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蹄河之恋
牛蹄河之恋
作者/千里之外
目录
1 引子 2 牛蹄河 3相识
4 乡恋 5 棒打鸳鸯
6 第一桶金 7 人妻
8 后遇 9 工伤 10 尾声
1 引子
老周,名强兵,1956年生人,和老伴随儿子儿媳在省城沙湖水岸某小区生活,都8年有余了。老家的耕地转包给了别人种,做惯了的人,手头根本停不下来,叫儿子联系小区管理安排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上下午各工作两小时。闲时含饴弄孙,打打蓝球唱唱歌,刷刷手机看看新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天下午,老周打扫完卫生上楼来,坐在沙发上歇息,老伴赶紧递过茶来。老周边饮茶,(哦,在下文叫他强兵吧!)随手拿起手机刷着《头条》新闻。
一条《建国30年经济增长并不慢》引起了强兵的关注。
文章大意是说:1978年之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到底怎么样?就在今年春(2023)人大政协两会之前,某官网的微博发了一则“中国GDP增长动态图”的短视频。视频上的图片显示,1980年代之前GDP增长缓慢,1980年代之后增长讯速。类似于受这种主流媒体宣传的影响,很多人误认为1980年代之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很慢,真的是这样的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在毛 泽 东 主 席时代的农民社员,不必说给国家交公粮、棉花、油料;也不必说出工修公路、铁路;就单说水利建设这项,投入亿万人力物力的重大水利工程其实都没有计算入GDP。水利建设从1949—1979年期间,国家投资和农民社员“记工分”完成的水利工程,完成的土石方总体积为3610亿立方米。这是什么概念,万里长城的工程量是2亿立方米、三峡工程不过3亿立方米,3610亿立方米等于1800条万里长城或1200座三峡工程。三峡工程的总投资是2000亿人民币。据此计算的话,毛 主 席时代仅水利建设创造的GDP每年至少要多出8万亿,而这些天文数字都没有计入所谓的那张GDP图。
一些人拿建国70年来的GDP增长曲线来嘲笑毛 主 席时代,这是纯属不讲道理啊。万丈高楼平地起,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这一点请不要忘记。没有毛 主 席时代打下的基础就没有后面的发展啊。
强兵难抑心中愤愤不平之气,自言自语道:80年代之前说GDP增长缓慢,甚至是用一条水平直线示意,这简直就是抹杀诬蔑毛 主 席时代的功绩,无视广大农民群众,还有人民子弟兵、知识青年的辛勤付出和功劳,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嘛。我就是那个年代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想当初,会战汉北河,参与南支河、中支河开挖、清淤、筑堤。还有去洪湖援助挖河筑堤,修筑枝(城)柳(州)铁路。参与沉湖军恳农场的围恳,天北长渠、天南长渠等支渠沟河的开挖清淤等等那就更不必说了。况且那时参与水利建设都是以生产队出工计工分,是以生产队为单位年终按工分收支核算。可以直白说,纯属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的义务出工承担兴修水利任务的。兴修水利,广大农民的功劳不能抹杀,更不能忘记。
说起兴修水利,强兵仍记意犹新,历历在目。最难忘的就是1978冬季,清淤疏浚牛蹄河时,在曾经的青葱岁月里,发生了一段美好而愉快,却又缠绵悱恻,让人唏嘘不已的恋情故事。
2 牛蹄河
牛蹄河亦称牛蹄支河,是横贯千年古镇——干驿镇西东的一条母亲河。牛蹄支河早在明清时期,其上段入口在汉江岳口镇陈家场附近分流汉水,经流天门市的横林、马湾、干驿、界牌,进入汉川市田二河、张池口、福星至脉旺镇复入汉江的故道。因牛蹄河入口形似牛蹄,故名牛蹄河。牛蹄河上曾也一度流光溢彩,官船私楫,商贾云集,穿梭如织。牛蹄河上,可上行襄阳,下抵汉口。虽是如此,但那时的旧中国每当汛期来临,西北部山丘地带洪水倾泻而下,时而伴随着牛蹄河的洪水泛滥,甚至溃口。加剧了牛蹄河南北两岸地势本来就低洼的沉湖、华严湖区域严重渍涝,形成了一幅“鱼行鸟窝,鸟无着落”的悲凉景象画面。老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四处乞讨,广大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直到解放后,在5,6,70年代,地方党和政府遵循毛 主 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天斗地,协同周边兄弟县市大兴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从建国初期以拦挡洪水为重点的守势,大力筑堤培垸。到水利建设中后期以涝能排和旱可灌为重点的攻势,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项目。
在牛蹄河以北的华严湖区域,开挖河道,疏通沟渠。先后完成了天门河下游改道,开挖汉北河,皂市河、东河改道,至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注入汉江;开挖疏导了天门河下游分流的南支河、中支河,使其分别流入汉川市新河口和吕家巷注于汈汊湖后入汉江。
在牛蹄河以南的百里沉湖区域,为防洪排涝对沉湖军恳农场进行开挖围恳,人工开挖了沉湖北干渠、中干渠和南干渠。接纳汉江与牛蹄河区域间的渍水,在沉湖的汉川市境内,由两路分泄。一路由万福闸入汉江;一路由共济闸经竹筒河泄入汈汊湖后入汉江。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河网排水体系,在排涝、降渍,灌溉农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牛蹄河南北两湖区域排涝水系的形成,政府水利部门因势利导,将牛蹄河故道入口处淤塞梗阻的上段废弃。利用从横林镇谢家滩至干驿镇界牌尾水闸段,长51.3公里的牛蹄支河故道,疏导而成了天南长渠的下段干渠。与人工平地开挖的,已兴建的天南长渠上段,即多宝镇罗汉寺汉江引水闸至横林镇段的天南长渠西段干渠水系相连接,形成了总长102.3公里的具备灌溉功能的天南总长渠。至此,牛蹄河两岸的沉湖与华严湖区域,由解放前的泽国之地,最终改造成为旱可灌、涝可排,确保成为了旱涝保收,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作者/千里之外
目录
1 引子 2 牛蹄河 3相识
4 乡恋 5 棒打鸳鸯
6 第一桶金 7 人妻
8 后遇 9 工伤 10 尾声
1 引子
老周,名强兵,1956年生人,和老伴随儿子儿媳在省城沙湖水岸某小区生活,都8年有余了。老家的耕地转包给了别人种,做惯了的人,手头根本停不下来,叫儿子联系小区管理安排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上下午各工作两小时。闲时含饴弄孙,打打蓝球唱唱歌,刷刷手机看看新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天下午,老周打扫完卫生上楼来,坐在沙发上歇息,老伴赶紧递过茶来。老周边饮茶,(哦,在下文叫他强兵吧!)随手拿起手机刷着《头条》新闻。
一条《建国30年经济增长并不慢》引起了强兵的关注。
文章大意是说:1978年之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到底怎么样?就在今年春(2023)人大政协两会之前,某官网的微博发了一则“中国GDP增长动态图”的短视频。视频上的图片显示,1980年代之前GDP增长缓慢,1980年代之后增长讯速。类似于受这种主流媒体宣传的影响,很多人误认为1980年代之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很慢,真的是这样的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在毛 泽 东 主 席时代的农民社员,不必说给国家交公粮、棉花、油料;也不必说出工修公路、铁路;就单说水利建设这项,投入亿万人力物力的重大水利工程其实都没有计算入GDP。水利建设从1949—1979年期间,国家投资和农民社员“记工分”完成的水利工程,完成的土石方总体积为3610亿立方米。这是什么概念,万里长城的工程量是2亿立方米、三峡工程不过3亿立方米,3610亿立方米等于1800条万里长城或1200座三峡工程。三峡工程的总投资是2000亿人民币。据此计算的话,毛 主 席时代仅水利建设创造的GDP每年至少要多出8万亿,而这些天文数字都没有计入所谓的那张GDP图。
一些人拿建国70年来的GDP增长曲线来嘲笑毛 主 席时代,这是纯属不讲道理啊。万丈高楼平地起,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这一点请不要忘记。没有毛 主 席时代打下的基础就没有后面的发展啊。
强兵难抑心中愤愤不平之气,自言自语道:80年代之前说GDP增长缓慢,甚至是用一条水平直线示意,这简直就是抹杀诬蔑毛 主 席时代的功绩,无视广大农民群众,还有人民子弟兵、知识青年的辛勤付出和功劳,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嘛。我就是那个年代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想当初,会战汉北河,参与南支河、中支河开挖、清淤、筑堤。还有去洪湖援助挖河筑堤,修筑枝(城)柳(州)铁路。参与沉湖军恳农场的围恳,天北长渠、天南长渠等支渠沟河的开挖清淤等等那就更不必说了。况且那时参与水利建设都是以生产队出工计工分,是以生产队为单位年终按工分收支核算。可以直白说,纯属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的义务出工承担兴修水利任务的。兴修水利,广大农民的功劳不能抹杀,更不能忘记。
说起兴修水利,强兵仍记意犹新,历历在目。最难忘的就是1978冬季,清淤疏浚牛蹄河时,在曾经的青葱岁月里,发生了一段美好而愉快,却又缠绵悱恻,让人唏嘘不已的恋情故事。
2 牛蹄河
牛蹄河亦称牛蹄支河,是横贯千年古镇——干驿镇西东的一条母亲河。牛蹄支河早在明清时期,其上段入口在汉江岳口镇陈家场附近分流汉水,经流天门市的横林、马湾、干驿、界牌,进入汉川市田二河、张池口、福星至脉旺镇复入汉江的故道。因牛蹄河入口形似牛蹄,故名牛蹄河。牛蹄河上曾也一度流光溢彩,官船私楫,商贾云集,穿梭如织。牛蹄河上,可上行襄阳,下抵汉口。虽是如此,但那时的旧中国每当汛期来临,西北部山丘地带洪水倾泻而下,时而伴随着牛蹄河的洪水泛滥,甚至溃口。加剧了牛蹄河南北两岸地势本来就低洼的沉湖、华严湖区域严重渍涝,形成了一幅“鱼行鸟窝,鸟无着落”的悲凉景象画面。老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四处乞讨,广大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直到解放后,在5,6,70年代,地方党和政府遵循毛 主 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天斗地,协同周边兄弟县市大兴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从建国初期以拦挡洪水为重点的守势,大力筑堤培垸。到水利建设中后期以涝能排和旱可灌为重点的攻势,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项目。
在牛蹄河以北的华严湖区域,开挖河道,疏通沟渠。先后完成了天门河下游改道,开挖汉北河,皂市河、东河改道,至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注入汉江;开挖疏导了天门河下游分流的南支河、中支河,使其分别流入汉川市新河口和吕家巷注于汈汊湖后入汉江。
在牛蹄河以南的百里沉湖区域,为防洪排涝对沉湖军恳农场进行开挖围恳,人工开挖了沉湖北干渠、中干渠和南干渠。接纳汉江与牛蹄河区域间的渍水,在沉湖的汉川市境内,由两路分泄。一路由万福闸入汉江;一路由共济闸经竹筒河泄入汈汊湖后入汉江。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河网排水体系,在排涝、降渍,灌溉农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牛蹄河南北两湖区域排涝水系的形成,政府水利部门因势利导,将牛蹄河故道入口处淤塞梗阻的上段废弃。利用从横林镇谢家滩至干驿镇界牌尾水闸段,长51.3公里的牛蹄支河故道,疏导而成了天南长渠的下段干渠。与人工平地开挖的,已兴建的天南长渠上段,即多宝镇罗汉寺汉江引水闸至横林镇段的天南长渠西段干渠水系相连接,形成了总长102.3公里的具备灌溉功能的天南总长渠。至此,牛蹄河两岸的沉湖与华严湖区域,由解放前的泽国之地,最终改造成为旱可灌、涝可排,确保成为了旱涝保收,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3 相识
为确保天南总长渠灌溉农田发挥最大效益,政府水利部门于1978冬季,对天南总长渠下段,即横林镇谢家滩至干驿镇界牌尾水闸段,长51.3公里的牛蹄河故道,进行大规模清淤疏浚治理。
强兵所在的王岭大队第5生产队,座落在蜿蜒曲折的牛蹄河畔北岸,几乎平行于牛蹄河的省道荷沙公路穿村而过,塆子与牛蹄河相距不足500米,向西距干驿镇区2公里。
强兵生产队划分到的牛蹄河清淤工程的段面任务,就在牛蹄河下游距塆子不足1公里的位置。因距离很近,所以生产队无需做什么前期准备,于划分到清淤段面任务的次日,生产队长派众多劳动力轻装上阵到了工地。作息时间与平常生产队出工一样,中午往返于家中吃饭。这次的水利工程任务,历来也算是离家最近,工程难度不大的水利工程任务了。
临近傍晚,强兵和大伙儿挑着空菀箕,手拿铁锹从牛蹄河工地往家走。刚走到家门口,就听见堂屋里一帮女青年叽叽喳喳的声音,一脚踏进堂屋,见多个女孩子正忙着在靠近堂屋西侧用稻草打底开设地铺。清脆柔嫩的欢笑声似乎能余音绕梁。她们个个留着黝黑粗长的辫子,穿着朴素洁净,个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气息。“你是民兵排长——周强兵吧!是队长安排我们6姐妹住你们家的。” 说话的女青年大约十八九岁年纪,上身穿一棉质花格红色春装,脑后露着黝黑的辫子齐肩,下身穿一条蓝色棉质裤子,脚穿一双崭新的墨绿色灯芯绒松紧布鞋,高挑的周身展现出那个特定年代的优美身线;微黑透红的鹅蛋脸稍显腼腆的微笑着,柳叶眉下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不停的打量着强兵,略带羞涩的说:“我叫郭巧英,我们是干驿上头(往西称上头,往东称下头),牛蹄河南岸郭曾大队的。” 强兵和颜悦色说:“哦,欢迎,欢迎你们,你们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帮助,尽管找我。” 女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好的,谢谢,谢谢周排长!” 强兵接着走出堂屋后门,放下劳动工具在天井。见大嫂正在厨房烧火做饭,3岁小侄女媛媛扯着大嫂衣角撒娇,见强兵过来,媛媛迎面伸出双手嗲声嗲气说:“爷爷(叔叔)抱,抱抱!” 大嫂忙说:“强兵,你先去挑两担水吧,她们女孩子们用水多的。” 强兵挑着一担大木水桶到塆子南池塘去挑水了。
大嫂牵着媛媛的手来到堂屋,大嫂热情的对正在整理地铺的巧英说:“巧英吖,两个茶瓶是烧的开水,你们可以喝的。大锅里烧的是热水,你们可到西边后房去洗。我和媛媛、她爸住西边前房。强兵和他两侄儿在东房住,你们姐妹有什么事儿要帮忙,尽管说。” 巧英感激的对大嫂说:“大嫂,太谢谢你了。其实不必麻烦你的,我们的伙房开水、热水都有的,就在你西边隔着三户人家呢!” 大嫂说:“我知道,女孩子出门在外多有不便,我只是给你们烧了点热水,也不麻烦。我曾也和你们一样出门上河挑过堤,知道出门的难处。只是后来强兵能上工地了,我才不用去了。” 巧英好奇的问:“那大哥怎么不去?” 大嫂忙解释说:“哦,我忘了介绍你大哥,你大哥是接他父亲的班,在大队小学教五年级语文,有时晚上要批改学生作业尤其是作文,还要做第二天的备课,忙到深夜他就住校不回来。我做熟饭了,我们先去吃饭了。一会儿你们自己去舀热水吧。”
强兵、大嫂一家吃完晚饭。两侄儿大的10岁,小的8岁,写完家庭作业后,出去和小伙伴玩捉迷藏去了。两个侄儿,大嫂有时也分咐他们兄弟俩,在放学回家后,得去生产队田边地头铲一篮子猪草回来喂猪,必须完成。这也是塆子很多家庭的孩子经常要做的家务劳动。大侄儿多会照例完成;小侄儿生性爱贪玩些,有一次完成了一篮子猪草走在回家的路上,被生产队长检查发现篮子里面埋的全是红花籽草(紫云英)。生产队长不仅没收了猪草,还当全生产队通报,扣除大嫂当天2分工,责令记工员只给大嫂当天记工7分。
大嫂收拾完厨房的锅碗瓢盆,哄媛媛睡觉后,在夜深人静时会做一些针线活儿;强兵背着63式半自动步枪出门了,去联防巡逻执勤任务。有时候是大队统一组织安排协同联防,一般情况就是强兵组织本生产队民兵在本区域巡逻,防火、防特、防盗,确保一方平安。
第二天清晨,强兵,巧英姐妹们都各自吃完早饭,准备着上工地了。大嫂把媛媛送到房前邻居也就是强兵的大伯家,大伯早不在了,大妈因年事已高好些年都不出工了。媛媛就托付给强兵大妈照看着,等放工了再接回家来。大嫂回来见巧英她们就要去工地,嘱咐巧英说:“你们放工后,大门钥匙就在大门背后的门闩上挂着,谁先回来谁先开门。” 巧英似乎感动起来,这是没把我们当外人啊,忙说:“大嫂,我们知道了。”
其实,那个时候,谁家大门锁着,多是将大门环相连或是用长吊扣相连而锁,让大门中间有两拳头的缝隙,便于母鸡进出屋里在鸡窝下蛋。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大门钥匙都明知道是挂在门闩上的,但家中什物都不会有什么丢失的。那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并非是一种奢望,这正是当时社会治安良好的写照。
随着冬季天气的寒冷,每当夜幕降临,强兵家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温暖祥和热闹的气氛。媛媛蹦蹦跳跳,天真烂漫,童言无忌,成了劳累一天的巧英这帮女青年的开心果。她们还特意从代销店买来糖果、小点心,逗媛媛高兴。媛媛也嘴甜,一口一个“娘娘”的叫着。时不时的来一句含混不清的话语,惹得大家开怀大笑,全然忘了出工一天的辛苦和疲劳。
为确保天南总长渠灌溉农田发挥最大效益,政府水利部门于1978冬季,对天南总长渠下段,即横林镇谢家滩至干驿镇界牌尾水闸段,长51.3公里的牛蹄河故道,进行大规模清淤疏浚治理。
强兵所在的王岭大队第5生产队,座落在蜿蜒曲折的牛蹄河畔北岸,几乎平行于牛蹄河的省道荷沙公路穿村而过,塆子与牛蹄河相距不足500米,向西距干驿镇区2公里。
强兵生产队划分到的牛蹄河清淤工程的段面任务,就在牛蹄河下游距塆子不足1公里的位置。因距离很近,所以生产队无需做什么前期准备,于划分到清淤段面任务的次日,生产队长派众多劳动力轻装上阵到了工地。作息时间与平常生产队出工一样,中午往返于家中吃饭。这次的水利工程任务,历来也算是离家最近,工程难度不大的水利工程任务了。
临近傍晚,强兵和大伙儿挑着空菀箕,手拿铁锹从牛蹄河工地往家走。刚走到家门口,就听见堂屋里一帮女青年叽叽喳喳的声音,一脚踏进堂屋,见多个女孩子正忙着在靠近堂屋西侧用稻草打底开设地铺。清脆柔嫩的欢笑声似乎能余音绕梁。她们个个留着黝黑粗长的辫子,穿着朴素洁净,个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气息。“你是民兵排长——周强兵吧!是队长安排我们6姐妹住你们家的。” 说话的女青年大约十八九岁年纪,上身穿一棉质花格红色春装,脑后露着黝黑的辫子齐肩,下身穿一条蓝色棉质裤子,脚穿一双崭新的墨绿色灯芯绒松紧布鞋,高挑的周身展现出那个特定年代的优美身线;微黑透红的鹅蛋脸稍显腼腆的微笑着,柳叶眉下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不停的打量着强兵,略带羞涩的说:“我叫郭巧英,我们是干驿上头(往西称上头,往东称下头),牛蹄河南岸郭曾大队的。” 强兵和颜悦色说:“哦,欢迎,欢迎你们,你们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帮助,尽管找我。” 女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好的,谢谢,谢谢周排长!” 强兵接着走出堂屋后门,放下劳动工具在天井。见大嫂正在厨房烧火做饭,3岁小侄女媛媛扯着大嫂衣角撒娇,见强兵过来,媛媛迎面伸出双手嗲声嗲气说:“爷爷(叔叔)抱,抱抱!” 大嫂忙说:“强兵,你先去挑两担水吧,她们女孩子们用水多的。” 强兵挑着一担大木水桶到塆子南池塘去挑水了。
大嫂牵着媛媛的手来到堂屋,大嫂热情的对正在整理地铺的巧英说:“巧英吖,两个茶瓶是烧的开水,你们可以喝的。大锅里烧的是热水,你们可到西边后房去洗。我和媛媛、她爸住西边前房。强兵和他两侄儿在东房住,你们姐妹有什么事儿要帮忙,尽管说。” 巧英感激的对大嫂说:“大嫂,太谢谢你了。其实不必麻烦你的,我们的伙房开水、热水都有的,就在你西边隔着三户人家呢!” 大嫂说:“我知道,女孩子出门在外多有不便,我只是给你们烧了点热水,也不麻烦。我曾也和你们一样出门上河挑过堤,知道出门的难处。只是后来强兵能上工地了,我才不用去了。” 巧英好奇的问:“那大哥怎么不去?” 大嫂忙解释说:“哦,我忘了介绍你大哥,你大哥是接他父亲的班,在大队小学教五年级语文,有时晚上要批改学生作业尤其是作文,还要做第二天的备课,忙到深夜他就住校不回来。我做熟饭了,我们先去吃饭了。一会儿你们自己去舀热水吧。”
强兵、大嫂一家吃完晚饭。两侄儿大的10岁,小的8岁,写完家庭作业后,出去和小伙伴玩捉迷藏去了。两个侄儿,大嫂有时也分咐他们兄弟俩,在放学回家后,得去生产队田边地头铲一篮子猪草回来喂猪,必须完成。这也是塆子很多家庭的孩子经常要做的家务劳动。大侄儿多会照例完成;小侄儿生性爱贪玩些,有一次完成了一篮子猪草走在回家的路上,被生产队长检查发现篮子里面埋的全是红花籽草(紫云英)。生产队长不仅没收了猪草,还当全生产队通报,扣除大嫂当天2分工,责令记工员只给大嫂当天记工7分。
大嫂收拾完厨房的锅碗瓢盆,哄媛媛睡觉后,在夜深人静时会做一些针线活儿;强兵背着63式半自动步枪出门了,去联防巡逻执勤任务。有时候是大队统一组织安排协同联防,一般情况就是强兵组织本生产队民兵在本区域巡逻,防火、防特、防盗,确保一方平安。
第二天清晨,强兵,巧英姐妹们都各自吃完早饭,准备着上工地了。大嫂把媛媛送到房前邻居也就是强兵的大伯家,大伯早不在了,大妈因年事已高好些年都不出工了。媛媛就托付给强兵大妈照看着,等放工了再接回家来。大嫂回来见巧英她们就要去工地,嘱咐巧英说:“你们放工后,大门钥匙就在大门背后的门闩上挂着,谁先回来谁先开门。” 巧英似乎感动起来,这是没把我们当外人啊,忙说:“大嫂,我们知道了。”
其实,那个时候,谁家大门锁着,多是将大门环相连或是用长吊扣相连而锁,让大门中间有两拳头的缝隙,便于母鸡进出屋里在鸡窝下蛋。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大门钥匙都明知道是挂在门闩上的,但家中什物都不会有什么丢失的。那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并非是一种奢望,这正是当时社会治安良好的写照。
随着冬季天气的寒冷,每当夜幕降临,强兵家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温暖祥和热闹的气氛。媛媛蹦蹦跳跳,天真烂漫,童言无忌,成了劳累一天的巧英这帮女青年的开心果。她们还特意从代销店买来糖果、小点心,逗媛媛高兴。媛媛也嘴甜,一口一个“娘娘”的叫着。时不时的来一句含混不清的话语,惹得大家开怀大笑,全然忘了出工一天的辛苦和疲劳。

作者补充于 2023-12-17
强兵多才多艺,不但革命歌曲唱的不错,而且忠字舞也跳得非常好。尤其是以《大海航行靠舵手》、《北京的金山上》等激情似火的时代红歌,跳着听着看着,会让人心潮澎湃,兴奋不已。强兵还拉得一手好二胡,尤其是拉奏名曲《赛马》那是非常好听。因为乐曲本身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强兵娴熟的二胡弓法,将旋律的流畅、音色的饱满发挥到极致,把气宇轩昂的赛手与奔腾嘶鸣的骏马表现得惟妙惟肖。演奏的非常悦耳动听,展现出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盛况场面。巧英这帮女孩子们听着听着,情不自禁地跟随着旋律轻轻的低唱,陶醉在其中。(3 相识a 待续)
强兵,从初中毕业后,因要生产队提名,大队推荐才能上高中。当时因推荐的名额较多,错失了上高中的机会,只得回家务农。1974年到1976年,“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时期, 强兵参加了生产队成立的小靳庄文艺宣传队,学唱革命样板戏。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文艺宣传队就组织排练,在生产队禾场演出,下雨天在生产队队屋仓库演出。有时大队组织各生产队小靳庄文艺宣传队在大队礼堂参加会演。强兵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后被选调进入大队文艺宣传队,参加排练演出。这期间强兵两次征兵中体检合格,也因名额有限,加之是大队文艺宣传队骨干成员,未能征召入伍。强兵在宣传队凭借自己的爱好和努力,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表演演唱技能。
强兵在家里喜欢随时的哼唱,无论是唱革命现代京剧或是革命歌曲时,偶尔会发现巧英,还有其他女孩子听着他的歌声望着他,无声地笑。当强兵目光扫视着巧英,微笑着继续唱,巧英也时不时偷偷地看他,他也不时地侧过头望她一眼,跟她的视线相遇,两人就会心地一笑。巧英的鹅蛋脸一下子泛红,心里觉得很温暖。
牛蹄河清淤疏浚工程一天天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巧英这帮女孩子们和强兵一家人很快就熟络起来。巧英看得出大嫂一天到晚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很是辛苦,有时会主动帮大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大嫂感激巧英说:“巧英人长的好,心眼也好。” 巧英只是淡淡的莞尔一笑。渐渐的巧英在晚上也会主动帮大嫂做针线活,纳鞋底。大嫂见巧英做得一手好针线活,鞋底纳得不仅快,而且还纳得密、紧、实。索性把柳簸箕里的鞋帮鞋底都找出来给巧英,又把索线、顶针、鞋锥都找出来给她。放心而欣慰的说:“真是沾你光,让我轻松了很多。你看我们这一大家子的布鞋都是我自己做,真是忙不过来,包括强兵的,还有媛媛的猫猫鞋。” 巧英爱怜的对大嫂说:“大嫂,你操持这个家,确实很辛苦,真的很不容易哟。”
牛蹄河清淤疏浚工程已进行了半月,强兵生产队因参与的人员多,已浚工且验收完了。强兵忙着参加冬季民兵训练演习。巧英生产队的水利工程也接近了尾声。巧英对大嫂说:“大嫂,我们的工地马上就完工了,我们就要回去了。大嫂要是信得过我,我把未做完的鞋带回家去,等在家里做完了,给你送回来,你看这样行吗?” 大嫂乐呵呵滴说:“瞧你这女伢说滴,那只好辛苦你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呢!”
巧英一行男女劳力近30人,完成牛蹄河清淤疏浚工程后回家去了,已过去了半月。只有媛媛不时提起“娘娘,娘娘”,大嫂忙着收拾刚吃完晚饭的厨房,哄着对媛媛说:“娘娘干完活回到她自己的家去了,找她的妈妈去了。过几天娘娘会来看媛媛的,给媛媛买糖吃的。” 说曹操曹操就到,只听到清脆甜润的声音从堂屋后门口传过来:“大嫂,媛——媛!” 大嫂忙着洗涮碗筷,急忙转身高兴的说:“媛媛,你看娘娘来了。” 媛媛愣了一下,才缓过神来,认出了巧英,急忙张开双臂赴向巧英,口里喃喃喊到:“娘娘,娘——娘!” 巧英放下手里的袋子,热情的迫不及待抱起媛媛问道:“想娘娘不!” 媛媛亲了一口巧英的鹅蛋脸说:“想!” 巧英亲昵的说:“哪儿想娘娘?” 媛媛用柔嫩的小手使劲拍着自己的肚子说:“这——想!” 大嫂和巧英呵呵的笑了。巧英接着放下媛媛,从袋子抓糖给媛媛。巧英对大嫂说:“大嫂,鞋子我做完了,不知你满意不满意,也顺便买了点媛媛爱吃的糖果。还有——还有……” 巧英立时脸颊发红腼腆的说:“就是给强兵纳了两双鞋垫,一会你给他吧!” 大嫂看着巧英难为情的样子,微笑着对巧英说:“难得你有心,一会儿还是你给他吧!” 大嫂解下腰间的围裙揩着手说:“我们到前面去吧。” 进了堂屋,大嫂招呼:“强——兵——巧英来了。” 强兵立刻从房间出来看见巧英微笑着说:“巧英来了!” 大嫂示意强兵说:“你们聊吧!” 就牵着媛媛的手进了自己的房间。巧英目视着强兵不好意思说:“我顺便给你绣了两双鞋垫,不知你喜欢不?” 接着从袋子里拿出两双鞋垫递给强兵,强兵接过鞋垫说:“真是辛苦你了,那就多谢了!” 巧英接着说:“这是我帮大嫂做的鞋,我去给大嫂。” 巧英转身走进了大嫂房间,和大嫂交流着做鞋、绣花的话题。强兵拿着巧英送给自己的鞋垫,放在床上展开欣赏,都是用红黄蓝等颜色相兼的花线精心绣出的图案,施针匀细,设色丰富。一双鞋垫中间分别绣有三个大字“亚克西”,另一双鞋垫绣的是“鸳鸯戏水”图案。强兵细看这两双鞋垫,构图紧密,针法整齐,线条流畅,雅致超然,质感满满好是喜欢。古人说:女红之巧,十指春风,迥不可及。强兵突感心潮澎湃,幸福来的是如此突然,莫非,莫非巧英她……强兵不敢再往下想。
巧英和大嫂交流一番后,说自己有的是闲时间,愿意继续帮大嫂分担一点针线活儿,等回去做完了再送回来。大嫂很是过意不去的说:“我怕是占了你的时间端误了你们家里的事。” 巧英诚恳的说:“大嫂你放心,我们家5口人,我爸妈,我姊妹们三个,就弟弟在上学,我和妹妹都是初中毕业就上工了,妹妹的针线活也很好,都是我妈妈手把手教的。看你一大家人口就指望着你做针线活。” 大嫂苦苦的笑着说:“你说的也是,那就多有劳你了!” 巧英直爽微微一笑着说:“大嫂还客气。那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 大嫂担心的说:“那我叫强兵送你回去吧,你一个女孩子走夜路我也不放心啊!”
顺着荷沙公路,天色渐黑,冬意渐浓,寒意渐深,偶尔会有汽车灯光闪烁呼㴋而过。强兵拿着手电筒在巧英的左后侧方向照着往前走,看着巧英身形婀娜多姿,丰韵娉婷的背影,绽放着芬芳的气息,不免有些怦然心动。很快强兵心情平静下来,问了巧英在生产队上工的一些事情,自己也说了在生产队上工和民兵训练工作的一些与情感毫不沾边的事情。
强兵内心还是很清楚的,虽算出生在书香门第世家,自己确是命运多舛,3岁丧母,婆婆(奶奶)带他到12岁离世了,15岁时父亲疾患离他而去。3年前,爹爹(祖父)托媒人在大哥大嫂的张罗下,举债花钱与沉湖北河心口塆的小自己3岁的姑娘定了亲,随之爹爹安祥而去。现在虽说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但强兵家近这几年父亲,爹爹(祖父)相继去逝,又增添了小侄女,花钱如流水,家庭经济入不敷出。政府的政策又提倡鼓励年青人晚婚晚育,又说按乡村规划明年要实行新农村改造。面临这样的实际情况,媒婆曾和强兵提过结婚的事儿,被强兵一口回绝了。强兵也觉察到巧英有意在接近自己,但强兵只有做到与她保持一定距离为好。一路上巧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强兵闲聊着,心里虽然没底,但内心还是充满了喜悦。
在穿行干驿镇街,强兵对干驿镇的历史文化知道得真多。当经过皇殿、天喜楼、晴滩等地方,他都能讲出个子丑寅卯即背后的故事来。就在经过晴滩时,强兵对巧英说,其实晴滩与干驿镇镇名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干驿在上古时期,曾经是烟波浩渺的云梦泽北的一块水滩地。经常有渔民在晴朗天气到此晒风炊烟,久而久之,这块无名滩涂被人们依其自然特征和作用,被人们称为晴滩。相传到了商代,这里成为汉水北边的一块不被水淹的干河滩,引来一些过往船只停泊过夜,进行商品交换。于是,人们以其地理地貌特征,又称之为干滩。随着参与商品交换人数的增多,干驿这个地方便逐渐形成了一个集市。到唐宋时期,干驿镇这个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集镇,到明代建成为驿站,所以这个地方又叫“干镇驿”,也叫“干滩驿”,干驿的简称就是这样来的。(3 相识 待续)
赏
1人
(含1游客)
进入过打赏厅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