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楚安澜”与浙江的“五水共治”
一、湖北的“荆楚安澜”工程指的是什么?
核心内涵是水安全与流域治理 。
1.“荆楚安澜”是湖北提出的综合性水利战略,其核心是通过现代水网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确保水安全、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湖北作为“千湖之省”和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承担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国家使命,因此“荆楚安澜”既是地方发展需求,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具体措施与工程实践
防洪抗旱体系:湖北年均过境水量超6000亿立方米,历史上洪旱灾害频发。通过建设“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排涝工程。
国家水网关键节点:湖北是三峡工程、丹江口水库等“国之重器”所在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均北送水量95亿立方米,对北方供水安全至关重要。
生态修复与数字治理:推进长江大保护,修复河湖生态;同时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如汉江兴隆枢纽数字化项目),提升管理效率。
3. 政策与战略定位
湖北将“荆楚安澜”写入省党代会报告,并出台全国首部河湖长制党内法规,强化党政责任。
二、浙江的“五水共治”又是什么?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
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五水共治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核心,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水是生产之要,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基,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用、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
三、主要异同点
1、荆楚安澜主要强调防洪抗旱、南水北调之后的河湖生态修复。仅仅对应了浙江省的其中三项“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另外两项“治污水、抓节水”明显没有涉及。
2、湖北过于强调“工程”的经济性。规划投资4358亿元推进59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引江补汉等11项已开工。兴建水利工程能拉动投资,提升Gdp。
浙江强调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抓五水,是由客观发展规律、特定发展阶段、科学发展目的决定的。弱化其经济目的,强调其社会效益。
核心内涵是水安全与流域治理 。
1.“荆楚安澜”是湖北提出的综合性水利战略,其核心是通过现代水网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确保水安全、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湖北作为“千湖之省”和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承担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国家使命,因此“荆楚安澜”既是地方发展需求,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具体措施与工程实践
防洪抗旱体系:湖北年均过境水量超6000亿立方米,历史上洪旱灾害频发。通过建设“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排涝工程。
国家水网关键节点:湖北是三峡工程、丹江口水库等“国之重器”所在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均北送水量95亿立方米,对北方供水安全至关重要。
生态修复与数字治理:推进长江大保护,修复河湖生态;同时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如汉江兴隆枢纽数字化项目),提升管理效率。
3. 政策与战略定位
湖北将“荆楚安澜”写入省党代会报告,并出台全国首部河湖长制党内法规,强化党政责任。
二、浙江的“五水共治”又是什么?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
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五水共治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核心,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水是生产之要,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基,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用、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
三、主要异同点
1、荆楚安澜主要强调防洪抗旱、南水北调之后的河湖生态修复。仅仅对应了浙江省的其中三项“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另外两项“治污水、抓节水”明显没有涉及。
2、湖北过于强调“工程”的经济性。规划投资4358亿元推进59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引江补汉等11项已开工。兴建水利工程能拉动投资,提升Gdp。
浙江强调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抓五水,是由客观发展规律、特定发展阶段、科学发展目的决定的。弱化其经济目的,强调其社会效益。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