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趣
出了村子,我们一头扎进了山林。
这是一片深山老林,平常人迹罕至。正是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季节。远山的枫叶,星星点点,红遍了山林。对面的峰尖,葱茏叠翠,白云轻浮,丝丝缕缕,曼舞轻流,宛如人间仙境,蓬莱凌空。
顺着一条幽闭小路,摩托车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上飞驰,脚下,茅草柔韧的叶子像一束束软剑急速的扑来,又飞速后掠而去。
风化的石子在车轮下飞溅,拉起的尘埃几乎迷住了后来人的双眼。
转过山嘴,摩托车飞快的向下扑去。山风呼呼,绿草急退,藤蔓的枝条劈面抽来,似乎就要飞下悬崖,坠入谷底,撞上迎面而来的蒺藜了。我不由急出一身冷汗,脚自然而然的踏上了刹车。可越过蒺藜,山势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曲折的小路竟然昂起头来,直冲山顶而去。两旁藤蔓夹道,峭壁凌空,抬眼望去,漫山红叶,浸满薄雾,嫋嫋娜娜,似沉似浮。脚底,断崖交错,空谷嘶鸣;行走在这夹道的峭壁间,既要担心脚底的断崖,又害怕头顶的峭壁。常常手忙脚乱,心悬如丝。
在这地方骑车,旅行,探险,既惊险,又刺激。与那坐着缆车,跟着导游,一步三摇,走马观花的体会是绝然不同的。更何况,这一片没有开发的处.女地,处处彰显着原始的野性与温柔。
绕过两个山嘴,爬过一条深谷,摩托车继续往上,视野忽然幽深起来。夹道的藤蔓变成了参天的古木。粗大的古藤攀爬在古树上,与对面的藤蔓两两相交,构成了一座巨大的,天然的天蓬。两只嬉戏的松鼠突然看见窜出的车辆和人类,吓得“嗖”的一下,丢下手中的松果,钻入林中不见了。
我们把摩托车就停在这林木遮天的山顶。
跨下车,我长长地舒了口气。抬起头,极目远望。此时的山峰,已经丢尽枫叶,远山近林,峰峦叠翠,郁郁葱葱。对面峰顶,白云飘飘,细纱轻浣。山风吹拂,松涛阵阵。路的另一边,长满了修竹,刺槐,与一些千年古藤,结成一条翠绿的篱笆墙。远远望去,像一座翠绿的城墙,蜿蜒曲折,起伏而去。
这时候,脚下忽然传来一阵空洞的“空空!”声。我诧异的扒开藤蔓往下一看,脚底,竟是一壁陡峭的悬崖,崖下,是一汪清碧的潭水,潭上,一叶小舟随风飘荡。呵!惊吓之余,我忽然有了一种惊叹!真是玉落深山啊!
顺着一条古藤编织的小道,我们溜到了谷底,爬上了一块突兀的大崖石。这是一块距水面约一米多高,三丈见方的平台。台面平面如镜,三面环水。按那些钓客的说法,这是最鸟的一个位置。
站在潭底,我细细的打量这座水库。它是一座由一个天然的深潭改建成的水库。四面悬崖峭壁,奇石突兀。千年古藤顺山而下,低垂于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微风轻过,古藤便于湖面上婆娑起舞,荡起一圈圈涟漪。渔舟轻横,鱼人不时扬起手中的船桨,空空的敲打船帮,声音空谷回响,久久不绝。对面突兀的崖壁间,隐隐透出三两颗人头。那也是一帮渔友,骑在崖石上悠然垂钓,静等鱼儿上钩。
整座水库看起来,真像天上掉下来的一枚铜钱,镶嵌在山里。她外圆内方,奇伟中透着细腻,雄健里透着温柔。恍如这深山里的一位绝色少女,不修不饰,天然纯美。又如山外凝立的少妇,深情携韵,婀娜多姿,秀色可餐。给这雄奇的大山凭添了几分柔美,几分幽静,几分灵气。
同行的几个人都各自找好了地方,装好了鱼饵,伸竿垂线,静静的蹬在潭边。唯有我,杵着鱼竿,忽东忽西,找不到心仪的地方。钓鱼,非我所好。我没那个忍性,也没那个耐心。钓了半天,鱼毛也没捞着一根。而同行的渔友或多或少都有了斩获。渐渐的,便觉索然无味了。于是,在两个亲戚小子的怂恿下,丢掉鱼竿,随着他们,爬上了山顶。溜进了板栗山。
板栗山上的板栗大部已经收获了,只有些迟熟的,微微泛黄的板栗还在树颠摇曳。
据说,板栗山上的板栗原是野生的,因为品质差,产量低,难采收。后来人们便把它毁了,栽上了今天的树种。虽然满山的板栗已经成熟,只要走出大山,就会变成花花绿绿的票子,可却没人采摘,也没人看管。任由它们毛茸茸的一团一团,在树顶摇曳。
许多人都吃过板栗,但见过他长相的人,恐怕寥寥无几。板栗,又名“毛栗子。”属坚果类。他有“千果之王”的美誉。板栗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淀粉,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毛栗子生长在一个由细密的毛刺包裹的坚壳里。没有成熟的时候,毛是绿色的,也不太硬。而当她成熟了以后,他会挺着他鼓嘟嘟的胸脯,撑开盖头。猴儿似的睁着一双大眼睛向外张望。这时候,他的刺变成了褐色。又尖又硬,随时可能扎人。
地上虽然掉满了栗子,但多半都是虫蛀的落果,或者空壳。健康漂亮的果子大都长在树冠上。树不大,果子却很多,要想把它轻轻松松的摘下来,却是个难事。这时候,亲戚家的小子不知在那里搬来一根大棍子,望着树冠猛力的砸了下来。可怜我正仰着头,扳着一根树枝,欲摘下那一个可心果子。不想,雨点般的毛栗子劈头盖脸的砸将下来,就像一只只豪猪,张扬着蛰刺,狠狠地扎在我身上。只一会,发丛里,手背上,一片接一片的红斑,立刻扩散开来。又疼又痒,像虱子咬过一样,顺着皮肤延绵开来。
逛吧了板栗山,搞足了毛栗子,便跟着跟着两个小子,顺着山沟往下走去。转过一个山坡,一股潺潺的水声在空寂的山中回响。我快速的奔过去,想鞠一捧水洗一洗红肿的手臂。可是我上上下下窜遍了也没找不到水在哪?只是愣愣的望着一壁陡峭的崖石,一脸疑惑。两小子歪着头看着我,眼里坏坏的笑着。原来这水是自山腹间传来的。要找水,必须到很远的山涧间,才能找出它的源头。难怪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了。
据孩子们讲,这股水流原是一股喷泉。从前,每逢下雨,铜泉石水库水位高涨,这儿的喷泉也跟着欢快。尤其雨后初晴的日子,迎着阳光,这儿常挂一副飘遥的彩虹,绚烂多姿,要多美有多美。
可是,三年前,有人来山里开矿,挖煤,放炮。炸断了水脉。也炸没了喷泉。于是,昨日的那股美丽的喷泉变成了今天的响泉。
响泉外,是一堵巨大而溜光的峭壁,上面挂着好些鲜红的果子,红艳艳的,煞是诱人。我伸手摘了两个,正想尝尝。却被两个小孩拦住了,“有毒!”一个小子劈手夺下我手中的鲜果,扔进山涧。“别看这东西又红又亮,吃了会死人的!”他一本正经,就像大人教训小孩。
顺着山路继续往下走,山势隐藏起来。两山夹持的峡谷突然在这合拢,挤出了一个隆起的小丘。丘下面是一片壁立的悬崖,一直延伸到谷底。悬崖不大,上边错落的排列着三五个洞口。洞口遮盖着一些千年老藤,若不是熟悉这里的人,很难发现这些溶洞。据说当年李先念在抗战期间,曾藏身于此,指挥抗敌。
洞口据谷底大概有五六丈深。豁口里长满了苍松翠柏,荆曼藤条,郁郁葱葱的塞满了整个峡谷,延绵不绝。若想要从谷底攀上崖洞,只怕是天方夜谭。
在孩子们的引导下,攀着老藤,踩着前人留下的脚窝。我终于战战兢兢的爬进了山洞。洞不大,仅容纳三五人而已。可这些洞全是子母洞。洞中套洞,洞洞相连。只要钻进了洞的深处,若是凭着声音找人,那就难了。难怪先辈们要选择这儿藏身打游击。
站在洞口往下看,豁口外是两山夹持的一大片盆地。盆地里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正是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稻花飞溅,香气四溢·成熟的稻穗绿中带黄,黄中透金。更远处零星的散落着一些房舍。房舍上炊烟袅袅,鸡鸣狗呔。
既然是先辈们战斗过的地方。也许有些战争的痕迹或者遗留物。我痴痴地想,一个人在洞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搜寻起来。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在一个隐秘的小洞里,发现了一些亮晶晶的物体。
——“子弹?金子?”
我心里不由得一阵狂喜。“这会儿我发了!一定将这些东西弄回去。”我手脚并用,艰难地向动力爬去。这是一个一人多高的洞,洞口很小,仅能容一小人通过。
说起来好笑,由于私心作祟,想独吞这些东西。我想尽办法,拼命地挤进了洞中。可当我激动地伸出手,一把抓去的时候,入手却是空落落的,只有一滴清凉。我看了看手掌,心里不大相信,奇怪,我这手会抓空?我又仔细地看了看洞里,依然有些晶亮在那里闪烁。望着那一点晶亮,又一次用力抓下,入手的还是一把湿润的灰土。我不由得纳闷起来。“为什么看是有,恰是无啊!”匍匐在洞里看了许久,才发现原来洞的上方还有一个小洞,也许是雨,也许是露,在这洞里凝成了水珠,正好一束光线从洞口洒下,照在这露珠上,于是在我的眼里它变成了亮晶晶的金子。我不由得哑然失笑,“真财迷呀!”
然而,进是进来了。可无论如何也退不出去,因为肩膀太宽,我被卡在了洞里。出不去,进不来,动弹不得。急的我匍匐在洞口,手舞足蹈,呼天抢地的大叫。幸亏两小子灵活,顺着叫声找到了我。想法抓住我的双脚,拔萝卜一样把我从洞中扯了出来。要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出得洞来,我已是精疲力尽,汗透重衣了。再加上满身的泥土和灰尘,把我折腾的蓬头垢面,狼狈不堪了。我瘫坐在洞口,吹了好半天的凉风,才稍稍缓过劲来。
夕阳,透过层叠的藤蔓穿进来,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这时候,远远的,一个人扛着一捆柴禾顺着蜿蜒的小路走来。一个小子做了个举枪的手势,瞄准,“碰!”的放了一枪。也许当年,李先念带领新四军,在这里打游击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不过,他们眼里山谷肯定不是今天的这个样子。也许是漫天炮火,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而来的敌军。也许是残垣断壁,哀鸿遍野的残破河山。而这姗姗而来的汉子,也许是衣衫褴褛,面目凄惶,愰如丧家之犬,急急而行。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如今山野的安宁祥和,清新秀丽。
回去的时候,已经是日影西斜了。远山的枫叶在傍晚的阳光中或明或暗明丽中透着片片鹅黄。近身的绿篱,金菊初开,暗香漫卷,清秀的叶芽,秀眉轻展,舒缓而慵倦。
经过这一番折腾,肚子早饿了。不知那帮鱼友们怎么样了。要是能烤两条鱼,再烧一捧毛栗子,那就美哉,美了......
成峰 20101025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则征稿启示,抱着好玩的心理,贴了一篇游记。不想前日打开邮箱,居然有人说他获奖了。所以贴出来,高兴高兴!嘻嘻!
致参赛获奖散文家
尊敬的参赛获奖散文家:您好!感谢您对“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征文活动的支持!您的参赛作品已在本次大赛中获奖,获奖通知已经通过邮局寄发给您相必已经收到,若你未收到,请及时来电查询(010-64049529,84050761,13901063160,18678893859),以便我们用快件补寄或发电子版文件。请你及时认真阅读并根据自己的情况从速办理为盼!届时您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接受领导的颁奖,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聆听文学名刊主编关于散文创作的真知灼见,分享人生的收获和幸福【原定于9月22日报到的通知因考虑周末请假方便已改为9月23日全天报到,9月24日——25日正式会议,9月25日下午——9月27日中午赴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承德市参观采风】请假不便者可只参加一天半的颁奖学术会议。为答谢广大获奖散文家(除颁奖会议通知中说明的代表待遇外),对于参会的获奖散文家,我们将聘请担任中国旅游文学委员会委员,2012年我们将创刊大型彩色旅游文学摄影杂志《旅行录》并参于联办、主办《青年文学》(中旬刊)、《旅游散文》等专业杂志,我们将为与会的获奖者每人至少安排一篇文章在其中的刊物上发表,对优秀的散文作家,我们还可设立专栏。我们将在全国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设立旅游文学创作基地,会重点邀请参会代表免费参加创作采风活动,向其赠送合作旅游风景名胜区的门票等。 这次颁奖活动,即是一次高规格、高档次,具有权威性的学术文学活动。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友机会,必将在你的创作生涯中留下深深的印迹。请你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办理,对于你的热心参与和支持、关心,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加倍回报,相信会给您带来更多的人生的惊喜。
期待您的到来! 中国大众文学学会 《散文选刊》杂志社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