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漫谈

2019-08-15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9590   回复 1
今天漫谈一下《红楼梦》,大约有些体会不吐不快;或者怕忘却,以文字作记录罢——很多感想,当时生发,过后却总模糊。

    其实《红楼梦》很早就读过了,后来又认真读过一次。第一次读《红楼梦》,应该初中时候,父亲买了一套两册,我记得封面半淡黄半浅红,上面画着林黛玉贾宝玉,“红楼梦”三字是竖排。父亲是个农民,劳作之余,他的爱好本不少,比如胡琴、口琴、笛子(有时客串锣鼓),比如花鼓戏、楚剧(时常会哼几句或几段),比如捕鱼捉虾,比如木工瓦工箍工,比如喝酒抽烟,比如吹牛扯白。但有一点却让我终生难忘,那就是不打麻将,全村恐怕就数他了。他不是不会打,但绝不赌钱。说得远了,回到《红楼梦》。父亲骨子里是非常爱书爱读书的,只不过舍不得买。村里队长和他是堂兄弟,同岁,队长炳叔家的书可多了。那时我记得什么三侠五义七侠五义(我最喜欢看的是五鼠闹东京),什么《东周列国志》,这些我父亲都借过,我也借看过。唯一一本《三国演义》不借出来——理由是怕损坏。我印象里那时候我在村里只见过两家有《三国演义》,一家是老民兵连长家,也是不借(或者说借也只借一两天,天数多了不行),一家就是队长家。换句话讲,父亲和我只看过《三国》极少片断。所以父亲一气之下,在我读五年级的那个暑假,买了一套《三国演义》,我记得书一翻开,就是几十页的人物黑白画像。

    我说这些的意思是什么呢?四大名著最重要的三本,包括《水浒传》,父亲都买了新书的,父亲向来有这个脾气,你能买,我也能买,不输你,不受你气。这些书,也算是我们家的镇家之宝,放在电视柜兼书柜里当门面。父亲买《红楼梦》后,就开始读,但很快我就发现他似乎读不下去了。我后来揣测,父亲只上过高小,对三国水浒这类通俗故事书,容易读,而对《红楼梦》这种雅俗共赏雅多于俗的小说,读起来可能就有难度了。但是,父亲不喜欢看,我却痴迷其中,当然,我也只看我喜欢看的情节,比如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比如风月宝鉴,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

    第二次读,是我失恋之后离家出走,背包里带了一套《红楼梦》,我在河北邯郸的那两个月里,闲时就看,一个人静静地看,每每看得泪眼朦胧。我能体会到书中人物的那种痛、那种苦。我能体会到曹雪芹的伟大之处。我就觉得,他写到我心里去了。他写的这一大家子,不就是我们家族亲戚之间的缩影么?贾宝玉有那么多堂兄妹表兄妹,我们谁没有?(出生于城市的就不说了,出生于农村的,一般来讲,表兄妹起码能数出十个吧)。所以,就觉得曹雪芹写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关系,就觉得特别亲切。

    这是今天漫谈的缘起。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特别是近来听读与重读后,感触还是很多的。就觉得什么呢,以前读《红楼梦》,只是读了皮毛而已,打个比喻,以前是“靠坡打鼓球”,顶多沾了一下水,湿了一下身而已。现在读与听了后,就觉得《红楼梦》确实是博大精深。想起某些人动不动就把某现代小说家写的书冠以“现代红楼梦”,就觉得这些人真的浅薄、无知乃至无耻。他们有什么资格和《红楼梦》比肩?《家》、《春》、《秋》能吗?《围城》有吗?《白鹿原》有吗?完全是胡扯瞎攀比。

    我想说什么呢?光一个红学,就够你研究一辈子了。因为《红楼梦》是没有完成的一部小说,小说人物的命运最后到底应该是怎么一回事,难以搞清楚。《红楼梦》还是一部百科全书,作者不仅写实,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都是对于当时清朝生活与社会生态的还原,而且还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你比如诗词、建筑艺术、美食艺术、社会习俗、医药学、佛学、道学、巫学等等等等,作者写的这些,都是具有科学依据的,绝非空穴来风,闭门造车。他所有的人物,应该都是有原型的,都是经得起检验与考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曹雪芹真正是一位顶级写现实主义小说大师。

    从红学又可以派生出来版本学,你比如《红楼梦》的版本非常之多,蒙古王室、朝鲜王室以及俄国都有版本,与我们现在能行的版本就不同。因为那个时代,这部小说的传播,是靠手抄的。手抄的过程中,难免错讹,那么多的字,还要用小楷,对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版本,就是脂砚斋评石头记。所以要想真正涉及到《红楼梦》的内里,脂砚斋这一版本不能错过。而事实上,我们的通行版本,却又是曹雪芹高鄂版。而据考证,高鄂续后四十回的时候,是改动过前八十回的。你比如有的版本是“林之孝家的”,而有的版本却是“秦之孝家的”。有的版本是“秦业”,有的版本却是“秦邦业”。前面八十回的很多段落,很奇怪,有些衔接不上。等等等等。

    现在已经有人在研究秦可聊了,你比如刘心武。前十年左右吧,我好像是在央视10频道听过他的讲课,很有意思。今年,我们在群里谈到红楼梦,有文友就极反对刘心武的观点,说秦可聊怎么可能是康熙大帝的太子的女儿呢?但是,反过来我们看曹雪芹写的那一回,发现确实明显删去了很多文字,甚至很多文字可能是写了几十回后回头又添加的补丁——写小说的人都知道,你得自圆其说。但是这个补丁,却又有很多破绽。我们从脂砚斋的批里才知道,哦,原来作者删掉了十之四五。

    所以,你不看别的版本,光读高鄂那一本,你怎么知道有这回事?

    据脂砚斋的批语的语气与口气来看,其实,曹雪芹是写完了后面的回合的,可能不是120回,而是108回。但是,在传阅过程中,在借阅过程中,原稿被某些朋友借走就故意不还了,于是,就“迷失”了。那时候不能像现在电脑存盘。丢了就没了。几十万字,要重写,谈何容易?重写时还有那个心情与情绪么?就说我们现在写一篇小说,你不就着激情与冲动一气写完,那多半就写不完了。这是一个经验。另一个,清朝大兴文字狱,曹雪芹后面的回合,注定是一个悲剧结局,那时候大清王朝正是鼎盛时期,你写一个王公贵族之家“落得个白茫茫雪世界,真干净”,不合时宜啊?我个人觉得,高鄂后来的续,很可能就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使得贾家复兴什么的,虽然比较荒唐,但对朝廷胃口——据说宫庭人士非常爱看这本书。事实上曹雪芹在北京结交的那些贵族公子哥中,就有敦诚等人,很显然,他的小说,也必然流传地宫庭去过,后来看到一则文字,说是慈禧也爱看《红楼梦》。你想,曹雪芹写贾家那些富贵繁华的文字,写得有多么逼真细致!

    然后,要真正读懂《红楼梦》,还得研究曹雪芹本人。也就是他的身世。不了解一个作者,是难以真正理解他的作品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研究唐宋诗人的诗,哪一首不是对其时代背景、对作者当时的官职升迁贬谪不详细交待与分析的?同样,曹雪芹的小说,本身就带有极强的自传性,如果不研究其身世,他那“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痴与味,又有谁能探求得到?

    所以,现在读红楼梦,真是越读越觉得自己的无知与浅薄。于是,说以上这些,和大家共勉罢。
  • 回复1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16

2019-08-15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