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谷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文:好酒调查局  | 整理:酩阅团队       平时局长闭眼吹白酒历史太多,粉丝或许有这样的错觉:从古至今中国白酒最牛X。       今天决定给酒友们分享一个冷知识,其实在古代,白酒一种穷人才喝的饮料。       清朝的一部诗歌集《清诗铎》,就有关于白酒的描述,“白酒价贱买论斗”。价格太便宜了,都是一斗一斗,随便秤。换句话说,只要你足够穷,你只能喝点茅台,才能勉强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那么在中国古代,啥酒才是高级货?       壹       果酒:高端人士专用酒       论及出生顺序,首先提名的是果酒。早在9000多年前远古时代,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酒——山楂果酒。不过最出圈的果酒是葡萄酒,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就带回了葡萄品种和酿酒技术。只是葡萄酒那时属于“酒中高富帅”,平民是绝无口福的。此外,古人还偏好青梅、杨梅、桑葚、柑橘等果酒。       青梅酒曾是三国流行酒,《三国演义》里面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情节,也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柑橘酒曾被苏东坡称为大宋三绝之一。苏东坡被贬到广东的时候,除了嗑荔枝外,对广东的荔枝酒也是赞不绝口。       桑葚酒则深受乾隆宠幸......       喝什么茅台,水果酒它不香吗?       明代《食物本草》中的葡葡酒酿造图示       贰       黄酒:达官贵人的口粮酒       论及历史文化,黄酒可了不得,它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统治中国的时间是远长于白酒的。黄酒曾是上流社会的指定用酒,基本天天挂在文人圈的热搜榜。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大冷天的,白居易还特地约刘十九过来烤火,喝新酿造的黄酒。这大概就是真爱吧。       明清小说中的主角大咖也纷纷为黄酒带货,特别是《红楼梦》绝对是人手一壶的。而白酒则视为底层人为求刺激而喝的酒,“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就是赤裸裸的嫌弃。       武侠小说里面的花雕、女儿红、状元红,其实说的都是黄酒。       其实一直到民国时期的达官贵人,只喝得惯花雕酒之类的黄酒。中国著名的白酒专家唐鲁孙分享过一个故事,说自己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收到了武汉某官员赠送的大批茅台。因为是卖给穷人喝的,都是粗陶罐装,上面封有桑皮纸,看上去很土头土脑。达官贵人们十分嫌弃。       叁       醴:代表国礼的酒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啤酒的。但是据专家考证,早在3600多年前的商朝,酿酒热情高涨的中国古人,就开发出了中国古代版啤酒——“醴”。醴以“糵”(来,跟着局长念,这个字念niè)为原料发酵而成,“糵”正是大麦曲。       那时候,“喝啤酒”风气十分火热,烤肉配啤酒都是古人玩剩的,醴的消费也成了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哪怕在汉朝向匈奴屈辱和亲时,醴依然是礼品担当,美人计、美酒计打配合,匈奴人可是被灌得明明白白的。       而西汉后期起,这款中国原创啤酒的人气却直线下滑了。《天工开物》里曾言“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也就是说,“醴”度数太低,少了内味儿,也就慢慢消失了。       肆       药酒:神秘的东方力量       酒为“百药之长”,除了四大发明,药酒堪称中国人的另一大发明。从我们的先祖无意中发现发酵的瓜果汁可以治疗疾病开始,药酒就成了原始医疗的最强辅助,混迹酒圈三千多年。       两广地区甚至研究出了万物皆可泡酒的宇宙真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无论来自哪里,最终都殊途同归地进入了两广人的酒坛子里。       日常饮用延年益寿,关键时刻饮用提气、壮阳、补血。一瓶瓶药酒,承载着多少男人的执念。       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对药酒,怀揣着最深的敬意。即便看到“祖传秘方、特效药酒”,虽有顾忌,但也不敢轻易质疑。毕竟这个祖上留下来的方子,他们这一脉喝完还能活下来,说明药不死人。       药酒是争议较大的酒种,见仁见智,小心为上。用野生动物泡酒也是违法行为。       不管是果酒、黄酒、啤酒、药酒,在中国古代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白酒这种烈性刺激的东西,只适合普通老百姓,他们的受众,大多从事着体力劳动。       穷到喝茅台,现在看起来是笑话,在古代却是大实话。       历史的聚光灯终于打在了白酒身上。白酒这位源于元代、流行于清代、成名于新中国后的新贵,凭借硬核实力和时代机遇,稳稳坐上了中国酒的头把交椅。而更核心的原因还有一个:老百姓喜欢喝。
文/孑然妒火       1、维克多·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可是人的心灵也可以很狭隘。狭隘到没有办法欣赏丰富多元的观点和审美,他们容忍不了差异。他们习惯性把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声音看作是错误的、低劣的、肤浅的,好像自己的就是正确的、优质的、深刻的。如果他们以黑白为美,以整齐划一为美,那么你的姹紫嫣红,你的参差多态就是丑的,腐朽的,没落情调的。而且很多时候他们说了算。最难办的是心灵的狭隘,是美盲。这比单纯的文盲都可怕。       2、人是很有意思的动物啊,符合自己观念的就欢喜,不符合的就排斥,包容异见非常艰难,但并非不能做到。不妨碍自己就相安,非要自己接受就远离,不能远离就沉默。人因需要而靠近,因不需要而疏远。重申个人微见:没有出轨一说,爱在哪里,轨道就在哪里,婚姻里没有爱的某种行为依然是可耻的;没有剩女一词,有很多优秀的女子根本不需要婚姻。不喜勿喷。       3、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鲁迅《而已集·小杂感》?女人胡乱穿吧,男人就是这样的心理(我没有说全部,少来咬文嚼字)。符合的人,对号入座,不符合的人,一笑而过。       4、心理学有一种现象, 叫证实性偏差:就是你一旦相信一个事实,就会下意识地去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选择性地注意和收集信息,并且排斥那些和你观点相悖的现象,从而得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或真相。?人无论反对什么,还是赞成什么,总是有充分的理由。赞成什么,就会维护什么,反对什么,就可能破坏什么。       5、对巨大的声音,要保持质疑;对细小的声音,要侧耳倾听。一个人的精神层次越高,越能对细微的事物感到喜悦。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话意在说人性的两个方面:一面刚强,一面温柔。看起来两相对立,但有时却能达到高度的统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温柔让人内心戚然一动,它能够达到刚强到去不了的远方。
 文/佚名       10月4日,假期第4天,吉林发生了一起车祸。 凌晨5点,天微微亮。一辆满载的小客车行驶在松原514省道上。 周围的车辆安静地各自开着,一切都很平静,甚至没有人按喇叭。 可是,灾难,突然从天而降。 一辆车失控,砰的一声,冲撞了。 随后是多辆车撞到一起。 发出的巨响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电光火石之间,小客车已经被挤得变形,呼喊声,哀嚎声响彻天空,零件和鲜血散了一地。 事故当场造成18人死亡。        更让人悲伤的是,死者大多数都是附近村里准备去邻县剥苞谷打零工的农民工兄弟。 他们来自一个村子,家里很穷,听说最近隔壁有个地方需要短期的人手,就一起组织去打工赚钱。        当我们都在享受假期的时候,这些兄弟还在为一天百来块钱的短工苦苦奔波。 当我们在睡梦中甜美梦乡的时候,他们凌晨三点多就要出发,挤在小客车里,为生活苦苦挣扎。 可惜命运并未体谅他们的艰辛,一次车祸,就粉碎了他们的全部希望和生命。 他们就这样消失在了寒冷的清晨,没有遗言。 真不知道,没了顶梁柱,这18个家庭以后要怎么过。1。贫穷和灾难,是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事        灾难面前,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  就在这个假期,我们已经见过许多悲伤的故事。        10月1日,假期第一天,山西太原的台骀山景区突然起火。 游客呼救惨叫的声音,撕心裂肺,杂成一片。  大火已造成13人死亡,15人受伤。        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名假期打工的大学生从热气球上坠落,不幸身亡。 你可以想像大学生的父母该有多么伤心欲绝。        10月5日早上,辽宁也发生了一起车祸。三车连环相撞,造成2死3伤。 这一件件悲剧,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生命如此渺小无常,在灾难面前,容不得一丝侥幸。 别要等到灾难发生的时候,才猛然发现:生命并没有如果,        来日并不方长。 有句话说的好:世间的种种生离死别,来了又去,有如潮汐。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组数据:        每天都有172800人过世        每小时有7200人过世        每分钟有120人过世        每秒有2人过世        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突发疾病、自然灾害……我们的生活其实无时无刻不暴露在意外和风险之中。        世界的真相就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没灾没难地过完这一生。 就像作家白先勇说的:“拥有的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所有的成熟都是从失去开始的。” 2。你没穷过,你不懂        这个世界上,和灾难一样可怕的,只有贫穷。        很多时候,贫穷会导致灾难,灾难也会造成贫穷。        今年1月1日早上,深圳的网约车王师傅,被市民发现死在了自己的车里。 车窗上全是雾,司机双拳紧握,靠在驾驶椅上,手已经发紫,像茄子一样的颜色。 医生检查后发现,王师傅的死因是过度劳累导致的突发性疾病。 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的最后一天,王师傅跑了几十单,连轴转了10几个小时。 最后真的把自己活活累死了。 你说为什么要这样拼命? 因为王师傅身上的担子太重了。 上有老,下有小,小孩长大了要上学,父母年纪大了要给供养,还有各种开销的压力,都压在了王师傅这个中年男人的肩上。 一没有资本傍身,二没有房子托底,为了一家人能够生活下去,除了拼命工作还能怎么样? 家人曾劝过他,年龄大了,不要这么拼。王师傅总是淡然一笑,我撑得住。 可是,在疾病面前,这个大山一样的男人还是垮了。 出事前,王师傅曾经打电话回来,说了句今晚生意不错,我晚点回来。 妻子说:“我和孩子等着你,早点回来。” 可是,一切的美好都在那个寒冷的夜里被挤得粉碎。        鲁豫在《偶遇》中说:“无论是谁,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的人生至暗时刻,那是一条漫长、黝黑、阴冷、令人绝望的隧道。” 生活的苦难无休无止,许多人光活着,就已经耗费了全部的精力。        没穷过的人,真的不会懂。 有人为了省500块房租,一个人住在曾经发生过凶案的“凶宅”里; 有人裸辞之后,在青旅和24个陌生人同居了小半年; 有人10块钱用了一周,每天用一块钱买四个饼分三顿吃,撑到发工资的时候公司又拖着不发,只能到厕所灌自来水充饥。 对于千千万万普通人而言,生活是一本算不清的帐,你能了解的永远只有自己的喜怒哀乐。3。 如果人生太难,请好好抱紧家人        《德卡先生的信箱》里有这样一段话: 漂亮的衣服等等再穿,好玩的地方要准备好了再去,总把希望寄托在以后,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原来是我疏忽了,哪有那么多未来啊,有的只是现在!        生命其实比你想象中脆弱,时间也远比你以为的残酷。        所以,每次出门时请记得,这世上有人站在原点等你。莫让他们的等待成为永远的痛苦。 无论生活多苦多难,都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好好孝顺父母。 父母朋友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朋友走了,你就只能在寒夜里孤独地过冬。 趁花在开,人还在,趁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有想做的事情,及早去做;有想爱的人,尽早去爱。        作家李月亮有一段话,我很喜欢: 每次远行前,抱一抱爸妈:即使工作再忙,你们也是我心底的牵挂。        每次出门前,拥爱人入怀:哪怕朝夕相处,我也爱你如故。        每次出门前,拥抱你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你都是我最疼爱的宝贝。        人生实苦,但未来总有路。        和家人在一起,相知相守,就是我们咬牙走下去的动力。       一辈子不长,请珍惜当下的每一次相拥,下辈子,不会再见了。(文章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高晓松       今天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民国时代的国民女神。       民国时代的上海娱乐业,是仅次于美国好莱坞的世界第二强大的娱乐王国,20世纪30年代可以算得上它的黄金年代。据考,从老上海时期留下来的歌居然有六七千首之多,而且,那些歌曲的旋律比现在的许多口水歌要好听得多。大家想一想,六七千首好听的歌曲版权,那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       不光音乐,老上海的电影当时也位列世界前茅,而且电影公司的数量应该是排在世界第一的,20世纪30年代全中国有一百多家电影公司,而且这些电影公司很多都在上海。上海当时号称“东方巴黎”,能把日本的东京甩出几条街。       电影业强大的老上海,诞生了好几家巨型电影公司。当时上海举办了第一次影后评选,最后得到第一名的是代表明星公司出战的胡蝶,胡蝶的票数是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得到第三名的是代表联华公司出战的阮玲玉;除了这两家之外,当时上海还有一家巨型电影公司,叫作天一影片公司。       现在大家听到这三家电影公司的名字,可能感觉有些陌生,我可以拿这三家公司跟今天的电影公司做一下类比,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明星公司有点像今天的华谊兄弟,都是老牌的民营电影公司,根正苗红,专做正剧、长篇,是质量非常有保证的老牌电影公司,稳坐电影行业的第一把交椅,所以代表明星公司参赛的胡蝶毫无疑问地得到影后评选的第一名。联华公司很像今天的万达影业,联华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既有制片厂又有院线的公司,自产自销,而且因为有院线,它可以拍一些文艺片,所以阮玲玉在联华公司拍了很多高质量的文艺片,而且我觉得阮玲玉拍的电影,质量比胡蝶拍的要高。       天一公司的特色是不太注重电影的质量,就是大规模地拍,什么片子都来,主要是各种古装的神鬼怪风格,和今天的光线传媒很像。当然了,光线传媒也拍了不少好电影,但它目前的战略很像当年的天一公司,就是大规模地投资拍摄,难免会拍出很多烂片,鄙人2015年的电影《同桌的你》也是光线投拍的,不知道应该算是好电影还是烂片。以上就是当时上海最大的三家电影公司的概况,经它们之手捧出来的明星也是一打一打的。       有一次,我和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位老厂长吃饭聊天,他跟我讲了两个和民国时代的大美女有关的小故事,前面的故事比较有意思,后面的故事有点悲惨,正是因为听了这两段小故事,我才萌生了要回顾一下民国时代那些国民女神的想法,而且不仅要回顾她们人生中最风光的时代,更要看看她们的人生最终都是什么样的结局。1、周 璇       第一个故事是赵丹临终前,亲口讲给前去慰问的老厂长听的,故事的女主人公是周璇。新中国成立以后,周璇先是跑去了香港,但是她在香港混得极其悲惨,因为香港的电影业跟上海是不一样的。香港电影业基本都是被黑社会把持的,周璇到了香港以后,被黑社会的大哥和大佬搞得一塌糊涂,最后她实在熬不下去了,写信给赵丹,求赵丹去接一下她,她要回上海。当时香港跟深圳之间还比较容易往来,赵丹接到信后,立即赶到了深圳河边,接回了他已经完全不认识的周璇,当时周璇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洗过澡了,所有的衣服都已经黏在了一起,一层层地贴在身上。赵丹看到周璇后立刻就崩溃了,他完全无法想象,那么美艳照人的周璇,在香港怎么会变成这副样子,而且周璇那时候已经精神恍惚了,显然是受到了非人的刺激。她根本就不敢脱衣服,而且她当时还挺着大肚子,根本不知道她怀的是谁的孩子,她自己也不愿意讲这孩子的事。最后赵丹把她带到宾馆,要给她洗澡,他是用颤抖的手,拿着剪子把周璇身上的衣服剪下来的,因为已经完全黏到一起了。       赵丹和周璇之间是很纯洁的友情,包括赵丹的夫人黄宗英,都跟周璇有着深厚的友情。总之,我听完赵丹从香港把周璇接回来的细节,真是感觉非常伤感。1949年,很多大人物去了台湾,发生了很多悲伤的离别故事,但在上海,也有一大堆演艺界明星,他们也经历了这个伤感的1949年。而且在那个时代,这些明星经历的事情远远不止一个1949年,他们经历了北伐,经历了改朝换代,经历了日本人的入侵,逃难,流离失所,刚刚回到上海,能熬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大家想想,能度过这么艰难的岁月熬到最后的人,那得是有怎样坚毅的性格!反正周璇是没熬到最后。       周璇是民国时期上海的首席大天后,她不但是歌坛天后,也是影坛天后,这样的人才今天已经没有了。而且在当时的年代,把所有的女明星都摆在一起来比较,周璇的外貌也能排上第一,我觉得她比胡蝶和阮玲玉都漂亮,咱们今天的歌坛没有那么漂亮的,甚至影坛都没有像周璇那么明艳照人的明星。可惜红颜薄命,周璇的结局实在是不太好。当然主要是因为她自身的性格,从小的苦难和颠沛流离,导致她的个性十分脆弱,为人处世也比较懦弱,无法承受那么多屈辱和苦难。周璇从香港回来后,孩子生下来后就直接被抱走了,而且大家还要给孩子验血,想搞清楚这孩子的父亲究竟是谁,导致周璇的精神受到很大的刺激。在精神病院住了几年之后,等她的精神状况恢复了一些,又让她去演了一部电影,结果电影里演到一个剧情,女主人公要带着孩子去验血,周璇再次受到了刺激,尖叫着逃出片场,从此她的精神病就再也没有好过。1957年她就去世了,一代天后早早陨落了。       除了在香港的那一段之外,周璇生命里的最后几年其实也是一个谜,我听很多人(包括上影厂的那位老厂长在内)都说过,我自己也看了很多资料,周璇后来又跟一个画画的生过一个孩子,但也有人说那人是趁着她生病的时候把她诱奸了,还因此被抓起来判刑了,当然也有人说周璇是爱对方的,还想跟对方结婚,但是没有得到批准。呼声最高的一种说法是,有一双来自背后的黑手在暗中陷害周璇,她回到上海之后没有一件事是顺利的,孩子被抱走,结婚不被批准,财产全部被剥夺,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资本家的房子和钱都还没有被强制没收。有人说黄宗英惦记着周璇的财产,这个我是不相信的,因为我对黄宗英的为人是非常敬佩的。       黄宗英后来一直抚养着周璇生的两个孩子。赵丹在外面还有一个私生女,在赵丹去世后的葬礼上,这个私生女和她的母亲都来了,还下跪认爹,身为合法遗孀的黄宗英表现得非常大度,还认下来这个孩子。所以说黄宗英贪图周璇的财产,我觉得不太可能,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搞周璇。所以周璇到了1957年,其实就是被活活逼死的。当然了,周璇这么早就死了,其实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因为她不用去经历“文革”了,否则估计会更惨。2、李 香 兰       当时在上海的歌坛,还有和周璇并登天后宝座的另一位歌后——李香兰。上海当时曾经选过歌后,第一名毫无疑问当然是周璇,第三名就是李香兰。《夜来香》这首歌就是给李香兰度身定做的,她最后的结局跟周璇完全不同,可以说是非常有福气的一个人。李香兰其实是日本人,只不过出生于伪满洲国。当时,伪满洲国里有非常多的日本人,李香兰的爸爸是在铁路工作的日本人,她生长在抚顺,最后在伪满洲国的电影公司成了名,因为关东军捧她。她的日本名字叫山口淑子,因为有一位姓李的中国养父,所以中文名字叫李香兰。       李香兰完全是在中国出生和长大的,后来在北平读书,在伪满洲国成名后南下上海,跟上海的超级大歌星周璇平分歌坛的天下。1945年的时候,李香兰的歌唱事业达到了顶峰,开了自己的演唱会。然而紧接着日本战败了,她被抓了起来,本来要以汉奸罪枪毙她,结果李香兰说,她不是汉奸,她叫山口淑子,她其实是个日本人,她替日本人唱歌、表演和拍电影,这没有什么过错。李香兰在上海当明星的时候,根本没有人知道她的日本人身份,当时她说自己是日本人,大家都不相信,让她拿出证据来,李香兰出示了大量的证据,最终被无罪释放,毕竟她没杀过人,也算不上战犯。       大家都知道,日本战败后从东北遣返了上百万的日侨,李香兰就随着这些日侨一起,被遣返回了日本。山口淑子回了日本之后继续大放光彩,不但继续演电影,继续当明星,年纪稍微大了一点之后还彻底转型,49岁的时候当上了电视台的主持人,后来还参加了日本国会参议员的竞选,竟然还被选上了,一连连任了18年,成为日本国会最资深的参议员之一,甚至当过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委员长,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她后来多次访问中国,退休之后还写过长文,批驳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李香兰在长文中说,我在中国出生,在中国长大,特别了解中国人民,小泉的行为是对中国人民极大的伤害。李香兰最后活到90多岁,当她去世的时候,大家问我国的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对李香兰的去世有什么看法。洪磊表示,李香兰女士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为此做出积极贡献。我们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3、川岛芳子       李香兰在中国还有一位感情最好的姐妹,也特别长寿,那就是川岛芳子。川岛芳子长得也非常漂亮,但她的身世跟李香兰刚好是相反的。李香兰是个日本人,但在中国出生和长大,因为有一位中国养父,所以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而川岛芳子是一个中国人,但因为她有一个日本的养父,所以取了一个日本名字。所以川岛芳子被枪毙了,因为她为日本人做事,最后被定为汉奸。川岛芳子真正的出身其实是很显赫的,她是清末的亲王家的格格,是正牌的格格,本姓爱新觉罗,所以她的中国名字是姓金的,因为爱新觉罗的后人很多都改姓了金。接受审判的时候,川岛芳子也表达了自己的委屈,她说:“其实我不是汉奸,我虽然是中国人,但我不是汉人,我是满族贵族的格格,我姓爱新觉罗,是你们汉人推翻了我们的大清王朝。我只是为我大清王朝复辟。而且我也不是为日本人做事,我是为‘满洲国’做事,‘满洲国’是什么?‘满洲国’就是我的亲戚溥仪的,我只是为了我们自己家做事而已。”但是没有人接受川岛芳子的解释,不管她如何自居,她都是中国人,最后她被执行了枪决。       不过民间流传最后被枪毙的那位,实际上并不是川岛芳子本人,而只是一个倒霉的替身,不知道是从哪儿找来的一个可怜的农妇。川岛芳子被枪决的时候有照片存证,因为子弹是直接打在脸上的,所以从照片上看不出容貌,但用现代科技的骨骼测算方法来看,照片上那具尸体绝不是川岛芳子的身材。大家应该知道,一辈子干活儿的人和从来不干活儿的人,他们的骨骼和肌肉是不一样的,照片上的那具尸体一看就是个干了一辈子粗活儿的妇女,而川岛芳子是出生于王府的格格,从来没有干过活儿。据说,真正的川岛芳子跑到吉林的农村,隐姓埋名地度过了下半生,还非常长寿。后来她的孩子以及她的邻居回忆这位老妇人的时候,有很多有趣的蛛丝马迹,比如一位东北的老妇人,居然能识字看书,看书的时候还用镊子翻页,这是只有在王府长大的格格才有的习惯。后来有人把这位老妇人的照片拿给李香兰,李香兰跟川岛芳子曾经是结拜姐妹,李香兰对着照片看了半天后,肯定地说,这就是我的姐姐川岛芳子。 (因为论坛有字数限制,本文略有删减)
文/冯友兰       醒于大梦,谓之觉       看透纷繁,谓之解       人生的觉解       即不断跨越认识的界限       透过模糊的浓雾抵达本相       而境界亦随之提高       于银河处,得见莲花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本文选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第二十八章第四节:人生的境界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三国末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五次北伐,甚至最后都是在北伐中逝世的,可是为何他五次北伐,有三次是因缺粮无功而返。       刘备三顾茅庐,就是为了请诸葛亮出山,由此也能够看得出来诸葛亮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人物,而刘备用人的眼光以及谦逊的态度,也开启了他重用贤能的人设。诸葛亮是古代著名的人物,同时也是古代智慧人物的代表,还被后世称为“神人”,可以说他的谋略几乎无人能比,但是也有很多人感到好奇,因为在刘邦死去之后,公元228年,蜀相诸葛亮上《出师表》,并率军北上,打算完成刘备的未竟之志,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然而此战最终因马谡失守街亭,而匆匆结束。此后,一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他又发动过四次北伐,然而却多因粮尽而退兵。也就是说,诸葛亮一生中,五次北伐,至少有三次被粮草问题限制了发挥。甚至还有人说已经颠覆了他神人的概念。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夷陵之战后,蜀汉的国力走向衰弱导致的吧?其实不然,在刘备入主益州之前,此地几乎从未遭逢战乱,是一个民富兵强的存在,刘璋的属下王商就曾说过:“今之益部,士美民丰,宝物所出。”就算夷陵一战时,刘备败光了大部分家底,但是自223年至228年,中间有五年的时间,而且诸葛亮一直在分兵屯田,粮草的积蓄应该不成问题。       那么他受到粮草的限制,会不会是交通运输的不便的原因呢?毕竟古代的运输条件非常差,再加上蜀汉的立足之地是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其实不然,远在秦末时期,刘备的祖先刘邦,便是从此巴蜀地区发家。当初刘邦从川地发兵,一直到入主中原,成就帝业,期间从未因粮草而发愁,为什么到了诸葛亮这儿,粮草问题就成了他过不去的坎呢?对于这个问题,蜀汉后期的名将魏延,早早的就看透了原因所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只不过诸葛亮没有采纳,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信提起魏延,大多数人都会想起他“兵出子午谷”的奇计。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就提出想要率领一支精兵,经子午谷奇袭长安,然而与诸葛亮会合,拿下咸阳以西的所有地盘。而且据《三国志》记载,每一次北伐的时候,他都要与诸葛亮分兵前进,像当年的韩信一样,发动奇袭,以便取得战果,但是诸葛亮一直没有同意。虽然当时的蜀汉或许真的赌不起,诸葛亮的选择,避免了惨败,甚至亡国,但是他也放弃了胜利的机会。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刘邦当年能够从川地出兵,与项羽相争,一样处于弱势,但是他没有求稳,反而凭奇计取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并突袭了雍、塞、翟三国,拿下了关中地区,保证了粮草的供应。而诸葛亮除了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取得了较大的战果之外,一次比一次求稳,一次又一次的陷入了与敌军的消耗战。蜀汉本就弱小,又是远离故土作战,想要从遥远的后方,翻山越岭的将粮草运输过来,非常的困难,根本无力与强大的曹魏,打消耗战。这种情况下,就算诸葛亮已经发明了木牛流马,加快了运粮的速度,也不能弥补。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邦从川地出兵,楚汉相争四年,从未因粮草而发愁,诸葛亮想从此地打进中原,却屡屡被粮草问题限制了发挥,并非因为蜀地缺乏粮草,也不仅是因为交通不便,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性格谨慎,不敢犯险,在一心求稳的情况下,与曹魏打起了消耗战。这种情况下,他不为粮草问题所困,才是不正常的,不是吗?
 作者:儒风君《道德经》有言:“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有些人很聪明,但是不厚道,这样的人千万不能深交。1人品,是最好的风水曹操曾说:乱世重才不重德。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力远远比人品重要。但是当他擒获吕布,想起这个人三次背叛主公,还是杀掉了他。杨修以聪慧闻名于世,博闻强记,能力出众,曹操也没有因此刀下留情。能力永远不会大于人品。一个人精明强干只能得意一时,厚道靠谱才能屹立不倒。清代有个人叫金安清,于经济理财是把好手。但是心术不正,多次贪腐。他设局营救林则徐,成为林则徐的幕僚,不久就被林则徐礼送出境。他又转投曾国藩,曾国藩连拒他七次。后面虽然见了他,却依然不肯用它。有人觉得奇怪,便问原因,老曾说,“此等人如鬼神,敬而远之可也。”人品,是一个人最好的通行证。人品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能力却永远无法补上人品的缺漏。一个人心术不正,净走些歪门邪道,没有人愿意信任他,终究不会有什么出息。2厚道,就是最大的聪明一两重的厚道,大于一吨重的小聪明。人算,不如天算。算计得越多,失去的越多;计较的越少,失去的越少。俞敏洪在北大念书的时候,每天都在宿舍打扫卫生,帮着全宿舍的人打水打饭,从无怨言。别人都说他傻,他却说:都是同学,计较那么多干嘛。等他创立新东方,同学纷纷从国外归来帮他。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他们说:就凭你给我们打了四年的水,我们也料定你不会让我们吃亏。凭着同学的支持,新东方越做越大,上天终究没有辜负这个厚道的年轻人。古人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斤斤计较的人一事无成,厚道大方的人才能得偿所愿。吃亏是福,不计较的人才能收获信任,保持厚道,才是最大的聪明3人厚道,天不欺《易经》讲:厚德载物。一个人宽仁厚道,才能承载身上的责任和福报。上天不会无视这样的人,更不会亏待这样的人。东汉的时候,皇帝在除夕夜给大臣赏赐了一群活羊。但是羊大小肥瘦都不一样,对于如何分羊大家意见一直不统一。有人说抓阄,有人说杀掉分肉。此时甄宇站出来说:不用计较这么多,随便取一只就好了。言罢,牵了最小的一只走。大家纷纷效仿,羊很快就分完了。皇帝知道之后,对甄宇另眼相看,不久就把他提拔为太学院院长。《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放高利贷、逼死尤二姐,机关算尽,最终身死道消。而她对刘姥姥的那一点宽仁,在贾家败亡之后,救了自己女儿的性命。人厚道,天不欺。一个人的算计和宽厚,上苍都看在眼里。喜欢算计的人,终究会为自己的精明付出代价。踏实厚道的人,早晚可以受到上天的眷顾。
《读懂中国人的十二时辰,你就懂了人生》       顺天时而为, 接地气而活。       古时候的中国人,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刚好是今天的两个小时。从西周起,人们就为每个时辰取了优雅别致的名字,又以地支来表示。每个时辰名,或描绘了天地间一景,或是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十二时辰是中国先民们的大智慧,如今虽然人们习惯于二十四小时制,但也别忘了这些中国传统的优美时辰。了解了这些时辰,可以在床榻边跟孩子一起欣赏时间,告诉他在哪一个美妙的时辰出生,或者读一两首古诗,感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珍贵。子时 (夜半)23:00-1:00       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夜半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古历分日,起于子半”,此时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人早已歇下,老鼠会悄悄出洞活动。       夜半,宜睡眠,忌熬夜,此时,人们应该注意:“安睡以培元气,身必欲侧,屈上一足。先睡心,后睡眼,勿想过去、未来、人我等事。惟以一善为念,则怪梦不生,如此御气调神,方为自爱其宝。”(睡眠是培植元气的最好方式。侧睡、曲足让血液归心,以获安宁。不要胡思乱想,这御气调神的法宝。)       夜半人的气血都已降到最低值,现在睡觉,是为了补上一整天的能量。所以,这时不要熬夜。除非你能像一千多年前的张继那样写出千古名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丑时(鸡鸣) 1:00-3:00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此时,守时的公鸡发出清啼,棚户里的牛正在咀嚼着青草,而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如果此时失眠,可以:       “精气发生之候,勿浓睡,拥衾坐床,呵气一二口,以出浊气。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及熨两目五七遍;更将两耳揉卷,向前后五七遍,以两手抱脑,手心恰掩两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二十四,左右耸身,舒臂作开弓势五七遍;后以两股伸缩五七遍;叩齿七七数;漱津满口,以意送下丹田,作三口咽。清五脏火,少息。”       此时为人体精气生发的时候。如果此时失眠,可披着被子,坐在床上,呵一两口气,把体内浊气吐出。然后:把两只手搓热,摩擦鼻子两旁,并用搓热的手慰热双目35遍。       把两只耳朵分别向前、向后揉卷35遍。用两只手抱住后脑,双手的手心恰好掩住双耳,用食指去弹中指,击打后脑勺24次。再左右耸身,像开弓一样拉伸双臂,49遍。两腿伸缩49遍;最后,叩齿49次,用意念将唾液送下丹田,分三口咽下。如此可清除五脏之火,让生发精气的肾脏得以休养。《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寅时(平旦) 3:00-5:00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平旦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孟子,告子上》中说“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此时,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处早已显现一线生机,老虎也蠢蠢欲动,是为寅时。       平旦,熬过了黑暗,终于要迎来晨光,这天蒙蒙亮的时刻,属于所有坚持着、饱含希望的人,正如陆游诗里那样:《晨起》宋·陆游       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       不惊天乍冷,更觉意差强。       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卯时(日出) 5:00-7:00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日出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先民们告诉我们,要日出而作。在古代,这会儿,官员们要上早朝、清点人数,称为“点卯”。       此时节,人们要注意:“见晨光,量寒温穿衣服,起坐明窗下,进百滚白汤一瓯,栉发百下,使疏风散火,明目去脑热。”       晨光初露,宜起床。看天气寒暖穿衣。起床后,坐在明亮的窗户下,喝一杯白开水。梳头发百余下,可疏风散火,明目去脑热。《日出东南隅行》唐·李白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       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辰时(食时) 7:00-9:00       食时,又名早食等,这是吃早餐的时候。辰时,也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时。此时,“早宜粥,宜淡素,饱摩腹,徐行五六十步”,早餐宜喝粥,宜淡素、吃饱后徐徐行走五六十步,边用手摩挲肚子,另外要“就事欢然,勿以小故动气”,要心情愉悦地开始做事,不要为一些小事动气。《三修诗三首》唐·皮日休       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       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巳时(隅中) 9:00-11:00       隅中,又名日禺等,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云“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临近中午,艳阳当空,蛇正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这会儿,是我们一天中的第一个黄金时刻,工作效率最高。所以,要保持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做最重要的事。午时(日中) 11:00-13:00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此时,太阳正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阳气达到顶点,阴气将慢慢增加。相传这时候,动物们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是站着的,所以午时是属于马的。       上古时候,午时是人们去集市交易的时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还有“午三刻开斩”的说法。       日中,“餐量腹而入,食宜美。美非水陆毕具,异品殊珍。柳公度年八十九,尝语人曰∶我不以脾胃熟生物,暖冷物,软硬物。不生、不冷、不硬,美也。又勿强食,当饥而食,食勿过饱,食毕起行百步。摩腹又转手摩肾堂令热,使水土运动,汲水煎茶。饮适可,勿过多”。       此时是午餐时间,要吃得美,美不是山珍海味,不生不冷不坚硬的食物,就是最美好的午餐。不要吃过饱,吃完走上百步。饭后用手摩腹,再按摩腰背部的肾俞,让腰和肚子都热起来,脾和肾运动有序。再适当喝点茶水,但不要过多。《日中吟》宋·邵雍       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       彼各不相识,何复更思量。未时(日仄) 13:00-15:00       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过了正午,太阳开始偏西了。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日中时人们会有些困沌,但日仄时,人们要从困沌中醒来,慢慢调整,这是一天中的第二个黄金时刻,要抓住时机,高效地工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申时(晡时) 15:00-17:00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淮南子·天文训》里曾说,“(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今人一日三餐,但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对于古人来说,这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据说这时猴子的叫声最为清亮,是为申时。       古人常常以一个“晡”字,代替晡时。杜甫会在这时散步,“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白居易也说,“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别愁日光西斜,而是要享受这大好时光。《徐步》唐·白居易       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       懒归兼拟宿,未醉岂劳扶。       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篮舆为卧舍,漆盝是行厨。       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       眼前无所阙,身外更何须。       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       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酉时(日入) 17:00-19:00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等,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日入,人们开始收工返家,鸡于开始归巢,飞鸟也回到了丛林里的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先民留传给我们的智慧。       日入时,“宜晚餐勿迟,量饥饱勿过”,晚餐不宜迟。《送别》唐·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戌时(黄昏) 19:00-21:00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最早使用“黄昏”的是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黄昏是安静的时段,此时自己可安静的读书或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一天中最后的惬意。       此时,“篝灯,热汤濯足,降火除湿,冷茶漱口,涤一日饮食之毒。默坐,日间看书得意处,复取阅之,勿多阅,多伤目,亦勿多思。”晚上,热水泡脚,引火气下行,驱除湿气。冷茶漱口,洗去一天的饮食留下的残渣和毒火。晚间宜静默,可看书,但不宜看久。       说起黄昏,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欧阳修的那句“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亥时(人定) 21:00-23:00       人定,又名定昏等,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据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甜,发出鼾声最响亮,是为亥时。人定,也是人静,这时候应该安抚心情,切勿心浮气躁,好好休息。       毛主席纪念堂前一幕!看完泣不成声……
《毛主席纪念堂前一幕!看完泣不成声...》  作者:佚名【罗援少将荐文】这是朋友转给我的一篇文章,不知姓名,但很感人。       很久没有在这个难忘的日子前去毛主席纪念堂了,虽说每次回北京,不论工作有多忙,我总是让司机在黄昏的时刻驱车去天安门广场默默地绕行一周,向那背附着天边绚丽红霞的雄伟建筑纪念堂投去深情的目光,那门楣上的金色大字仿佛是一种力量和象征,使我心中升起无限的壮志豪情和沉思遐想,然后又默默地离开。       于是,每年的这个日子,我不在京时,就会委托我的学生或部属代表我手持一束洁白的菊花早早地赶去把花献到老人家的汉白玉坐像前,他们也总是拍些当时的照片发给我,让千里之外的我能目睹9月9日纪念堂前那条或在烈日下、或在风雨中的长长的瞻仰队伍。今天我特地起了个早,决定独自前往,这是一种心结,更不如说是一种信仰。       我在广场上意外地看到一个老迈的婆婆带了一个小女孩,目光茫然地站在那里,她们的衣着陈旧,脸刻风霜,显然是从边远贫困地区来的祖孙俩,与这国庆大典前的繁华氛围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她们的出现,引起了广场相关管理人员的注意,七八个人围了这对祖孙七嘴八舌地盘问个不休。那老婆婆更加迷惘害怕了,她操着一口西北方言一个劲地解释,我在旁边停下了脚步,听了半天,似乎明白她在说什么毛主席。祖孙俩战战兢兢,小女孩紧紧地抱了奶奶的腿不放。我上前分开那帮人,问她道:您是想去毛主席纪念堂吗?老婆婆一听连连点头,我耐心细致地听了一下,连听带猜地算是明白算是怎么回事了。       回头对那帮人解释:这位老婆婆是当年土改时期的妇女主任,她们祖孙俩人走了一周的时间,是从陕北的一个偏远贫困之地专程赶来看毛主席的。       有个管理人员颇有些不耐烦地上下打量起我来,竟问我是干什么的?要查看我的证件。       我一言不发冷冷地看着他,另一个管理人员人说:她们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能负得起这个责?       我差点大怒,但还是克制住情绪说:人家这样大的年龄了,连累带饿地赶到这里,就是为了了结一个心愿,你们有什么权力非要将她当成危险人员处理?你们就没有在农村的亲戚吗?       这时对方非要查印我的证件,我掏出证件差点没摔到那人的脸上。那帮人看过证件后总算给了我个和谐的脸色,我说:不用您们费心了,我带她进纪念堂。       在存包处,我才发现在老人那个破旧的人造皮革包里竟装了几块分不清是什么食品的面团团。       老人告诉我,她和六岁的的孩子就是吃着这种干粮来到北京的,她都已经七十三了,儿子去城市打工死在外面的工地上,连个赔偿费也没有,媳妇也改嫁走了,就剩下她和小孙女相依为命。乡里看在她是老土改干部的面上,一年给她们四十二元的补助。她的身体有病,就为了了结此生唯一的心愿;来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看看毛主席。       听着婆婆的诉说,我的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打电话找了个陕北籍贯的部属,让他带点钱火速赶到天安门广场。平时我身上是很少带超过二张以上的百元大钞的。我把那些干粮放进我的挎包里,给老人和孩子买了瓶装水和面包,那老人抬手就拒绝了我,催我快带她们去看毛主席。我骗说纪念堂还没开门,让她们再等等。       直至那个部属赶到,看到他们在用家乡话在交谈,那老人的脸笑得格外明亮起来,她倒了点矿泉水在手心,先在孩子脸上擦了擦,又将自己的头发抿了抿,跟着我们站到了那广场上那长龙般的队伍里。       我吩咐我的部属先借我一千元钱,想在出门时送给老人家,然后带她们到我们单位的招待所找个房间先住下,再给她们买回乡的车票。在纪念堂门前的售花处,老人看到不少人都去买花,她也要上前,我让那部属去,她死抓了那部属不放,非得自己亲自去。       我看着她从贴身的衣内取出一个粗布小包打开,取出十元钱(那是她小包里零碎小票里唯一一张最大面额的钞票),颤巍巍地买来二枝白菊花,和孙女各持一枝,伸长了脖子往前不断地张望着。       衣着鲜亮的我,与身边这对衣衫褴褛的祖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由注意起瞻仰队伍中的人们来,看得出,其中绝大多数是远道来自祖国各地的普通民众,他们普遍衣着朴素简单,有的甚至还有些称得上是破旧,但他们脸上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虔诚和向往,让我感到温暖,又很震撼。       那老人在向她的孙女低声说着什么,我听不太明白,便询问部属,部署虽然已经是个士兵,但也还是个孩子,他告诉我说;老人一直在向她的孙女说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之类的话。那小孙女颇为懂事地紧紧拉了奶奶的手,似懂非懂地直点头。       队伍在缓慢行进时,工作人员连连招呼让瞻仰者们掏出身份证。部属问了问老人后为难地告诉我,她们是步行来的,没坐火车,没带身份证。我想了想说,没事,我俩有就行了。果然,那些工作人员也是以衣看人的,我俩的证件连扫也没扫一眼就让我们过了。检查的重点明显是在那些衣着朴素的普通民众身上。       我那证件看来还是有点份量,没费什么口舌,他们就让我带进了这祖孙俩。我的眼有了点湿了,透过有些模糊的泪光,我看到那老人带着孙女毕恭毕敬地把花献到毛主席汉白玉的塑像前,久久地,久久地不愿离开。       老人老泪纵横,拉着孩子一下子就跪在水晶棺前,两手紧紧地抓紧了栏杆不放,那嘴角无声地在颤动,却听不到一丝哭泣声。       行进的队伍停了下来,那些一向严格的工作人员面对此景,也一时没了言语,不再催促,众人都静静地看着这位老人,祖孙俩跪在那默默地流着泪水。我上前轻轻扶起老人,部属抱起孩子,缓缓离开了。我的心是那样的疼痛,感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压抑猛地向我撞来。       在礼品服务部,我给老人买了一尊毛主席的小立像,又把二枚像章佩戴在她们的胸前。那老人紧紧地抓住那尊像扣在胸口上,回头望了渐渐远离的瞻仰大厅,放声大哭起来。周围的人们都看着这老人无不闻声落泪。在门外,当我把准备好的钱塞到她人手中时,老人连连推阻,死活不收。       我因有事必须要走了,吩咐部属好好地按我的话接待这位老人,他也红着泪眼,连连地说让我放心。我说:你得把她当成我们自己我母亲和家人来接待,千万!千万!       目送着老人的背影离去,那幅老态毕现的背影让我想了很多很多。我在想,也许只有脱离了那些行行色色的会所、办公室、商厦、音乐厅等场所,才能真实地看到这个世界的另一面,而这一面恰恰又是我们曾经熟悉、现在却已经陌生了的群体生存的现状。       中国人民是最朴实纯真的人民,中国老百姓是最好最善良的老百姓,是他们用长满茧子的脊梁撑起了这个国家,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兴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才称得上具有平凡与伟大的魅力。
《王阳明:一切顺其自然,老天自有安排!》作者:王守一来源:国学生活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大道至简,唯有顺其自然才能活好这一生。【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顺其自然,凡事要听从内心       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王阳明       作为研究心学的一代圣人,王阳明一直主张“致良知”,跟随自然的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心态,将天、地、人合一,从而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       王阳明伴着祥云而生,从小衣食无忧,富贵荣华,但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在他十一岁时就立志将“读书做圣贤”列为人生的头等大事。为实现这个志向,他经受了很多磨难。       先是科举落第,后来仕途不顺,因直言上书,要求皇帝惩治宦官,而遭人陷害,不仅廷杖四十,还将他贬为贵州驿丞。       王阳明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他却从容淡定,在经历种种之后,仍然能顺其自然,不动心,足以见他的内心是多么强大。       从被贬龙场到龙场悟道,再到后来与“程朱里学”的抗争,他都顺其自然,没有违背自己的良知,遵循自然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终于使得阳明心学成为人人推崇的学术理论。       正因为王阳明能够听从内心,凡是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才成为千古一代受人追捧的大圣人。       顺其自然,像水那样“随方就圆”       知犹水也,人心之无不知,犹水之无不就下也;决而行之,无有不就下者。——王阳明       我们的良知如同水一般,顺势而流,这便是在遵循自然规律,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曾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神射手,天赋异禀,射箭技术一流,可谓是“百步穿杨”,一直以来被人们崇拜。他的名气大到惊动了当朝皇帝,皇帝慕名而来,想要一睹神射手的风采,并且当众承诺,若神射手真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可以百步穿杨,那就赏赐他黄金万两,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但如若不然,便是犯了欺君之罪,要被杀头的!       当时神射手心中满是杂念,自信一度跌落谷底,总想着万一射不中怎么办?到时候就真的要被杀头了。       越想就越无法集中注意力,一面是荣华富贵的诱惑,一面是惨遭杀头的恐吓,因此这位神射手有史以来第一次失手了。       故事中的神射手原本技艺惊人,受众人认可,但之所以在皇帝面前失手,就是因为他无法抛开一切后果,让自己的心顺其自然,杂念占据了意志,从而演变为如此结果。       无论何时,人都应该学习水的特性,能够“随方就圆”,静下心来,让思想去靠近良知。从容平静、淡泊名利,学会绕过障碍或者越过障碍,顺其自然地面对就好!       人生苦短,一切顺其自然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无法重来的,谁也不会一帆风顺,必定会遇到坎坷挫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学会顺其自然。       抬头仰望别人、羡慕别人,殊不知自己也是别人眼中风景。每一条路都不会白走,每一段经历都不是浪费时间。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       为何当今社会人们内心浮躁,想要急于求成,达到某一高度,但事与愿违,反而偏离成功之道了。其实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皆源于他们的好心境。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我们唯有坚守本心,顺其自然,不被世间的纷纷扰扰所影响,才会处之泰然,心安一生。       顺其自然地生活并非是要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而是要理性面对生活的一切,正如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并非君主不治理国家,而是不过多地干预政事,让百姓有更多的发言权。       真正的顺其自然是心中有所求,但不拘泥于自身的所求,能够将知与行完美地结合,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文/良之       退休以后就和夫人来到汉口家安享晚年,日子也过得平静舒适。女儿出嫁后就没回过娘家,她里里外外忙不过来,有时放几天假,想回家看看我们,又因太远,再加上疫情,就死了这条心。武汉解禁后,她请了几天假,说带孩子来看看外公外婆,能不同意吗?她和孩子来汉的第三天,她在某大学留校教书的一女同学小榴(小名)邀请她去学校玩玩,顺便也看看孩子。说的也在情理,可她一人带孩子去,我们不放心,最后决定,我们两老都去。那天小榴打来电话,说下周星期一上午没课,要求我们去。于是,在星期天的晚上,女儿和她妈几乎准备了一宿,孩子的小东西多而复杂,一件不带上都不行;有了孩子,出趟门就是这么不容易!趋车近一个小时,我们来到武昌小榴工作的学校,首先去她单身宿舍坐了坐,七扯八拉,女人之间话又多,一晃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小榴坚持要用车拉我们去街上餐馆去吃;女儿很懂事,坚持就在学校食堂吃,这样也方便。最后女儿的意见得到了同意。我们抱着孩子,跟着小榴来到学校食堂。       孩子小,没见过这大场面,先是哭了起来;后看到花花绿绿的菜,就不哭闹了,且跃跃欲试,馋的那样真好玩也真好笑。我认真打量了一下菜架上的菜,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怎不叫一个不满两岁的小儿眼馋呢?我心想,这些看似好看极了的菜能吃吗?不说是大人不能吃,小孩子更不能吃。女儿在大学时代吃惯了这样的菜,她就和小榴挑了一些。夫人看孩子口水都流出来了,就去精选了一点适合孩子吃的东西,比如豆腐、鸡蛋之类,然后倒上一杯水将菜中的辣味淘尽,把孩子哄得很高兴了。正在这个时候,在武汉的一个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多年没见,想一起坐坐。推辞不太好,于是,我对夫人和女儿讲明情况后,与小榴作了个小小的告别,就离开了学校。       下午,我回到家中,夫人端上一碟蒸热的菜上来,一看就知道是从学校食堂买回来的。问后才知,是小榴见夫人和女儿都喜欢吃食堂的菜,再说考虑到回到家还要去买菜做饭时间也赶不及,就顺便买了点带回来了。不是我有偏见,一见是学校食堂的菜,就少了胃口。我有不少朋友在学校工作,特别是近年食堂承包后,有不少微词,说的很难听。都说学校食堂是垃圾食品,没想到此刻垃圾食品就放在我面前,今天老夫我要好好“品尝”下这垃圾食品的滋味到底如何?       倒上一杯枸杞人参泡的酒,用筷子翻了翻碟中的菜,好家伙,共有十多个品种。说实话,活了半辈子,还真没见过这些玩意儿,至少我叫不出菜的名字,一个都叫不上来。我拈起一块像肉的菜放入嘴里,除了有盐、鸡精、生姜、辣椒的味道,就再无什么味道了;嚼了嚼,尽粉末;“呸!呸!”我将口中的“食物”吐了出来,未嚼烂的东西呈条状,也不知道是啥?难道这真是垃圾食品?放下筷子,点燃一支香烟,我联想起电视、微信常爆料的新闻,同时想起一个同样在学校工作的朋友Z前几天在学校食堂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大概是一个月以前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因为家里有事,Z没来得及去街上过早;赶到学校,已经迟到了。他连忙来到食堂买了一碗热干面和一个连壳煮熟的鸡蛋。热干面没什么问题,只是芝麻的香味少了点。鸡蛋有点不对劲。拨开壳后,蛋清的颜色像雪一样白,正常蛋的蛋清应呈乳白色,且有光泽;咬了一口,口感更不对,既脆又绵。蛋黄淡黄淡黄的,就像用于画油画的原料。Z立马想到电视上播放的化学鸡蛋。难怪那一脸盆鸡蛋,个个都破了壳,大部分的壳全脱了,好鸡蛋哪是这样子呢?想到这里,Z作呕起来,心中升起一股怒火。Z带着无可奈何的口吻对我说:“用什么办法证明这是化学鸡蛋呢?难道把老板拉去化验室去作化验?即使可以,我能这么做吗?把学校的影响搞坏了,我在学校今后还怎么工作?没有办法,只有放下未吃完的东西走人。”       回想在武汉小榴工作的大学食堂吃的东西,再加上Z在他工作的学校食堂吃的“鸡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凡是市场上没有的,学校食堂都有。”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市场不允许卖的,学校食堂都在卖。那些对人体有害的动物身上的东西(特别是内脏),市场是绝对不许卖的。现在市场上比较畅销的,如淋巴肉、用“瘦肉精”合成的火腿、香肠,用添加剂速成的大肥鸡,基本成了学生食堂的“主力军”;还有地沟油和转基因大米,更是潜伏在学生食堂的隐形“杀手”。       目前是,有钱在学生食堂买不到人吃的食物,只能买到非人吃的垃圾食品。不管你信与不信?这已是事实。有人说,造成这个局面,是管理出了问题。不错,是管理出了问题。问题是,谁来管理?怎么管理?从哪里开始管理?要加强管理,首先要弄明白这些垃圾食品的源头。源头仍然是市场。那些管理市场的专门机构做什么去了?天天都在抓,天天都在放,大不了罚几个钱入金库后,地下造假窝点又热火朝天。如果造假窝点关门熄火,市场上没有伪劣产品,学校食堂自己能生产吗?       再说教育管理部门,如果上面要下来作专项检查,教育局提前通知学校,学校雷厉风行,每次总能让检查团“舒舒服服”、“十分满意”。“不中毒”、“不死人”是原则,至于食品是否安全、达不达标、有无营养、是不是垃圾?这不是学校后勤该管的事情。       学校食堂的垃圾食品不是单纯的,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乱象之一。你以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不知道吗?其实,谁都知道。要让学生吃上真正安全的食品,也可以做到,那就得撤掉层层关卡。经营者并非黑良心,他们也得赢点利、赚点小钱。不然,不是白忙活了吗?你看,层层回扣,还得一分不少地上交管理费、承包费;算去算来,不来点假的,根本就连水都喝不上一口。我们如果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他们的“黑心”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批评揭露一个事物,理论上总是苍白的,只有数据最说明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一组数据吧:这组数据自然是与垃圾食品有关,算起来十分恐怖,也非常可怕。你知道一个普通的学校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要吃掉多少垃圾食品吗?就拿一所县市级学校来算,一般都有近3000人,如果平均一个学生一天要消耗两斤食物,那就是6000斤。那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是多少?读者一算就明白了。据有关谋体报道,中国所有学校,包括幼儿园的孩子们,全部都是一样地吃着垃圾食品,没有另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我们再来算算全国。全中国有多少学校、又有多少学生?请看以下一组官方2019年批露的数据:       根据教育部消息,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34万人。       据教育部门透露,我国到2020年的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过800万。       拓展:       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其中,本科院校1245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另有研究生培养单位815个。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833万人。       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790.99万人。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22.16万人;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2831.03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697.33万人;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万人。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85.80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9.55万人,硕士生76.25万人。在学研究生273.13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在学硕士生234.17万人。       全国共招收成人本专科273.31万人;在校生590.99万人。招收网络本专科320.91万人;在校生825.66万人。       特殊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数和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数继续增加       2018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152所。全国共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2.35万人;在校生66.59万人。其中,附设特教班在校生3316人;随班就读在校生32.91万人;送教上门在校生11.64万人。       民办教育较快发展,规模与占比稳中有进。       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35万所;各类在校学生5378.21万人。       其中,民办幼儿园16.58万所;在园幼儿2639.78万人。       民办普通小学6179所;在校生884.57万人。       民办初中5462所;在校生636.30万人。       民办普通高中3216所;在校生328.27万人。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993所(不含技工学校数据);在校生209.70万人。       民办普通高校749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649.60万人。硕士研究生在学1490人。       笔者无法来系统统计中国实际在校学生人数,可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是一个巨大的“军团”,我们暂且说这个“军团”有1亿人,那每天就有2亿斤垃圾食品被这个巨大的“军团”消耗掉。这个巨大的“军团”每天以“排山倒海”之势,正消耗着中国的垃圾食品;可以这么说,中国制造垃圾食品的黑窝点、黑工厂,它们特制的垃圾食品,是专门供应给学校的。还有一点必须注意:无论这些黑窝点黑工厂有多少家,无论它们能生产出多少垃圾食品,目前都是供不应求。笔者写到这里不想再写下去了,因为不忍,也没有超凡的心理承受能力。笔者不想去有意深化这篇小文的主题,也不愿去分析垃圾食品的危害性,更不想思考垃圾食品给我们的后代造成的严重后果;如果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生死存亡之大计,不敢妄加笔墨。读者诸君只要算算数据,稍加思索,就不难知其重要性了。

能吏:别必雄

天门聚焦 2020-09-10 阅读 28.4万 回复 47
       与能吏形成“标配”的,往往是胆子大、有魄力、敢作敢为。在为地区发展谋利益时有魄力,值得激赏,但这种“魄力”也很容易让人走上另一条反方向的路,而这显然不是好事。       人生的第一步很重要。相比于在官场高举高打,走高层路线的李伟,来自于湖北农村的别必雄显然比不了。       1962年,湖北仙桃市的毛嘴镇一个别姓家庭降临了一个男婴。家族长辈按照沔阳(现称仙桃)别姓的字辈“材可行道,业必传世”,给他取名为别必雄。       仙桃是湖北的富硕之地,而毛嘴镇又是仙桃的工业强镇,相对发达的社会经济环境让这里的教育一直走在前列。中国人讲究风水,喜欢把人才辈出的地方称为风水宝地。而仙桃在湖北就算得上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了。       别必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17岁的时候,他考取了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不知道为何,日后他的官方简历上一直写的是湖北农学院,而荆州分院到1985年时才改名为湖北农学院,在这点上,别必雄和组织部门都不严谨了。       荆州分院规模很小,只有农学、植物保护、土壤与农业化学三个专业,且只招收专科生。别必雄是1979级农学专业。       对于别必雄来说,这样层次的学校并不能满足他的梦想,这只不过是跳出小镇的第一步而已。       要知道,和他几乎同步落马的仙桃老乡文旅部副部长李金早是中南财经大学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毕业;老乡雷军则是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日后在长安街打出“小平您好”的毛嘴镇师弟胡圣虎则是北大毕业;他的老乡同龄人中还走出了很多大名鼎鼎的法学家,比如中国民法学一哥王利明,刑法一哥张明楷。何仙桃之多材耶!       其实学校不是特别优秀也有好处,那就是很容易成为知名校友!湖北农学院后来成了长江大学农学院,在农学院最为自豪的三位政界校友中,别必雄名列其中。       而这三位政界校友,一位是别必雄的78级师兄戴贵洲,一位是他80级师弟谭先振。       师弟谭先振的运气不比别必雄好。2020年3月2日,湖北女子监狱刑满释放人员黄某英违规离汉抵京问题,一时舆论哗然,随后在纪委的调查中,作为司法厅厅长的谭先振被认定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被免去职务。       这次疫情中,比较邪门的是,权少势小的司法行政部门居然成了官员倒台的重灾区。也是因为监狱出了问题,山东省司法厅厅长也被免职处理。可见,官场中只有相对安全的位置,从来没有绝对安全的位置       戴贵洲毕业分配到了荆门县拾桥镇农技站,谭先振来到了老家江陵县川店公社,别必雄算是分配的最好的了——宜昌县农委,怎么着也算是县直机关。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条谚语又展现了它神奇的力量。在八十年代中国基层的政治舞台,高中生都算得上是公社里的文化人,这群大学毕业生更是被当做了宝贝。       他们在毕业一两年后,迅速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1982年,别必雄毕业这一年,时代开始发生急剧的改变。各级共青团系统迅速恢复建立并壮大起来,而共青团领导的选任标准则是高学历的年轻人。       工作一年半后,别必雄在各种机缘巧合的作用下,出任宜昌县团委书记。也是在这一年,师兄戴贵洲出任镇党委书记,谭先振成了荆州地委办公室秘书。他们三人,各自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政治生命。       宜昌作为湖北第二大城市,又是三峡、葛洲坝等国家重点工程的所在地,在湖北的政治地位颇高。       1990年,别必雄被从宜昌县,调入了宜昌市(县级市)团委。四年后,他又成了宜昌市(地级市)团委书记。直到1997年他以共青团市委书记的身份调任宜都市(县级市)市长。       别必雄的仕途主要履历,其实就是宜昌县、宜都市、天门市、襄阳市、荆门市。他在宜昌县走上仕途,从县农委普通办事员成为县团委书记;他在宜都市完成了华丽转身,从青年团干部成长为县级地方主要领导;在天门这个副厅级的省直管县,他成为了副厅级的省管干部;在襄阳,他成了正厅级的市长;到了荆门,他终于成为封疆大吏,地市级一把手——市委书记。       在这个谈不上多快,但是十分平稳有序的晋升过程中,别必雄从1994年出任宜昌市团委一把手后,一直是担任党政一把手,要么是市长,要么是市委书记,从来没有当过副手。       这种年少成名,又当惯了一把手的经历的,也让别必雄养成了雷厉风行、敢作敢当、好大喜功的工作风格。       21世纪初,湖北人刘志军走马上任,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狂飙突进的时代拉开序幕。随之而来的是各地方为了争取高铁项目,争取在本地设站设枢纽,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湖北有着天然的便利,毕竟刘志军很有家乡情。       当时的湖北,想抓住这个机遇对长荆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和升级。电气化改造?这种低配铁路早不在刘部长眼中了,刘志军的答复是与其修修补补,不如提前上马汉宜高铁。湖北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儿,就在谈笑之间拍板定案。       汉宜高铁的上马,一时间让两地之间的小城市迅速燥热了起来,武汉与宜昌之间的城市们纷纷争取在当地设站。       别必雄的老家仙桃把握十足,毕竟这是武汉到宜昌最近的选线方案的必经之地。而此时别必雄所任职的天门,则要在这个最优方案的北面很远的地方。       天门的交通情况一直很差,无论是国道、高速还是铁路,都远远落后于邻居城市,或许这样的现状让天门人早就对汉宜铁路没了想法。       但别必雄不这么认为,这位有着李达康作风的地方主官坚定的认为交通问题是天门的首要问题,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汉宜高铁。        李达康当县长的时候,也是“要致富先修路”理念的信徒。为了修路,他还挑战了时任县委书记易学习的权威。       为了改变一个既有线路的规划,别必雄跑完省里跑铁道部,铁道部、武汉铁路局、铁四院的大大小小关系都让他跑了个遍,这其中有多少辛酸,有多少低头,有多少泪水,我们今天已无从知晓。唯一知道的是,铁路真的改道了,汉宜高铁加设天门南站。       这次以牺牲仙桃利益为代价的改道,虽然让别必雄在家乡人民那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但却是为天门做了件实事。       以至于别必雄调任省安监局局长时,天门市政协主席在送行会上这样评价别必雄:他给天门人们做了三件大事,一是拱来了汉宜铁路,二是扩建了天门城区,三是留下了仙桃人一切皆有可能的拱劲。       后来主政荆门市的时候,别必雄还是对高铁这么热情,还是这么强势、敢拼敢为。       当时沪渝沿江高铁正在选址,信奉“一切皆有可能”的仙桃人别必雄就像当年拱汉宜铁路一样,上跑领导,下发动舆论,愣是让沿江高铁放弃了荆州站,选在荆门设站。       别必雄的干劲不仅体现在交通上,还有各种的大工程、大项目上。他风风火火、敢想敢做,在这一点上像极了李达康。       客观的讲,抛却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的话,别必雄是一个实干型官员,而不是一个一味求稳的庸官、懒官。       这一点也是后来能成为省政府秘书长的原因。。       2017年,湖北领导班子换届,新成立的省政府需要一名新的大管家。当时颇有政声的别必雄,就这样走进了位于武昌区洪山路的湖北省政府大院。       相比于同学戴贵洲的农业厅厅长和谭先振的司法厅长,省政府秘书长这个准副部级的职位明显更具政治前景。        在环境极为复杂的官场,想既能够成就大事,又能屹立于官场不倒,这是需要极高的自律能力与政治智慧的。毕竟,面对着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与微薄工资之间巨大的反差,想把手头经手的动辄数十亿的大项目视作无物真是太难了。       显然,别必雄没有这样的自律能力。
文 | 季羡林       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文章写了一些,议论也发表了一通。我看过一些文章,但自己并没有参加进去。       原因是,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       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       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       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对于那些肚子里吃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人来说,有如夏虫不足以与语冰,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话说到这里,我想把上面说的意思简短扼要地归纳一下: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