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情怀
据说,西方人遇到伤心的事进入屋里——教堂;中国人则来到户外——大自然中。
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感受,深受传统文化的熏染。儒家那仁爱、和谐、长养万物的生生不息之道,道家那清柔、宁静、自由逍遥的潇洒情怀,佛家那纯净、空灵、禅意盎然的梦幻境界,都无不在大自然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故而,中国人眼中的自然景物,与西方人迥异;大自然对中国人的启发、感悟,乃至重要性,也远非欧美人所知。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那如梦如烟的霏霏细雨,轻柔、静谧、高邈、深远;那魂牵梦绕的江南水乡;载着云彩、蓝天并充满奇丽幻想的小河;月光下河滨上飘着带有神秘的恬静气息。那秋日林中的疏朗、高远,落叶如潮,秋风如梦,人与树在那孤独和静谧中,存在着宇宙间神秘的信息。夏日森林中的鸟鸣、蝉叫、风声、溪声组成的森林交响曲真是一曲生机盎然的生命乐章。那安详、娴静的月,使一切变得清柔纯洁。那松软轻盈的南国的雪,遮掩了所有的污秽,呼唤人追寻洁白、幼稚却纯真的梦幻。那令人陶醉得几乎想躺上去的柔静的湖面,那亲昵、拥抱人的潮水,以及自然素朴的山,蛮荒原始的神农架,绵延百里的广元古柏……只有置身于大自然中,才完全进入一个宁静自由的世界,和谐平和的感觉像透明的泉水冲刷了我们的灵魂,使人体味大自然的善良、和谐、自由。由此体验到:宇宙的高邈、深邃,时空的节奏、韵律,万物的缘起缘灭,人类的生存繁衍。阴阳相济、生生不息,纷纭变幻、自然和谐。而这一切,又统统源于并最终进入到那神秘的永恒和无限的宁静之中。
现代生活,使人们活得很累,提倡轻松的生活方式。所谓轻松,不是无所事事,也不是懒惰与无聊,更不是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它是与一般人的“重”相反。归纳为两点:一是以平常心看待荣华富贵与利害得失,心如明镜止水,不为此烦扰;二是淡化貌似严肃、正经的说教所带来的僵化、刻板、不近人情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更多的是精神的向往,情感的慰藉,文化品位的提高,感性生活的升华。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