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趣闻

2017-11-29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3万   回复 7
厕所趣闻 看到“厕所革命”的新闻,想起了许多厕所的趣闻。 在北京西站或者武汉地铁站上厕所时,你会看到:男厕人不多,女厕却要排很长的队。俗话说,人有三急。我就亲眼看到一位漂亮的少妇,实在憋不住了,直接冲进了男厕。好在一人有一格小空间,场面不是十分尴尬。网上也有女子在超市如厕时插队发生斗殴的报道。时代在前进,大学的女生数有的学校超过了男生,在公共汽车上,在火车车厢里,女人也不比男人少。至于麻将室、广场舞则是女人的天下。而我们的城市设计者仍守着男多女少的旧观念。况且,男人“方便”要比女人方便的多。 早些年的某一天,某机关一干部如厕后碰到顶头上司也来如厕,一时语塞,情急中招呼道:您亲自来上厕所了。领导反问道:这种事,不亲自来,难道有人能代替。一时间,亲自吃饭,亲自睡觉,,亲自走路成了朋友间的戏语。而清末时的袁世凯拍马屁的水平要比这位干部高明得多。为了讨好慈禧老佛爷,袁世凯叫人精心设计了一个马桶。除了马桶的外面溜金描银外,马桶里面铺了一层黄沙,又在上面铺了一层水银。“方便”起来既无声,又无味。老佛爷对这个不是十分贵重而十分慰贴的礼物十分满意。袁世凯算得上送礼一大高手。上世纪九十年代,天门某中外合资企业开业时,为接待外方总裁,在如厕的事情上为了难。从武昌南湖机场(那时还没有天河机场)到天门西郊,由于汉口舵落口至东山头修路,在路上堵车四五个小时是常事。万一总裁先生要方便怎么办。路边的那些厕所都没有门,(老外指的是每个小空间的门)外方经理提议用一辆货车装一个临时厕所跟在后面。但遭到中方人员的极力反对——太奢侈了。我在东京机场转机的时候曾去上过厕所,小日本的厕所那叫一个讲究。没有气味没有垃圾没有脚印自不必说,马桶的前方有感应冲水阀,手纸盒。左边有一个横的扶手,一个竖的拉杆,方便老人和体弱者使用。厕所里还有婴儿换尿布的台子。洗手间特别宽大,热水冷水都有。我觉得除了洗手洗头之外,甚至可以关起门来洗澡——我看到头顶上就有一个花洒。在美国,商家要开店做生意,再小的铺面一要有停车位,二要有厕所。而且厕所要干净卫生,手纸,洗手液是基本的要求。在各公共场所,只有抽水马桶,没有蹲位。虽有一次性的垫纸,但用起来总觉得十分不便。建筑工地或体育场、公园有活动,临时厕所是首先要准备的,由专门的单位管这事。文革大串联期间,几百万红卫兵涌向城市,在北京的长安街,在汉口中山公园前的解放大道上,武汉港的沿江大道上都有成排的临时厕所。由于上厕的人太多,街道上一股臭气。现在在一些临时公共活动场所,也会看到临时厕所。。 说到“方便”的事,不得不说说手纸。我想手纸应该是我们中国人最先使用的,因为纸是中国人发明的。但这之前用什么呢,据说有钱人用丝绸和布料,一般的人是用石块和竹片,那时字也是写在竹片上的。但也有例外,即使在今天,也有不用手纸的。我在云南边境就看到某个少数民族兄弟上厕所时提着一个小水壶。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答曰,是方便后洗屁股用的。我问洗得干净吗,朋友反问我,你们擦得干净吗,又说,一件东西脏了,是擦得干净呢还是洗得干净些。想想还真有道理,现在不是有了自动冲水马桶吗。在美国的公共厕所里,一般备有三种纸;手纸,马桶垫纸,洗手后的擦手纸。小日本更是别出心裁,早年曾在手纸上印上一些短文章,以解如厕者的无聊。后来有人质疑印刷的油墨有毒就作罢了。现在日本的手纸上印的字是;此手纸是用回收的牛奶盒制作的,请放心使用。国内的公共厕所一般是没有手纸的。相信许多朋友都有过内急时好不容易找到了厕所,身上却没有手纸的尴尬。我自己有教训深刻,出门时会带上一点。但百密一疏,难免也有尴尬的时候。女同胞就好多了,一个包随身带,总有擦手的纸吧。北京前些时候试着在一些公厕里放手纸,许多人成卷往家里拿,结果用量惊人。后来装了监控,还是有人顺手牵羊。看来国人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所谓睡觉,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机,所谓上厕所,就是坐在马桶上玩手机。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上厕所也成了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 回复7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越努力越幸运啊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12

2017-11-30

粉丝 15

2017-11-30

粉丝 1236

2017-12-01

粉丝 10

2017-12-02

粉丝 15

2017-12-02

粉丝 8

2017-12-04

粉丝 12

2017-12-0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