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逾越的品牌心理

2015-06-19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9991   回复 17


我修过多年鞋,看过多年闲书,发现这世人对于任何的事物,都有个“认牌子”的心理,仿佛只要是名牌,就一定是好的,然后用心呵护,用情敬畏,怎么违心都觉很值得。这很有些像世人们的待客之道。在我们每个家庭中,亲戚的地位总是有贵有贱的,家里来了客,是当官的,是有钱的,我们招待的态度和用度就特别的上心,似乎这贵客临门,别人有光,自己也顿时添彩了一般。汉语有“蓬荜生辉”的成语,形容的就是这情景。相反,家里来了无钱无势的贱客,无论他品行多高尚,对我们多友善,我们都很难拿出款待贵客的那一份热情。近墨者黑,好像别人身上的贱味,会传染给人似的。而其实,客人无论贵贱,多数终归只是我们人生片刻的过客,款待无论冷暖,都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人,之所以“认牌子”,无非是两种心理在作怪,一是牌子货有价值不菲的含金量,二是受众生性的眼高手低,装饰自己,总乐于用较高的牌子,以拔高自己的身份。比如富豪习惯用奢侈品,而平民爱用叫得响的名牌。
前不久,附近有一煤老板,拿一双“酷奇”皮鞋给我看,原因可能是,我还算比较懂鞋,又或者他刚刚购了奢侈品,不找人炫耀一下子,心里会硌得慌。接鞋时,他提醒:小心点,千万别摔地上了,刚让朋友从美国寄来的,五千多元呢。正看反看,说实话,这金贵的玩意,在我眼里无论是款式还是做工,都实在不咋地。但我是穷人,这话能开得出口么?当然不能,不然这些高高在上的富豪,会用他们鄙视的白眼,冷冷的把你盯死。于是,我装出艳羡的样子,把这“酷奇”着实褒奖了一番,才恭送心满意足的煤老板出了门。而按实用的心态,一双皮鞋,无论多响的牌子,底、面用料,不外乎就那么几种,假如鞋上不镶嵌金银珠宝,价值顶多也就一百两百块子钱(我说的是牛皮)。为什么有钱人都明知挨宰,也要用奢侈品呢,原因不外乎奢侈品才可以装点他们的身份。对这种心理,我咨询过几位富豪,他们说,常年在场面上出入,假如身上不裹一身名牌,可能连宾馆服务员都瞧你不起,因为这些人都是习惯以貌取人的,你穿戴得越昂贵,则表明你越与众不同。因此,世间的奢侈品,不一定与耐用有关,也不一定与耐看有关。
还有一次,一村汉拿双旧皮鞋让我换底,我看鞋面磨损严重,皮质严重脱油,实在没有修的价值了,心想这人怎么这么傻?但生意人终归是以赚钱为目的,他乐意换底,我当然不会“好心”劝阻他,我问他是换30元的便宜底还是换60元的耐磨底,他不假思索说:“意尔康呢,换好点的底吧。”意尔康又怎么了,它不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小块牛皮做的么,如今这皮都给你穿得没颜色没形模了,你凭什么还如此珍惜它?真是无语。
牌子有大牌和小牌,世人一般都是身在某个档次,就穿什么鞋,所以,我认人可以不看脸,光看看脚就基本知他是个什么货色了。
古今的文章,也和鞋一样,有贵有贱。贵贱的形成,不在文章是好还是孬,只在文章的作者名头响不响-----当然了,我在这里说这话,指的只是普遍性,而不是个案。
世人看书,应该都有这样的习惯,先是看书名,再是看作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读者谁都不想把时间白白耗费在一篇烂文上。选择作者,是以为但凡名家,就一定是超众脱俗的,且往往作者来头越大,读者就越敬他如神明,而其实,无论多么出色的作家,他一生能奉献给人类的经典,常常不过就那么一、两篇,其余的,和一般写手没什么两样。
名家与写手,本质并无多大的区别。写诗作文,只要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然后在文字里注入自己的情感,就算得很成功的一件作品了,世人重名家而轻写手,绝对不是因为写手写得有多糟,而名家写得有多好,文章和商品一样,读者也是消费者,他在选择阅读作品时,一样有个“看牌子”的心理在作怪。
讨论文章的优劣,我总喜欢拿李白的《静夜思》做例子,这首小诗是典型的口语诗,怎么看都没有多少艺术含金量,但假如像我这样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文学爱好者说它并算不得经典,谁会附和认可呢?我肯定只会招来大家的嗤鼻。对这首小诗,我曾经问牧夫,它到底好在哪?牧夫说,反正是极好,但一时半会你要我说出个子丑寅卯,也难。牧夫的躲闪,让我感觉他蛮逗,对这首小诗,是我领悟水平太低劣,还是连牧夫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至今这依然是笔糊涂账。这很有些像熊版昨天评价顾城的小诗《远和近》,我问顾城的这首诗到底好在哪?熊版曰:意境深远,这样的评论,和不评有什么区别?
前年,龚琳娜的《神曲》红透了中国,无数的歌迷都被她神经质般的“啊啊”给倾倒,假如我问你,为什么会喜欢一首无词的《神曲》呢?谁能说出个所以然?
其实文学作品和歌曲一样,受众喜欢的,并不一定其艺术含量就是最高的。人之娱乐,都有个喜新厌旧的心理,读者之对于文章,其喜好也应当是这样。我看书,就一般很少会关注该文是否写得够华丽,留心的,常常只是主题是否够新颖,能够真正触动我心灵柔软的那一块。我欣赏新奇,不过也很反感煞有介事的那些个怪诞,始终认为搞那种存心让人看不懂的东西,它决不可能是佳作。古人留下的经典,我觉得最能说明这问题。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了了几笔,把座山及这山里人都神秘得够你想象一生了,这样的诗句,是普众都能接受的口语诗,好懂,世人才都喜闻乐见。
但我常常想,是不是非贾岛这样的名家,才能写出这脍炙人口的经典呢,我以为未必。一篇文学作品,要形成经典,得赏析,传播、保存、到再赏析,这回环的过程,就像一幅链条一样,断哪个环节都不成。类似贾岛这样的口语诗,我不知读过多少,为什么就一个贾岛出名呢,依然与世人的“认牌子”有关。
分析一篇文章,读者必须披文入境,细心把玩,才可能结论真正的公允,但世间文章浩如烟海,几篇我们“披文入境,细心把玩”了?我们都上过学,老师在讲解一篇课文时,一般都是字、词、句、段、篇逐一分析,然后总结该文到底好在哪,我们平日看闲书,谁会存此好兴致?读者为了尽快找到愉悦点,读书就习惯不论品质只看人,总相信作者招牌是大的,作品就一定是好的。因此,世间商品要炒作,文学作品也必须会炒作,一旦炒出名声了,你就什么都有了。
我不然,再好的皮鞋,它也就是一块动物皮;再好的文章,它也不过是一堆文字的结合物,优劣是有,但差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 回复17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心灵叨客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108

2015-06-19

粉丝 976

2015-06-19

粉丝 3

2015-06-19

粉丝 3

2015-06-19

粉丝 3

2015-06-19

粉丝 3

2015-06-19

粉丝 976

2015-06-19

粉丝 131

2015-06-19

粉丝 131

2015-06-19

粉丝 3

2015-06-19

粉丝 976

2015-06-19

粉丝 1

2015-06-19

粉丝 1

2015-06-19

粉丝 3

2015-06-19

粉丝 3

2015-06-19

粉丝 3

2015-06-19

粉丝 3

2015-06-19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