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竟陵古城

01-26 14:41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5388   回复 3
天门城区的美食街、陆羽广场与体育场一带,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是人们俗称的古城堤所在地。新建的街道名叫“古城堤街”,原古城堤与街道一样,都是东西方向,现街道东西两端则分别是鸿渐路与西寺路。
直觉告诉我,这段土堤并非大自然的产物,它初始的名字也不会叫古城堤。一个“古”字,说明它诞生于某个遥远的历史时期。
竟陵地区的东湖、西湖、北湖,以及消失了的南湖,除人们熟知的南湖大市场和周边几排居民房屋外,人民路南的天门大酒店、天门电影院、原露天电影院等,历史上也属南湖范围。这些湖泊皆因取其土筑县河堤、西湖堤、东湖堤(又称丁字堤,与县河堤垂直),以及修古城堤而形成,具体形成年代已湮没无考。
县河堤现在叫竟陵路,许多年长的老人见到过另外三段堤的部分残堤。1974年读初中的我,参加过相关工程,即取西湖堤土(现啤酒厂、文化宫一带)填西湖和南湖,建如今的人民路,孝子里至汉北桥下的道路。古时取土筑堤而成湖,如今反过来挖堤填湖修路,历史的轮回耐人寻味。
年幼时,古城堤对我而言,遥远而神秘。记得某个仲夏的晚上,哥哥与邻家几个人相约去古堤捉萤火虫。听他们讲,那里的萤火虫多,想跟着去,却被恐吓式地拒绝了。后来得到了他们的战利品:小玻璃瓶装的萤火虫。看着瓶内萤火虫一闪一闪发着绿光,此起彼伏,不是自己捉的,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第一次看古城堤是1971年春节,我去给家家婆(外婆)拜年,有个十岁的表弟也来拜年。家家婆给了每人伍毛钱的压岁钱,约我们两人明天去古城堤给家家爹(外公)上坟,并许诺早上在城北粉馆吃糊汤粉和油条过早。如此好事,我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在鸿渐路(城内长街)距四牌路(中横路)十多米远的“国营城北粉馆”吃过早餐,我们随七十多岁的小脚家家婆一路向北。出北门桥,穿照墙街,绕北关小学,七拐八弯向偏西北方向行走。不久,一道高大的古堤呈现在眼前。走近后发现,真象哥哥们戏称的陀螺湾,一个个大大小小陀螺样的坟茔散布在堤坡上,野草葳蕤,树木葱郁。
1969年开始殡葬改革,死者火化,古城堤就再没添新坟了。破“四旧”运动轰轰烈烈,上坟也属迷信范畴。春节单位和街道组织开门红,送肥到农村、斗私批修等。我们去上坟,只能带上挖土的工具。家家婆在一棵树下找到了家家爹的坟,除杂草添新土,家家婆坐在坟前边哭边说,时不时用手拍打新添的土。我们要去堤上看看,家家婆嘱咐不要跑远了。顶部好宽大啊!上面的坟少,一座南北方向鹅蛋形的水泥坟格外显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红军坟吗?古城堤的高大和坟多树多的印象留在了记忆里。古城堤的某一段在七十年代是机械民兵的打靶场,我后来曾去那捡过枪弹壳,和玩伴们捉萤火虫,没象第一次那样认真观察了。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迈进了二十世纪。去年我写《天门四十八牌坊》时,资料上记载的天门牌坊主要是明朝立的,大多数在主街上。要介绍古竟陵概况,有一张古城布局示意图最直观。感谢实验小学的朱金林老师,他根据老县志记载,详细精准地手绘了明清时期竟陵地区图,为拙作添光增色。
朱老师图上画的古城堤又一次搅动了我的思绪。
护城堤是城的守护者。那么,它守护的城在南还是在北?从现在的地理形势看,北面是北环路,天门剧院、人民政府等单位,这些地方在八十年代以前是农田,再往北也是农田。如果说古城在古城堤的北面,那这。就是护城的南堤了,东堤、西堤、北堤呢?怎么没留下点建筑遗物与传说,或者民间流传的典故?如果城在南面,则有至今存世的唐文学泉三眼井、唐代刘梓炼丹处的丹台古井、古雁桥等遗迹。
天门人说的竟陵古城,一般指明正德九年(1514年)始筑的砖城,东临东湖,西临西湖,南墙在现元春街(南横路)往南约30米处,北临泮池,原天门县人民政府大院北墙院处,还留存有残缺古城墙150米。城高7米,总周长2283米,雉堞985个,设东、西、南、北四门,城门上有城楼,为清代所修,毁于日军之手。此城一直保存到了1952年。
有人根据老方志记载的“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将县城向南迁”的依据,判断古城堤北面是元代天门古城遗址处。明朝以前的天门古城真在古城堤北面吗?为求证此说,我对古城堤北5里范围内的地区进行了实地踏访调查,走访老人,寻找蛛丝马迹。很遗憾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实物与传闻。
天门唐、宋、元的古城究竟在哪?能否在存世的历史资料中寻觅到踪影?
唐朝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复州,竟陵”。复州管辖的地方现分属天门、仙桃、潜江、京山等地,天门则是复州都城。天门老文化馆长范齐家在所著《茶圣故里话古今》中写道:“到了唐贞观初年,由封疆大臣、鄂国公尉迟敬德(尉迟公)重建,古城旧貌变新颜。民国年间,古城址的东门外尚存古碑一块,上镌〈尉迟公重建〉五字”。明朝鲁储、童承叙撰修之嘉靖版《沔阳志》载:“高堤,即复州故城今以为堤”。复州、竟陵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后周时期,以后唐、宋、元都有过这称呼。以上资料说明,天门在唐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就有一个比较发达和繁华的城镇。
再看朱老师画的图,忽然想到,如在图的西湖西边补上西湖堤,东湖东边补上东湖堤。这样,由东湖堤、县河堤、西湖堤、古城堤守护的,就是我们寻找的唐、宋、元古城啊。有着一千多年灿烂文化历史的竟陵城。除前面讲过的三处文物,还有毁于侵华曰军之手的千年学宫和周围的古建筑群(竞陵华府处)、香火旺盛的龙盖寺(石油公司处)、乾明寺(人民医院处)等古迹。更早消失的有:南潭寺(存有路名南潭巷)、南湖书院、梦野台书院等。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尚可见部分遗迹的东关庙、南关庙、西关庙、北关庙。
明朝为什么要在老城中建一座新的小城?为什么有南迁之说?把时间往前推至十三世纪,当时的史实或可作出回答。
在元末风起云涌的农民暴.动中,两支最大的农民军陈友谅部与朱元璋部,为争夺天下展开生死决战。史称“鄱阳湖之战”,陈友谅战死,其部一败凃地,朱部乘胜追击,陈友谅儿子在武昌投降,朱部又杀入了陈的老巢沔阳州,肆无忌惮虐杀陈的乡人。
1998年整理族谱时,第一次遇见了县河南岸的几户郑氏人家,他们并不认同流传的郑氏“锅八块”的说法。原来他们祖上姓陈,在元末明初,为免遭杀戮,改姓郑了,并对后人留下了“生郑死陈”的话,其意为活着可姓郑,死后回归祖姓陈。
年年战争民不聊生,朱部的残酷无情使沔阳州人口锐减,明朝之初人囗持续减少,才有了"江西填湖广",湖北人称江西人为"老俵"的习俗。面对实情,为方便管制,在老城区中心用三年,新建了一座东西长大约600米,南北长大约530米的土堤城(后改为砖城),新县衙坐落在新城的北门西边。
城内建城后,原来的护城堤东湖堤、西湖堤、古城堤(高堤)开始荒废。岁月在向前走,它们在逐渐消失,古城堤作为坟场存世时间最长。县河堤作为河防堤没有受到冷落,继续受到人们的呵护。竟陵路龙潭湾往西竹器商行下是一段几十长的墙面,民间俗称"砌坡"。
居住在附近的梁先生介绍,他听老辈人讲:某年县河洪水冲破该段堤坝,两商户捐款修复,一直用到了现在。民众在堤北坡立功德碑一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还在。随着县河水运逐步发达,县河堤变成了街,两边建立了商户。自清乾隆年间开始,鸿渐关及周边成为天门商业中心,跨越两个世纪,长达一百多年。
比北京故宫早几十年的天门明朝县衙,未能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保留下来,只有路名“衙门路”告诉人们,路的北端是明,清两朝县衙所在地。
还没有人进入打赏大厅,快来打赏吧
  • 回复3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39

01-26 15:39

粉丝 12

01-27 12:24

粉丝 485

01-27 13:32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