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笔记二

2022-04-17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8976   回复 1
  三、理学的分系 

  3.1心学与理学的对峙

  在常识理性结构中,程朱理学的性即理认为常识的、自然的宇宙万物之性即是天理,先有天理(外部秩序),再讲每个人的道德感,由此来证成儒家道德伦理。但这不是论证儒家伦理成立的唯一模式。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就提倡心即理,是以常识理性中,同样是不能质疑的人之常情的善为出发点,人人都有的内心之善(道德心),可以外通于代表普通道德秩序的天理。

  这就形成了常识理性所构造的道德哲学中性即理与心即理两个方向,分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3.1.1陆九渊

  陆九渊根据孟子的四端说,提出心即理。他这样论证:“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认为,作为道德规范的理压根不是外在的,天赋予人心的不可泯灭的道德感就是理;人的悖理违义行为,是心受蔽于外物所致,只要思考如何回到人本心,道德伦理的本义就能判然而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人心小小方寸,实则充塞于宇宙。

  陆九渊指责朱熹的格物致知、穷理尽性修身方法过于支离破碎,而陆的修身则直指本心,“明心见性”。

  朱熹则指责陆九渊“只我胸中流出底是天理,全不着得些工夫,看来这错处,只在不知有气禀之性。”

  鹅湖之会

  南宋1175年,朱熹送好友吕祖谦(共同编过《近思录》)从福建回浙江,路过江西铅山,宿鹅湖寺,吕祖谦写信给陆九渊、陆九龄兄弟来聚会。换句话讲,吕祖谦作为中间人或者主持人,主持了这场辩论大会,当时可谓盛况空前,双方的弟子近百人云集鹅湖,见证陆朱大战了三天。其主要内容是:

  朱熹说,你的宇宙即吾心,能与佛学划清界限么?这不就是禅学么。讲“六经注我”,不用求知,不用穷理,如何修身?

  陆氏兄弟说,你不是讲性即是理,要去穷一个个理么?每件事情都有一个理,怎么穷尽得完?穷到白头了你也弄不懂什么是天理。

  结果:陆氏稍占上风。

  陆氏兄弟朱熹尽管在学术上有分歧,但私下交情还是不错的,鹅湖之会后,朱熹特别邀请二陆到他的地盘讲学。题目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陆九渊就批判佛教为个人求解脱,就是喻于利。朱熹大赞。

  但是,很遗憾的是,朱熹的学说后来成为了元明清官学,而陆九渊的学说即心学的命运就只能在民间流布了(在野)。

  客观讲,朱熹的学说,既消化了佛学又与佛教划清了界限,君王士子皆大欢喜;而陆九渊的学说,太像禅宗了,这对当时极力想区分开会学与佛学的儒生来说,是缺乏普遍吸引力的,土生土长的儒学需要尊严嘛。

  3.1.2王阳明

  王阳明的悟道,正是从发现程朱理学修身之困难开始的。王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体认到,天理圣人之道并不在外部,每个人的内心所具有的向善意志就是天理的根据,朱熹那种通过格心外事物之理去了解天理,完全是误人。王阳明把常识理性中与天理相通的人之常情之善,称为“良知”,而致良知才是修身正道。

  3.1.2.1王阳明心学两大要点,主要是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致良知:“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明明德就是致良知。王阳明把人心具有的怜悯羞耻等善端提升到天命所赋矛的本体层次,又用致良知把人的道德社会实践和修身贯通,形成一个有二层次结构、自洽的心学理论体系。

  王阳明认为,程朱那种主敬的“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的由外向内的格物修身工夫,搞错了方向,修身应当直截了当转向内心良知,由内向外推。他说,“知至善,惟在吾心,则求之有定向。”王阳明把“格”训为“至”,格物的过程,就是致良知,“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王阳明嘲笑朱熹在“诚”字上加了一个“敬”字,是画蛇添足,他说修身“惟以诚意为主,而用格物之工,故不需添一个敬字。”

  知行合一:当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观念后,儒生的修身就不再需要去格物穷理,而变成了致良知的过程。王阳明由此推出了知行合一论。“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有知在。”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比程朱的理学体系更简洁、更易懂易行,于是很快弟子遍天下,学术思想盛极一时。

  3.1.2.2天泉证道

  王阳明的道德哲学可归纳为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也称“天泉证道”。其典故如下:

  天泉,绍兴天泉桥,明嘉靖六年即1527年,秋天。王阳明的弟子在学习王阳明学说时发生分歧,提出疑问。一个叫王汝中,一个叫钱绪山。两人都赞同四句话中的第一句,但王汝中认为,如果第一句话成立,则后三句提到的意、良知、物,都应当是无善无恶的。而钱绪山则认为王阳明的话一个字也不能改动。于是,请王阳明亲自解答。王阳明第二天就在天泉桥上回答了他们。但王阳明的裁决,是要两学生互相学习,相得益彰。最后,王阳明的意思是,对于中等悟性以下的,可以坚持钱绪山的说法,即“为其次痒痒法。”而对于高端悟性的人,只要悟出心体是无善恶的,便能人己内外通透了。

  王汝中与钱绪山的争论,成为王阳明学说后来的分派。

  3.2狂禅与明末思想大解放

  王阳明对于自己提出的学说的含混或者辩证解释,使得致良知中对于什么是符合良知的标准有了分歧,从而开启了道德多元主义之门。

  3.2.1王阳明弟子王艮把致良知说推向极端,认为人做任何事都可以看成是致良知,认为明哲保身也是良知良能。还有一个叫罗近溪的追求“生意活泼,了无滞碍”的乐之境,“坐起歌咏”、“饥来吃饭倦来眠”都可以视为致良知。

  王阳明在修身成圣问题上,认为“凡圣都可致良知”,“满街都是圣人”。王艮、王襞父子甚至提出了“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打掉了王阳明心学中精英主义和对劳动者的优越感,一个大字不识的贩夫走卒从他们日常所作所为中也能悟道、致良知,成为圣人。

  3.2.2狂禅

  罗近溪、周汝登,后人称为王门左派,表现在他们离经叛道的异端思想,做出反社会的特异行为。

  王学左派之极端者,如何心隐,曾按《大学》修齐治平原则,在家乡江西永丰设“萃和堂”合族而居,吃大锅饭,互通有无,搞小社群,后被官为视为妖人杀害。李贽当官二十年,受不了约束而弃官,以童心为道德,入空门而不受戒,放言品评历史人物,76岁在监狱自杀。

  3.2.3江右学派

  代表人物是聂豹、罗洪先。其认为,王艮父子提出的现成良知说,其修身方式类似禅宗顿悟。江右学派力主修身要在道德实践上下工夫,才能体悟到“意未发”之良知本体。

  3.3宋明理学的分系

  第一系,由常识合理和由外向内推两组要素组合,对应程朱理学。

  第二系,由内向外推,对应陆王心学。

  第三系,以人之常情中之善作为正当性最终依据,追求内外合一,对应程颢“以心着性”。

  第四系,中国式自由主义,对应戴震的气论。

  3.4宋明理学对东亚的影响

  17世纪后中日韩三国传统社会共同的政治文化,是程朱理学,也称朱子学。但朱子学在三国的影响不同。

  朝鲜(包括韩国):以排佛扬儒为国策,定朱子学为国学,与中国相同。

  日本:朱子学传入之前,日本的思想格局是多元的,占主导地位的是结合了本土神道的佛教。“日本文化不存在完全独自的框子、形体与骨架,”“日本接近于没有骨骼的类似海参那样的生物,原则上不表现出一个明显的形体,经常变化形体。”在德川幕府初建及中期,朱子学被定为官学,但由于佛教与本土神道教的存在,崇尚朱子学的儒家在日本的政治地位并不高,这就使得日本的儒学没有像中国与朝鲜一样僵化与束缚。正是这种“没有骨骼的经常变化形体”的思想形态,导致了明治惟新时日本面对西方的侵略很快转向全盘西化。或者说导致了明治惟新改革的成功。
  • 回复1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