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集镇

2021-06-23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5万   回复 11
 文 / 兰桂腾芳

       天门乡村的集镇的名称与别处是不同的。规模大的叫“街”,现在叫“镇”。比较大的集镇也叫“街”。规模小的就叫“场”了。蛮小的集镇也叫“场”。也有一些集镇叫“市”。村民们到集镇上去办事、购物、卖农副产品。叫做“赶街”“赶场”。天门乡下赶街赶场是不分“热集”和“冷集”的。只要你愿意,每天都可以赶街。只要你愿意,早晚都可以赶场。

       明清时代,天门有四大名镇,八小名镇,还有很多中等镇。四大名镇就是城关、岳口、皂市、干一。八小名镇诸如黑流、渔泛、截河等等。黑流位于汉江岸边汉江支流邹河源头。渔泛位于汉江另一条支流牛蹄支河河口对岸。古时候,渔泛属于天门管辖。截河位于牛蹄支河距汉江不远的急转弯处。古邹河和古牛蹄支河都是天门的与汉江航道联结一体的重要航道。三条航道出入的船一直从黑流接到渔泛。晚上,从黑流至渔泛的汉江两岸泊满帆船。“渔(泛)黑(流)二镇,赛过南京。”截河也是牛蹄支河上距汉江不远的一个繁荣商埠。坟禁,石河、灰市也在八小名镇之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们的规模确实不大,但是集镇上商贾云集、会馆林立、景点纷呈。比起那些比它们大一些的镇来市场更繁荣。坟禁主要是佛教和道教圣地而出名。石河当然是历史文化的沉淀而出名。灰市则是因为雁门口的石灰卖到天门全境的集散地而出名。灰市的中医小儿疳科也很出名的。

       天门乡村集镇的格局与别处应该是差不多的。集镇上的房子都是大门对大门的。有的房子是三间,中间是堂屋,两边是房间。堂屋的大门与乡村农舍是不同的。有六扇大门。白天做生意六扇大门全部打开,到了夜晚全部关起来。房间不是用来做卧室的而是用来陈列商品和销售货物的。房间面街都一个柜台做墙壁,柜台上面是活动木板门。也是白天开夜晚关。顾客一般都是站在外面买东西。也有的房子是两间。正房一般都是做门店和库房。后边再做一栋厢房做起居用。

       集镇的街道都是铺的大青石板。乡下人叫“街心”或“场心”。村民们的农副产品和蔬菜一般在街心交易。天门乡村集镇的街道大都是一字型的,也有些直角曲尺型的。丁字型和十字型的就更少了。

       集镇上除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各种商店。还有勤行、肉案、鱼庄、诊所、作坊,也有茶馆、牌店。“勤行勤行,三百六十个早床。”勤行就是早点馆。天门一般叫“白案馆”。天门乡下的勤行里供应的有锅盔、油条、包面、米粉、煮粑子。锅盔夹油条是天门乡下的经典早餐。锅盔有砍锅盔、贴锅盔、牙子锅盔。要吃猪油饼和皇尝饼就得要都大镇上去了。勤行平时也经营一些酥食。如酥饼、喜饼。酥饼就是馅饼。喜饼是一种饼面上印着一个大双喜字的甜品,都是面粉生产的副食。天门乡下叫酥食。

       规模大一点的“场口”,集镇上还有一些大大小小各行各业的作坊。有作坊的场口也是各有特色,互不雷同。有的是各业俱全,各有偏重。有的是空缺不齐,自有选项。规模小的场口就只做商业和餐饮了。

       副食杂货铺销售的酥食都是专业的酥食坊生产的。酥食坊主要就生产酥饼和喜饼。饼干和麻饼也是必不可少的。白果和麻枣是老少喜爱的又酥又甜的副食。用面粉和麻糖做成一个团子,然后放到油锅里油炸。出锅冷却后表面裹一层带白糖的面粉的就是白果。表面裹一层芝麻的就是麻枣。麻糖一油炸,落口就消化。白果麻枣好吃又好看。看到了就嘴馋。九连环也是一种人人爱吃的酥食。染坊是比较出名的行业。天门土特产四花之一的蓝印花布就是由乡村集镇上的染坊印染的。还有那些红白喜事和大年春节用的香烛纸钱,鞭炮烟花。也是一些乡村作坊生产的。

       红炉,就是铁匠铺基本上每个场口都有。农业生产的农具,村民生活的工具。犁耙耖,锄镰叉,镢铲锹,钳剪刀,都是红炉锻打的。一个铁匠铺两个人就够了。通常是一个师傅一个徒弟。也有的是一个老板一个帮工。帮工或徒弟拿大锤拉风箱。老板或师傅掌火候控成型。铁器成型后必需淬火。如果不淬火就是一块废铁。淬火很简单。趁热往冷水里一浸就行了。趁热打铁才能成功,趁热淬火方可锋刃。

      “干子豆腐是命,鸡鸭肉鱼来了,命都不要了。”这是天门乡村讽刺吃货的一个笑话。笑话归笑话。但是笑话里确实透露出了天门乡下干子豆腐是仅次于鸡鸭肉鱼的美味佳肴的内涵。闻名遐迩的蒋场香干就是人人爱吃的天门干子。每个场口上干子豆腐是不可少的。豆腐坊在天门乡村集镇上是不可欠缺的作坊。豆腐坊磨豆腐是用畜力拉磨的。过滤豆腐用过滤架直接往锅里过滤。过滤好豆浆煮熟后放到大木盆里点卤冷却成豆腐脑后。还要用压榨机挤水定型。做豆腐只能轻压,做干子就要重压了。夏天,豆腐坊还做凉豆腐供人们做饮料。凉豆腐就是豆腐脑。豆腐脑和豆浆也是一种可口的早点。

      自然农耕时代。乡下人,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电视机。乡民们,不会扣扣,不会微信,也不会玩游戏。娱乐时,只晓得哼小曲,只晓得听渔鼓,不知道看电影。农闲时,只好去吃茶,只好去打牌,也只好去搓麻将。乡村集镇上茶馆不会蛮多。牌店还是有几家的。牌店里除了国粹麻将。还把儒家启蒙幼稚童的“上大人”搬上纸牌供人斗智。那些闲散的村民在这里可以消磨时光、休闲娱乐,斗智斗勇。当然,更主要的还是企图赢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赢的钱不珍惜,赢了的也不会有落存。输的钱蛮心疼,输了的很难得赶回本。玩来玩去只有桌子板凳赢。赢利的只能是牌店。

       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不用看病和吃药。天门乡下人只要一听到花鼓戏,身上的病痛都会自然除。天门有戏院子的集镇应该只是那四大名镇了。还是有极少数的小镇也就街上虽然没有戏院子,却也有戏楼。黑流的汉江外滩是就有一座戏楼。传说是鲁班师傅所修。每年到了冬闲。各地的花鼓戏戏班子都会来戏楼献艺。献艺当然是为了赚钱。赚钱不是靠卖戏票,看戏是免费的。看戏的人是要消费的。首先,看戏人要填饱肚子。其次,很多人都要吃零食。这就给餐饮业带来赚钱的机会。餐饮老板们为了给自己创造赚钱的机会,当然就会出钱赞助戏班了。“打彩”也是戏班的一个收入来源。戏班的戏演到精彩处,有的观众就会“打赏”。打赏就是打彩。一个戏班到一处地方演戏一般都是演四天。期中一天是专门演“打彩”戏的。打彩戏都是打悲情牌的。剧情演到最悲惨处,演员们用悲腔插演一段打彩的唱段。以博取观众的怜悯之情而打赏。打赏的人,积善行德者有之,炫耀面子者有之,随波逐流着也有之。哟,哟依哟,呀吙依哟,花鼓戏好看人又多。冬春两季黑流是非常热闹的。

       人吃五谷杂粮,免不了会生病患疾。乡村场口上就有了土中医悬壶济世开办诊所。一来赚钱谋生。二来治病救人。乡村中医的医术由于临床检验和理论基础的局限是不会蛮高的。滥竽充数的庸医也是有的。人们一般都认为中医是一种落后的医术。然而。西医进驻乡村是人民当家做主以后的事。劳苦大众翻身之前。乡村村民的健康状态是十分堪忧的。
每个乡村集镇,不管是大街、小街,还是大场、小场。菜市场是必需有的。天门乡村自然小集镇,都是由“菜市场”才叫“市”才叫“场”的。菜市场都是露天的,清晨,肉案、鱼庄、蔬菜摊、瓜果摊,各自在公众默认的地点把摊位摆起来。到了中午大家都会卖完货品收摊。有一些小场一个时辰就会收摊了。

       农村有了供销合作社后,一些小场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有供销社开设供销店及其分店的街道或场口还在肩负乡村供销和医疗的使命。供销社统筹集镇上的各种商店。勤行也归供销社管理。只是不再叫勤行了,冠上了供销社饮食店的美名。供销社是不管理菜市场的。肉案由供销社改装成食品供应站。鱼庄由农副产品交易所承办。蔬菜和瓜果只须在交易所指定的地点自主经营,给交易所缴纳管理费就行了。区政府还在一些久负盛名的小集镇上设置粮食购销站,棉花采购站,农具加工厂。自古就是乡村小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小集镇还是原来的中心。

      农村空巢了。天门乡村小集镇都蜕变成了普通的村庄。
还没有人进入打赏大厅,快来打赏吧
  • 回复11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开心猫 最后回复于 2021-06-25

粉丝 36

2021-06-23

粉丝 51

2021-06-23

粉丝 1236

2021-06-23

粉丝 5

2021-06-23

粉丝 45

2021-06-24

粉丝 51

2021-06-24

粉丝 709

2021-06-24

粉丝 14

2021-06-24
:马公铺、三屋嘴分属原合丰区刘杨、韩王两村,那时皂市河穿肠而过,商贾云集,经汉川直达汉口。尤其是三屋嘴码头石阶沿河而建,颇为壮观。陆路落脚点须经合丰店后到达马公铺、三屋嘴两地。合丰店始称“哈风店”,又称“呵风店”,集市形成于清道光20年(公元1840年),这里湖汉交织,土地肥沃,商贾云集,曾经是闻名天门、京山、应城和汉川边境的鱼米之乡和商贸中心。1941年伪国民党天门县政府搬迁于此办公。1957年曾是天门县合丰区公所驻地,后为合丰公社、友谊公社和合丰管理区所在地,1987年划入皂市镇管辖。现武荆高速和S311分当线(汉川分水至宜昌当阳)从村中交叉穿过,交通便利。
2021-06-25

粉丝 38

2021-06-24

粉丝 1180

2021-06-24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