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

2012-12-05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3万   回复 9



女人,大多是爱情悲剧的主角。 浏览《中国帝王私生活》一书,认识了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子,她就是班婕妤。班婕妤,西汉女文学家。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汉代宫中女官名),深得成帝宠爱。然而,悲剧很快降临。 一次,成帝微服巡行,见到一名歌女,长得倾国倾城,无限娇羞,面带若即若离的情状,令人怦然心动。这个女子就是历史上极为有名的赵飞燕。成帝自得了赵飞燕之后,与她行坐不离,连平素最心爱的那位班婕妤也日渐冷淡下去……
后来,祸不单行。成帝的一个皇后许谒犯事被问斩,班婕妤受到牵连。尽管没有殃及性命,却自感皇宫冷酷,遂请求皇上让她去供奉太后。那时,成帝已立赵飞燕为皇后。 班婕妤年少就聪慧过人。即使到了皇宫,也以贤惠享有口碑。王太后曾当着成帝的面极口称赞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樊姬是春秋战国时楚庄王的夫人,也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据说,庄王喜欢狩猎,樊姬因担心他疏于政事,便不食禽兽之肉,庄王终于明白了樊姬的良苦用心,居然有感而止! 看来,皇帝真的一如那首歌《爱江山更爱美人》也!
班婕妤淡出皇帝的生活后,悄然隐退于淡柳丽花之中。每天蒙蒙亮,她便开始在王后的长信宫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扫地,生活刻板而单调。常常地,她听到远处成帝呆的昭阳宫里传来欢乐的喧哗声,而自己只有身影为伴,她忽然觉得自己仿佛秋天被弃的扇子,孤寂中无人问津。闲暇,她做诗赋以自伤悼,借以打发落寞的日子。《团扇诗》就出自于班婕妤失宠的日子。  《团扇诗》又名《怨歌行》、《怨歌》。如下——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后人对其诗剖析:诗中以“团扇”自比,以秋扇见捐喻见弃之况,优美贴切。它以秀弱清丽的笔触,托物兴寄,在某种意义上,不仅仅只是班婕妤自身的写照,它已超越了班婕妤个人遭际的具体事实,深刻揭示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普遍心理和悲剧命运。此诗历代赞誉不绝,梁代钟嵘在《诗品》中将其置于上品之列,并说:“婕妤诗其源出于李陵,团扇短章,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唐骆宾王在《和学士闺情启》中也说:“班婕妤霜雪之句,发越清迥。”清沈德潜在《古诗源》卷二中也说此诗“用意微婉,音韵和平”。班婕妤的这首《怨歌行》对后世的宫怨诗影响很大,“团扇”也作为佳人失宠、红颜薄命的象征…… 虽说,只是一首小诗,情致哀怨、委婉含蓄,有一种“怨而不怒”的气度!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秋凉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据传,班婕妤残度晚年,汉成帝死后,她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一终其生。伴着冢形碑影,班婕妤孤独地生活了5年,抑郁而终,时年40余岁,后葬于成帝陵中,至死,方与“老公”相依相随。 班婕妤之美貌与才学,为世人传为佳话。 经典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便是引用了班婕妤伤感凄美的故事。这句话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全诗为——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真的能如初相见么? 难,难,难也!
  • 回复9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熊荟蓉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13

2012-12-05

粉丝 1

2012-12-05

粉丝 9

2012-12-05

粉丝 41

2012-12-05

粉丝 4

2012-12-05

粉丝 1

2012-12-06

粉丝 1

2012-12-06

粉丝 1

2012-12-06

粉丝 131

2013-05-28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