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美食记忆

2020-06-25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4万   回复 5
《端午的美食记忆》

鹭江的街头,多是忙碌的身影。五月,似乎又有些不同,空气中四处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有些小店已经卖起了虾散。所见所闻,提醒我端午节的即将到来。

从一个卖粽子的小摊前经过,几个路人在买粽子,那熟悉的气味和乡音,将我的思绪带回到了童年故乡的端午。

老家天门,地处江汉平原,人们习惯把端午节叫作端阳节。上世纪90年代,能够浓重一点的节日太少,我对一年之中节日的期待,春节第一,端午其次,其原因自然是和吃食有关。

端午节最不可缺少就是粽子和虾散。

每当快到端午节时,母亲都提前准备好粽叶和糯米,用水浸泡。等一切准备好了,我们就围在木椅边包粽子。父母动作娴熟地把糯米往粽叶里灌,像变魔术似的,把一片片粽叶变成一个个精致小巧的三角形,带着诱人的味道。我们拿着粽叶坐在一旁,不断地摸索,终未成形,多年过去,记忆犹新。

虾散是我小时爱吃的。我对这个名字颇为不解,因有过好几种叫法,比如虾散,虾伞,哈散。虾散的形状为伞状,又似龙虾之身形,酥脆无比,一折即散,故“虾伞”和“虾散”都能叫得通。至于“哈散”,应该和虾散同义,我常听老人们把“虾子”叫作“哈子”。
记得每年过端午时,母亲都买回好多虾散放在家里。那时的村里,有几家做虾散的,村民一般都不像现在去集市上买现成的,而是直接去找做虾散的师傅提前预订。虾散可直接吃,可煮着吃,在特殊时期,还可以当作主食来吃。五月的菜地里是蔬菜最少的时节,粮食也不丰裕。父母从田间回来,常常是煮一锅虾散,方便快捷,又担心我们吃不饱,在锅里给我们放两个平时吃不到的鸡蛋。鸡蛋在那时是既熟悉又陌生,除了三月三,就只有端午节能吃上几回了。奇妙的很,家里年年喂鸡,却从不见鸡蛋,等到过节时,又似乎多的一下子吃不完。

或许是民以食为天,又或许是农村过端午时的娱乐本就不多,说到节日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美食。依稀记得在小学课本里学习过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但那时年幼的我们,只记住了一个屈原,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其它的一概不知,就是知道了也不太懂。

两个月前,因为疫情我们被困在家里出不了门。刚一解封,母亲就在柜子里找出一小袋糯米,说要包粽子给我们吃。母亲满心欢喜地去摘粽叶,最后败兴而归,因为时节不对,粽叶的叶片还不太饱满。母亲对我们两弟兄说:“多少年了,没有在家过过一个端阳。”她的眼里满是失落。

又是一年粽飘香!在异乡的街头,在粽子氤氲的香气中,我的心飞回了故里。
还没有人进入打赏大厅,快来打赏吧
  • 回复5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59

2020-06-26
:您说的这些吃食现在也有,但吃不出从前的味道了,只有怀念。
2020-06-26

粉丝 493

2020-06-26
2020-06-2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