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13新增立交桥工程环评征求意见公示

昨天 21:35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743   回复 0
        S213东环线新增立交桥工程线位维持S213东环线既定线路走向,包括S213东环线与S345、汇侨大道、G348交叉处三座立交桥,对应S213东环线桩号范围为:K11+600~K14+380和K15+140~K16+850,总里程4.49km。 
       本项目立体交叉工程按一般互通式菱形标准建设,包括主线桥及匝道,主线桥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匝道采用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S213东环线新增立交桥工程计划于2025年12月动工,2027年8月完工,建设工期20个月。总投资约为58935.36万元。
       
    S345立交桥
    本项目在桩号K12+324.411处上跨S345,现状等级为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与S213东环线“十字”相交,斜交角度约71°,现状交叉口范围临近何山干渠,渠全宽约14m,主要为灌溉作用。
本项目推荐方案S345立交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12+323.0,正交角度为90°,孔跨布置为5x(3x30)m,跨线桥全456.08m
,桥梁全宽21.0m。上部结构采用30m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整幅共7片梁,其中2片边梁,梁宽2.85m;5片中梁,梁宽2.4m;湿接缝宽0.55m。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大悬臂盖梁双柱式墩,墩柱截面为矩形,墩身尺寸为1.7×1.7m,四角设置R=15cm抹圆,两墩间净距为2.3m,墩底外到外全宽为5.7m。墩顶设置盖梁,盖梁中心高度为2.2。墩柱基础采用φ1.5m群桩基础,每个承台下设4根钻孔灌注桩,承台厚度为2.5m,平面尺寸为7×6.5×2.5m。桥台均采用重力式桥台,承台下设Φ1.2m钻孔灌注桩基础。
  汇桥大道立交桥 
        本项目在桩号K13+377.036处上跨汇侨大道,汇侨大道规划为城市主干路,与S213东环线“T”型相交,道路红线宽60m,斜交角度约70°,考虑交叉口范围,并尽量减小规模节约投资,拟定主跨50m上跨交叉口。
       本项目推荐方案汇侨大道跨线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13+684.5,正交角度为90°,孔跨布置为5x30+(38+50+38)+5x30m,跨线桥全长432.08m,桥梁全宽21.0m。上部结构主桥38+50+38m采用变高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引桥车道展宽段采用等高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余引桥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结构汇侨大道主墩采用双柱式花瓶墩、承台群桩基础,引桥预制部分采用双柱矩形墩和大悬臂盖梁、承台群桩基础,引桥现浇部分采用双柱式花瓶墩、承台群桩基础;桥台均采用重力式桥台,承台下设Φ1.2m钻孔灌注桩基础。
G348立交桥 
       本项目G348立交桥在桩号K15+739.0~K15+860.0范围跨越天门河,根据《S213天门市九真至彭市(汉江大桥)段改建工程》项目相关批复文件(详见附件),天门河大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35+60+35)米预应力砼现浇连续箱梁跨越天门河。
      故本项目上跨天门河孔跨布置与原批复文件一致,采用35+60+35米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本项目在桩号K16+111.705处上跨G348,G348道路全宽25.5m,斜交角度约64°,考虑交叉口范围以及远期道路拓宽改造等影响因素,并尽量减小规模节约投资,拟定主跨50m上跨交叉口。
     本项目推荐方案G348立交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16+032.3,正交角度为90°,孔跨布置为(35+60+35)+6x30+(38+50+38)+5x30m,跨线桥全长592.58m,桥梁全宽21.0m。上部结构上跨天门河第一联35+60+35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浇箱梁;上跨G348主桥38+50+38m采用变高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引桥第二、六联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第三、五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等高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上跨天门河主墩采用矩形实体墩,承台群桩基础;上G348交叉口主墩采用矩形墩和双柱式花瓶墩、承台群桩基础;引桥预制部分采用大悬臂盖梁和双柱矩形墩、承台群桩基础,引桥现浇部分采用双柱式花瓶墩、承台群桩基础,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起点桥台采用桩柱式台,下设Φ1.5m钻孔灌注桩基础,终点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承台下设Φ1.2m钻孔灌注桩基础。
信息来源:S213东环线新增立交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天门市人民政府 
  • 回复0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