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干驿界牌,城隍古寺 领略晴滩八景之直台古槐
千里之外/文
作为天门四大古镇渔(薪)岳(口)干(驿)皂(市)之一的干驿镇,古时称为晴滩。明朝时设为驿站,为干镇驿,简称干驿,沿用至今。干驿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干驿镇《睛滩八景》的传说,定格成人们心中的永恒。镇域的八大风景名胜,其中既有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也有历代遗址和传闻典故;还有人工建造的楼台亭阁、石桥石井等等。“晴滩八景”指的是:直台古槐、松石绿波、朝阳夕阳、两堰秋月、滴露鸣竹、沉湖夜珠、华严浮台、东冈晴烟。
作为天门四大古镇渔(薪)岳(口)干(驿)皂(市)之一的干驿镇,古时称为晴滩。明朝时设为驿站,为干镇驿,简称干驿,沿用至今。干驿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干驿镇《睛滩八景》的传说,定格成人们心中的永恒。镇域的八大风景名胜,其中既有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也有历代遗址和传闻典故;还有人工建造的楼台亭阁、石桥石井等等。“晴滩八景”指的是:直台古槐、松石绿波、朝阳夕阳、两堰秋月、滴露鸣竹、沉湖夜珠、华严浮台、东冈晴烟。

今天,请诸君跟随我们的脚步和镜头一起去干驿镇界牌村,领略倾听界牌、城隍古寺、直台古槐的神奇故事传说吧。
界牌 界牌桥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今天下午体感温度适宜。我和两个朋友已提前约好了,我们一行三人从繁闹的干驿镇区驱车,沿武(汉)大(理)线348国道(原荷沙公路),一路东行4公里,来到一T形路口处靠边驻车。落下右边车窗,跃入眼帘的是承载着历史变迁与沧桑,具有古朴之美的牛蹄支河;公路左侧有一缓坡乡道,提前做过功课,知道左拐下坡300米即到城隍古寺和“晴滩八景”之首的直台古槐;而目视车的前方界牌村就分布在公路两侧,南侧房屋应该是倚原牛蹄支河的堤坝而建。稍作停顿后,我们商议还是先前往界牌桥。前行不足500米即可到界牌桥。公路两侧住户、门市楼房林立,鳞次栉比,是小有规模的集市。虽算不上繁华,但各类商铺门市比比皆是,充满着勃勃生机。靠公路边停车后,我们步行来到界牌桥上。桥面比公路要略宽些约有20米,桥长约30米。是天(门)汉(川)的交界处,也是原荆州地区与孝感地区的交界处,也历来是州、府间的交界处。
界牌一直是乡一级治所的行政层级存在着,由干驿所辖。曾设有乡公所、乡、公社、片、管区等行政机构,现为干驿镇界牌办事处,辖5个行政村,近30个自然村。
界牌处在干驿镇与汉川市的田二河镇之间,但与田二河近在咫尺。从界牌桥东行一公里,即可到田二河镇区。干驿与田二河两镇虽不同地区,但地域相连,民情相通,民俗相近,人文相亲。虽两镇往来频繁,但非常有趣并且明显不同之处在如,两地方言口语中仅仅只有一字之差,从这一个字里就知道你是干驿(天门)人或是田二河(汉川)人。
来测试一下:
问:冷那(您)们七(吃)饭冇有?
甲答:七饭哒(了)。
一听,甲,肯定是干驿(天门)啰边滴人。
乙答:七饭鸟(了)。
一听,乙,肯定是田二河(汉川)啰边滴人。
虽紧紧是一桥之隔,但真可谓是泾渭分明。
既然到了界牌,就不得不讲一讲天门、汉川及周边等地广为流传“干驿田二河,蚊子大似蛾”的俗语。其实这才是地地道道的以鹅传鹅。这句俗语真正要表达涵义是:“干驿田二河,文才大死我”。
干驿、田二河同是两个历史悠久的古镇,相距五六公里。在两地分界线界牌桥下,也就是我们现在站立的桥下面,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界牌河。从界牌桥向南眺望不足百米,是界牌河与牛蹄支河的交汇处,只是河水很小,几近干涸。联想到曾经是繁忙的交通水道,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正是官、商、客、渔船往来停泊补给的好码头。我若有所思凝视前方,隐隐约约似乎看到了船来船往,帆樯林立。曾经喧哗热闹的界牌码头,让我心中泛起涟漪。
相传,有一个孟状元巡视湖广荆州,官船由牛蹄支河(有一时期曾取代岳口至脉旺汉江段,经流横林口、界牌、张池口,为汉江主航道)逆水而上,行至界牌河码头停泊,船的桅杆上竖有一面“五里三状元”(出自江西吉水县)的旗帜。界牌村有个去河码头挑水的汉子,见官船横拦并紧贴在码头边,木桶下不到河里。挑水的汉子就上前好说,要官船到下边靠岸。哪知官船上的伙计傲慢地说:“你有没有看见,我们这是官船,哪有官船给小民让地方的道理,你到别处挑水去吧”。
挑水的汉子见那伙计盛气凌人,蛮不讲理,顿时火冒三丈,脑火地说:“你斯䇯鬼官船,要游玩(驶)死远咔”。
“你睁大眼睛看看,老子们是状元府的状元船”。船上的人更加肆无忌惮起来。孟状元的随从又说:“你是不认得字?还是眼瞎了?看不见船上五里三状元的旗号?”
挑水的汉子毫不示弱,愤愤地骂道:“五里三状元算个䇯鬼东东,爷们这儿一巷两尚书(陈所学、魏士前),对面一天官(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周嘉谟),座后一祭酒(国子监祭酒鲁铎),挂角有将军(东胜左尉指挥史李巡),你要再犟嘴,柯你三扁担”。
孟状元看这挑水的汉子不是个善茬,也觉得自愧不如,更是怕得罪了当地的元老大户。连忙叫随从扯下旗号,悻悻的把船撑离了码头。临行前,孟状元还叹了叹气说:“干驿田二河,文才大死我!”
后来又被添油加醋传成为:“干驿田二河,蚊子大似蛾!柯我三扁担,船要飞过河”。其表达中心意思是说干驿田二河是人才辈出的地方。
从此后,“干驿田二河,文才大死我!”的故事,在界牌及周边越传越远,超出了天门、汉川两县,几乎流传于整个江汉平原地区。再后来,人们便故意(误)传成了:“干驿田二河,蚊子大似蛾”。知其典故的一笑而过,初听到不知原尾的就误以为是说该地的蚊子非常大。其实这句俗语与蚊子没有半毛钱关系。不太恰当好比说,网络上常用“监介”取而代之“尴尬”一词一样,说的和听的会意相视一笑就懂其意。而且非常有幽默感,还活跃了场面气氛,而不是中规中矩用“尴尬”一词。说不恰当是因为“监介”没有表意。如果是一个外地人和你说起:“干驿田二河,蚊子大似蛾”并知其典故,是不是立时感觉他是一个天(门)汉(川)通,而且你对他马上就有了亲近感呢!“干驿田二河,蚊子大似蛾”用自我调侃自嘲来遮掩自吹自擂之嫌,其隐意是要告诉世人,此地是人才辈出之地。其实是用“蚊子大似蛾”来反衬掩盖不便炫耀明说“文才大死我”。要是理解为表意,那就肤浅成笑话了。
说起界牌地名,曾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刚接触到中国地图和湖北省地图。有细心的同学就在地图上找“干驿”,随便就能找到田二河、甚至界牌,最后发现根本就没有标注“干驿”。之后就有同学动用自己多方资源,找来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地图,几乎都找不到“干驿”。地图上顺菏沙公路线,6、70年代包括之前的多数版本地图依次标注的是:分水、脉旺、田二河、界牌、灌市、小板。为什么没有标注干驿,我和同学们都纳闷,干驿田二河都是一样古老的建制镇,为什么没有标注干驿。而且界牌比干驿行政级别还低一级,有界牌而没有干驿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令人匪夷所思。
在后来,才知干驿曾出了个周天官。听老人们讲,明朝周天官(周嘉谟1547年--1630年)在朝廷为官,是非常热爱关心自己家乡的。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福祸难料,不准那天自己就会身有不测,到时尽可能不要株连家乡。地图上找不到干驿是他用心给拿掉的。
周天官万历末年,齐、浙、楚三党争权,官员的任免升降,吏部不能作主。他出任吏部尚书后,用人唯才,罢斥朋党之首及奸邪者。光宗继位后,他反对郑贵妃邀封皇后。熹宗即位时,与杨涟、左光斗等迫使李选侍移宫。终因触犯魏忠贤而被诬陷,乃辞官归籍。因兼领东厂事务而得势的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周天官在天启五年(1625年)复遭魏党迫害,被削籍。崇祯元年(1628年),起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赠少保。
另还有口口相传周天官为家乡做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大事情。“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周天官非常体恤家乡民情,有一次专程回家乡招集江汉地方官员和绅士大佬们,分析水患,晓以厉害。因江汉平原当时多为沼泽低洼之地,他给家乡两个选择:一是只顾眼前,上奏朝廷拔专款修筑围垸防洪防涝,但根据地形地貌只会是劳命伤财收效甚微;二是立足长远,为子孙后代造福,再让洪水任其肆虐冲击,泛滥十年。再因势利导,疏河筑堤。淤积之后的江汉平原将成为肥沃之地。大家通过商议,最后作出艰难决定选择了后者。为有我们今天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奠定了坚实基础。周天官忧国忧民关心关爱家乡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此时此刻,站在界牌桥上心潮起伏,感概万千。船楫穿梭如织的场面早已是灰飞烟灭,有种仰天长叹之感,仿佛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抬头仰望,界牌桥东头高大龙门架上方有巨幅标语:“活力汉川,创业之都”。最上方拱形标语是:“汉川欢迎您”;两侧则是:“汉水腾龙请至银河观胜景,川原纵马姑辞古驿赴新城”。前行几步,回头仰望东面上方巨幅标语:“茶圣故里,投资热土。天门欢迎您”。凝练有内涵的标语,展示着两市各自独特的城市形象和城市魅力
界牌 界牌桥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今天下午体感温度适宜。我和两个朋友已提前约好了,我们一行三人从繁闹的干驿镇区驱车,沿武(汉)大(理)线348国道(原荷沙公路),一路东行4公里,来到一T形路口处靠边驻车。落下右边车窗,跃入眼帘的是承载着历史变迁与沧桑,具有古朴之美的牛蹄支河;公路左侧有一缓坡乡道,提前做过功课,知道左拐下坡300米即到城隍古寺和“晴滩八景”之首的直台古槐;而目视车的前方界牌村就分布在公路两侧,南侧房屋应该是倚原牛蹄支河的堤坝而建。稍作停顿后,我们商议还是先前往界牌桥。前行不足500米即可到界牌桥。公路两侧住户、门市楼房林立,鳞次栉比,是小有规模的集市。虽算不上繁华,但各类商铺门市比比皆是,充满着勃勃生机。靠公路边停车后,我们步行来到界牌桥上。桥面比公路要略宽些约有20米,桥长约30米。是天(门)汉(川)的交界处,也是原荆州地区与孝感地区的交界处,也历来是州、府间的交界处。
界牌一直是乡一级治所的行政层级存在着,由干驿所辖。曾设有乡公所、乡、公社、片、管区等行政机构,现为干驿镇界牌办事处,辖5个行政村,近30个自然村。
界牌处在干驿镇与汉川市的田二河镇之间,但与田二河近在咫尺。从界牌桥东行一公里,即可到田二河镇区。干驿与田二河两镇虽不同地区,但地域相连,民情相通,民俗相近,人文相亲。虽两镇往来频繁,但非常有趣并且明显不同之处在如,两地方言口语中仅仅只有一字之差,从这一个字里就知道你是干驿(天门)人或是田二河(汉川)人。
来测试一下:
问:冷那(您)们七(吃)饭冇有?
甲答:七饭哒(了)。
一听,甲,肯定是干驿(天门)啰边滴人。
乙答:七饭鸟(了)。
一听,乙,肯定是田二河(汉川)啰边滴人。
虽紧紧是一桥之隔,但真可谓是泾渭分明。
既然到了界牌,就不得不讲一讲天门、汉川及周边等地广为流传“干驿田二河,蚊子大似蛾”的俗语。其实这才是地地道道的以鹅传鹅。这句俗语真正要表达涵义是:“干驿田二河,文才大死我”。
干驿、田二河同是两个历史悠久的古镇,相距五六公里。在两地分界线界牌桥下,也就是我们现在站立的桥下面,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界牌河。从界牌桥向南眺望不足百米,是界牌河与牛蹄支河的交汇处,只是河水很小,几近干涸。联想到曾经是繁忙的交通水道,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正是官、商、客、渔船往来停泊补给的好码头。我若有所思凝视前方,隐隐约约似乎看到了船来船往,帆樯林立。曾经喧哗热闹的界牌码头,让我心中泛起涟漪。
相传,有一个孟状元巡视湖广荆州,官船由牛蹄支河(有一时期曾取代岳口至脉旺汉江段,经流横林口、界牌、张池口,为汉江主航道)逆水而上,行至界牌河码头停泊,船的桅杆上竖有一面“五里三状元”(出自江西吉水县)的旗帜。界牌村有个去河码头挑水的汉子,见官船横拦并紧贴在码头边,木桶下不到河里。挑水的汉子就上前好说,要官船到下边靠岸。哪知官船上的伙计傲慢地说:“你有没有看见,我们这是官船,哪有官船给小民让地方的道理,你到别处挑水去吧”。
挑水的汉子见那伙计盛气凌人,蛮不讲理,顿时火冒三丈,脑火地说:“你斯䇯鬼官船,要游玩(驶)死远咔”。
“你睁大眼睛看看,老子们是状元府的状元船”。船上的人更加肆无忌惮起来。孟状元的随从又说:“你是不认得字?还是眼瞎了?看不见船上五里三状元的旗号?”
挑水的汉子毫不示弱,愤愤地骂道:“五里三状元算个䇯鬼东东,爷们这儿一巷两尚书(陈所学、魏士前),对面一天官(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周嘉谟),座后一祭酒(国子监祭酒鲁铎),挂角有将军(东胜左尉指挥史李巡),你要再犟嘴,柯你三扁担”。
孟状元看这挑水的汉子不是个善茬,也觉得自愧不如,更是怕得罪了当地的元老大户。连忙叫随从扯下旗号,悻悻的把船撑离了码头。临行前,孟状元还叹了叹气说:“干驿田二河,文才大死我!”
后来又被添油加醋传成为:“干驿田二河,蚊子大似蛾!柯我三扁担,船要飞过河”。其表达中心意思是说干驿田二河是人才辈出的地方。
从此后,“干驿田二河,文才大死我!”的故事,在界牌及周边越传越远,超出了天门、汉川两县,几乎流传于整个江汉平原地区。再后来,人们便故意(误)传成了:“干驿田二河,蚊子大似蛾”。知其典故的一笑而过,初听到不知原尾的就误以为是说该地的蚊子非常大。其实这句俗语与蚊子没有半毛钱关系。不太恰当好比说,网络上常用“监介”取而代之“尴尬”一词一样,说的和听的会意相视一笑就懂其意。而且非常有幽默感,还活跃了场面气氛,而不是中规中矩用“尴尬”一词。说不恰当是因为“监介”没有表意。如果是一个外地人和你说起:“干驿田二河,蚊子大似蛾”并知其典故,是不是立时感觉他是一个天(门)汉(川)通,而且你对他马上就有了亲近感呢!“干驿田二河,蚊子大似蛾”用自我调侃自嘲来遮掩自吹自擂之嫌,其隐意是要告诉世人,此地是人才辈出之地。其实是用“蚊子大似蛾”来反衬掩盖不便炫耀明说“文才大死我”。要是理解为表意,那就肤浅成笑话了。
说起界牌地名,曾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刚接触到中国地图和湖北省地图。有细心的同学就在地图上找“干驿”,随便就能找到田二河、甚至界牌,最后发现根本就没有标注“干驿”。之后就有同学动用自己多方资源,找来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地图,几乎都找不到“干驿”。地图上顺菏沙公路线,6、70年代包括之前的多数版本地图依次标注的是:分水、脉旺、田二河、界牌、灌市、小板。为什么没有标注干驿,我和同学们都纳闷,干驿田二河都是一样古老的建制镇,为什么没有标注干驿。而且界牌比干驿行政级别还低一级,有界牌而没有干驿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令人匪夷所思。
在后来,才知干驿曾出了个周天官。听老人们讲,明朝周天官(周嘉谟1547年--1630年)在朝廷为官,是非常热爱关心自己家乡的。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福祸难料,不准那天自己就会身有不测,到时尽可能不要株连家乡。地图上找不到干驿是他用心给拿掉的。
周天官万历末年,齐、浙、楚三党争权,官员的任免升降,吏部不能作主。他出任吏部尚书后,用人唯才,罢斥朋党之首及奸邪者。光宗继位后,他反对郑贵妃邀封皇后。熹宗即位时,与杨涟、左光斗等迫使李选侍移宫。终因触犯魏忠贤而被诬陷,乃辞官归籍。因兼领东厂事务而得势的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周天官在天启五年(1625年)复遭魏党迫害,被削籍。崇祯元年(1628年),起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赠少保。
另还有口口相传周天官为家乡做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大事情。“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周天官非常体恤家乡民情,有一次专程回家乡招集江汉地方官员和绅士大佬们,分析水患,晓以厉害。因江汉平原当时多为沼泽低洼之地,他给家乡两个选择:一是只顾眼前,上奏朝廷拔专款修筑围垸防洪防涝,但根据地形地貌只会是劳命伤财收效甚微;二是立足长远,为子孙后代造福,再让洪水任其肆虐冲击,泛滥十年。再因势利导,疏河筑堤。淤积之后的江汉平原将成为肥沃之地。大家通过商议,最后作出艰难决定选择了后者。为有我们今天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奠定了坚实基础。周天官忧国忧民关心关爱家乡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此时此刻,站在界牌桥上心潮起伏,感概万千。船楫穿梭如织的场面早已是灰飞烟灭,有种仰天长叹之感,仿佛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抬头仰望,界牌桥东头高大龙门架上方有巨幅标语:“活力汉川,创业之都”。最上方拱形标语是:“汉川欢迎您”;两侧则是:“汉水腾龙请至银河观胜景,川原纵马姑辞古驿赴新城”。前行几步,回头仰望东面上方巨幅标语:“茶圣故里,投资热土。天门欢迎您”。凝练有内涵的标语,展示着两市各自独特的城市形象和城市魅力

在桥头宽大龙门柱子靠右内侧,有一块不高的新的交通标识牌,上面标注“左界牌桥”。不知怎的,看到这个“左”字就来气(有点情绪化了)。据了解,在界牌桥北约一公里,在建的一级荷沙公路复线即将竣工通车。顾名思义,那新建的界牌河上的桥肯定命名为“右界牌桥”啰。在老百姓心中已根深蒂固,且历史悠久的“界牌桥”名称改叫所谓的“左界牌桥”。为什么不直接命名新桥为:界牌二桥或界牌北桥,或是新界牌桥不香吗?另据了解,界牌至干驿间的社湖岭村,距界牌桥2公里的荷沙公路与立新渠路T型路口的小桥,风马牛不相及的被易花接木,命名成了“界牌桥”。实际上真正的界牌与界牌桥融为一体的古老地名现已不复存在了。好好的“界牌桥”加“左”字后,是显得更有深意了呢?还是更有内涵了呢?还是要显摆自己很斯文呢?那些地名“专家”为什么不尊重历史地名,罔顾事实,非要标新立异,画蛇添足呢?保护历史地名文化任重而道远。
作者补充于 2022-10-15
赏
1人
(含1游客)
进入过打赏厅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