥有?即便是吝啬,也不失为一种理财的途径。
有人钱很多,却只是用来自己过纸醉金迷的日子。这种人贪得无厌,雁过拔毛,以榨取民脂民膏为乐,虽富可敌国,那也只是天堂过客,终究逃不开地狱之门。
父亲虽然贫贱,但一辈子为钱忙碌,为儿孙吝啬。虽然清苦,却也充实,不枉来人世走了一遭!
—— 我感激,父亲的吝啬!
成峰 20110911于寒舍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