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朝天一声吼——提前退休去!

2022-03-31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5万   回复 5
朝天一声吼——提前退休去!

别以为这题目很神经。读者诸君,你想那国人一份“铁饭碗”吃了几十年,冷不丁一下要弃它而去,若不消灭它几十条“焦油适中”的过滤咀,不晾几个晚上安不了睡,谁不是压抑许久才吼出来:管他的,提前退休再说。
如此说来,其中甜酸苦辣自然有之,渐渐地演变成为当代中国国有企业中的许多情节,自然很风景,很别致。
市场经济在中国风行,沉寂多年的国家资本开始着原始积累,平稳在失去。尽管过去在政治风浪中弄潮多年的一代人,怎么也没想到在他们人生的另一个百分之五十,经济风浪会使他们手中的饭碗摇摇欲坠。
这是比政治更险,且难以提防的困惑。如果说,在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人们缄口不言,以小心谨慎的态度应对眼前的现实。而今,这个方式在经济浪潮面前全然无用。对待经济的以动回静,与对待政治的以静待动,是两个矛盾的处世方式。于是有了歌词: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这不能不是既通俗又深刻的哲理。
于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单调的国人一下子丰富起来。而提前退休,却是这丰富境界里的另一种风景。
兀然提出,提前退休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或者更进一步说,失业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或许有人不信。但无需经济学家们的演绎,时间和空间里的无数论据足以支持这一观点。而时空里的活生生的事实,正是一切科学理论建立的基础,反过来它又是批驳一切谬论的武器。
这里,我们不是讨论哲学。还是回到我们提前退休的题目上来。

可以事先问一句:中国,提前退休怎么啦?24岁,太提前了一点儿!

胡今年28岁,已有了4年的“退龄”。他现今在南方特区一家照排通讯公司里担任业务主办。所谓的业务主办不过是为主办业务而印在名牌上的一个虚衔,其含金量等于零。小伙子身高1.76米,很帅的。但显出几分苍老,乍见他很容易想起童安格一曲《把根留住》中的第一句。
4年前,24岁的胡本来是一家大油田勘探处职工,其户口现今仍留在那个单位。4年前,一位伟人巡访共和国南部,带之而起是“东方风来春满园”。胡当年所在单位效益好,福利也令人羡慕。但有一点不好,单位管得太死,劳动纪律严格。上下班时,厂门口摆台录像机,凡迟到者都“立照在此”。胡就有几次录像的历史记载。至于兼职,单位更不允许。
胡想退休,单位上也因劳动改革,员工过剩,职工可以提前退休,可以安排一名待业子女顶职。没有子女顶职者,可以长两级工资。不过,单位对退休人员的年龄有限制,像胡这样的年轻人,离限制自然是十万八千里。
然而,任何宏观规定都有不完满。单位提前退休规定中还留有一个尾巴:凡身体有病,对目前岗位不能胜任者,可以不受年龄限制办提前退休。但要有油田处级以上的医院证明。胡从中看到了光明。十几万职工的大油田,处级以上医院有三四个。胡在医院自然有关系,不出10日,他便将一纸病情证明书呈现在领导面前。
面对24岁胡的提前退休申请,领导还是很慎重的,孩子,你的工龄还不过10年呐!对了,还必须说明一下胡参加工作的事。胡是15岁参加工作的。胡读完初中,没考上高中,在家待业。大油田单位容量大,一般待业半年者就可以参加工作。不过这已是80年代初的事。因此胡参加工作早。
胡的父母当然不愿意儿子提前退休,他们吃了一辈子的大锅饭,不愿意儿子去冒那个险。但他们都拗不过胡。胡的想法是,树挪死,人挪活。趁现在年轻不在外面赚它几钵,到老也不过像自己的老爸一样,每月领那一迭大毛。况且眼下形势大好,不是小好,许许多多个体户都借大好形势发了,自个还等何时?
提前退休手续办好后,胡带上数百元南下。父母劝他多带一点。他说,报上都要讲了,有人带几百元南下,下火车只剩8角6分钱,不照样赚了几百万几千万?这叫置于死地而后生!
不错,胡初到深圳时,手头确实只有几十元钱。不同的是,现在的他却没有几百万几千万,甚至连几万也没有。他至今仍孑然一身,用他的话说特区的女孩子都瞄着钱,不懂爱情!
当然胡还年轻,经得住摔打。
分析他当初闹提前退休的原因,报纸上有关的热闹文字,周围的热闹形势,都不会不对他产生影响。太年轻的他还没有理解生活的实质,他是现代的务实青年一代中的理想主义者。如果他能认真分析一下自个的能力与他所生活的时空和谐到什么程度,也许他就能找到人生发展的坐标。不过,人们也无意去责怪他。生活中不是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明白时却有不明白的勇气去做,而一时明白就无有勇气了。
问及他今后的打算,他一脸无奈:经济宏观调控,只好等机会。他现在拿提成工资,有时连房租都交不上。但他也不想回原单位。他说身前无路,但身后有大海。
浮躁心态导致狂热行为,经过现实摔搓后又走向另一极端。一位伟人说,这是小资产阶级知识份子的心态。
是否?有待研究。

奉献了大半辈子,该留点时间搞一搞“个人奋斗”啦!

伍的提前退休是个说法而已。他今年五十有五,即便不提前退休,他还有几年时光?但这几年,伍也看得十分珍贵。伍的工作单位是一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那个厂生产的汽车在一次自卫还击战中出了名,以至南半个中国到处跑的都是那厂的车。单位效益不差,但伍要提前退休。伍是五十年代大学生,又评上高工。说到提前退休,他的想法是:这是一个新时代的转折时期,也是人生发展机遇最多的时期,所以那些无业的个体户们,刚出狱的劳改犯们,还包括被专了政的前朝的剥夺者的儿女们,才能够把腰包撑得鼓鼓的。他们把一万人民币不叫一万,叫一方,把一千叫一撇。而我老伍,这几十年讲奉献太多,至今仍是那点死工资。他觉得自个划不来,奉献了大半辈子,该留点时间搞一搞“个人奋斗”啦!
不过,伍的工厂搞提前退休自有规定,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不准提前退休。但也有一条补充规定,专业工龄三十年以上的,可以考虑。当然,总厂要掌握比例。
依照补充规定,伍条件符合,而且他下决心又早,所以在比例之内,所以办得顺当。不过,厂领导对他还是极舍不得的。一位得知内情的领导说,如伍不提前退休,极有可能提上副总工程师。而伍一笑:55岁的人了,对这点还看不透么?领导们只好点了头,并专为他弄了两桌酒,感谢这位为中国汽车工业奋斗了一辈子的高级工程师。
伍退休后,一头扎向大特区。当时,适逢大特区上马汽车制造厂,伍的资历及业务能力不在话下,当即被老板聘为总工程师,住房四室两厅,有专用电话、空调、大屏幕电视等应有尽有。更绝的是,老板还为人配了个女秘书,说“伍老年纪大,要精心照顾”。女秘书与老伍的女儿相差无几,伍自然不习惯。但有老板的安排,女秘书自然极尽能事。久之,老伍也就习以为常了。大特区人们都开放,我老伍也不能不潇洒一点儿吧!伍觉得自己这一生就后半辈子有活力。他常与女秘书出入夜总会,体味了年轻时不曾有过的浪漫。当然也有了种种传说,说老伍的女秘书住到老伍的房间里去了。

仕途“油条”,还等什么时候退?大体总能保个本儿。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厂,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这种复杂与企业建立的时间成正比。越老的工厂,人际关系越复杂。不少人提前退休,多是受不了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折磨。尤其一些还在位的干部,因与领导不和,且年龄又无优势,因此想一退了之。
严的正科级头衔已有13个年头了。严早年仕途春风得意,他参加工作一路顺风,26岁时被提为副科长,30岁风光地转正。当时严所在的机关,人们都猜想,严三十而立,到40岁时,不说局级,处级是跑不了的。
然而,13个年头过去了,43岁的正科级要想再提一把,不是说没有可能,只要头儿信任你,随便找个理由就提。但也可以说没有可能,单位已明确规定,干部要年轻化,40岁以上不能提处级,30岁以上不能提科级。更要命的是,严与顶头上司有那么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隔膜。严曾努力找原因,找来找去只有那么一件事,还只能说是影响了他与上司的关系。那还是好几年前,严去打字室送材料,那时刚上班,打字室那一栋楼还不见人影。他敲打字室内的门,门并没有关上,他进去恰见上司立在打字员背后。打字员好像在寻找什么,他向打字员交待时,忽瞟见打字员的另一只手,从上司肩上捏下一根头发。他装着什么也没有看见,交待完马上就离开了。
难道因为这件事得罪了那位上司?可他并没有对任何人说起呀!不过,不管是还是不是,他这几年算是白干了。
有了这么层关系,且上司与自个年岁差不多,严觉得再上一层台阶已无望,还不如提前退休,想法赚点钱,自比当官强。想自己当科长这十几年来,上司面前装孙子,群众面前当公仆,不顶用。
他无专业,年岁又不轻,提前退休办得可谓顺当。况且,在办退休手续时,他还保留一个可以让孩子顶职的位置。就是说,他孩子明年高考如果考不上,可以直接参加工作。
提前退休了,留在家中养老还早,干别的自己又无特长。严只好闯特区。南方报社多,有无新闻专业无关紧要。因为凡闯特区的人最先找到的活儿,都是干记者,而后有更好的工作便跳槽。严凭着文字基础好,在一家报社当记者,管吃不管住,一个月工资800元。他认为值得,至少省下了退休工资。由于他肯吃亏,还在报社混了个主任之职。要不是他已退休,总编还想调他来报社呢。
作者补充于 2022-03-31
社会潮流对老三届们总不利,与其将来被潮流弄得要死要活,还不如趁现在去适应潮流,抓住机会拼搏一下。
文特别看爱《年轮》,常常看得涕泪俱下。他是易动感情的人,对社会上的事看不惯时总是牢骚满腹。他总觉得自己被文革坑了。当然,他提的是他们这一代人。他是老三届一份子。
老三届这代人是社会的弃儿。六十年代初,正当他们发育成长时,三年自然灾害叫他们饿了个天昏地暗。正值读书时,文革的风潮又把他们刮到乡下,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直到儿女成群,他们才去考大学,以致出现不少父子同一学堂的怪事情。而今,他们已走向不惑,社会又兴改革开放,砸铁饭碗,转卖厂子等,使他们感到后半辈子无有安全感。
文有这种不安全感。他感到委屈极了,这一代人为什么尽碰到这类不好的事。他所在单位效益不好,已有三个月只发50%工资。他是文革后考上大学的,大学毕业后又返回到原来的工厂。那时,这家工厂效益很好,大家都争着调入这家工厂。他在厂里干了十多年,业务上是中坚。但他无形中感到:这潮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自己才40多岁,亲眼见到一些人开始失业。发不出工资的厂子则更多。那么再过上几年,自己自己老了,即使不失业,就是搞优化组合,谁还要一个老头子?
他想,与其将来被潮流抛弃,不如现在抓住机会干一下。但他知道,在现岗位上,使再大劲也干不出什么名堂,人家不会容你干。市场经济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
怎么办?只有提前退休。也正在这时,一件偶发的事情促使他下定提前退休的决心。这时厂工会给他一个疗养的机会,让他到沿海地区转一圈。在某一人才市场招聘墙上,他看到这样一份“求职启事”。
本人,52岁,现为某国营企业生产调度处长,有建筑、种养、老师、新闻、管理、工艺设计等多项工作经历。若有需求单位,请于此留下电话号码及BP机号。
文又看到,那不大的纸上,写满需求单位的电话号码及BP机号码。而在一旁的一张纸上,什么大学生,什么二十多岁,留下电话号码者了了。尤其一张老师的求职启事上竟无人留言。
文对自己是自信的,对他们这一代人也是自信的,对自己这个年龄层次的优势也是心中有数的。
他觉得老三届这代人,受折磨虽然太多,但心理随遇能力也特别强。且阅历丰富,喜欢思考,多是个顶个的角儿。他曾举例一大批青年作家和青年学者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本人在大学里就是学生会主席,而且作为那所建校近百年的211大学建校以来第一个出版专著的在籍学生。也曾于毕业典礼大会上,他受到该校校长的表扬。而且40多岁的人,有经验,有身体,也有智慧,干什么都正当年。他可不愿意让这人生的黄金时间就这么一事无成。他要趁这个优势,这个时机,出去大干一场。
但他的提前退休申请单位不批。理由是:工作还需要他。这个理由难不住他。工作离不开,那么他就闹调动。他因业务能力强好办调动。不几日,他真的弄来一纸调令,找到厂长,说让我退休,我可以接受工厂反聘做点工作,不让就调走。厂长见他决心大,只好签了字。
为应诺,他兼了厂里的副总工程师,但工厂管不住他,他便承包了一个县的国有企业。不出二年,他把这个亏得一塌糊涂的厂子弄得当年盈利20万,第二年盈利100万元。自个也发了。他想,你市场经济再“市场”一点吧,就算单位退休金分文不给,凭利息我也活得舒舒服服。
文与前面几位提前退休者不同,他年龄不十分大,但业务能力很强,是工厂的中坚,他要寻求自己的发展,以消除社会改革发展给他们这一代人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他成功了。但也有不少失败者。才能与机遇都是成功的因素,但有一个前提十分重要:敢于拼搏在什么时候都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可怜的街道企业,退与不退没有多少区别。退了说不定还有机会。
在众多提前退休者中,从街道企业提前退休的人不多。按理,街道企业效益一般都不怎么好,一月二三百元有时还不见得有保障。但似乎街道企业有种不可抗拒的凝聚力,令所获不多的工人们在其中尽职尽责。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街道企业有不少职工是当年知青返城时进去的。回城已不易,找份工作更不容易,谁愿意轻易抛弃那份饭票呢?另有部分职工是属于照顾进厂,或者是干久了有份眷恋之情,或者那工厂本身就是现在的职工们早年创立起来的,自然感情更深。因此职工们多不愿意下海去吃螃蟹。
但不能说街道工厂没有提前退休者,姚就是其中的一位。姚30多岁年纪,是那种赶末班车回城的知青。姚回城后,很长时间无事干,连他自己都觉得闲腻了,成天上街瞎逛,再不就是一瓶白酒把自己弄个大醉。后来他的老父亲,也是街道工厂的一位老职工,向街道办事处主任不知求了多少次,才算把他弄进街道一家小工厂。但姚一直不安分那份工作。
姚是心气很高的人,他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为什么这么落魄?他回城后也曾自学了大学各科教材,也爱读报,对外面的事大抵有个了解。他至今未婚,理由是自个都活不好,咋能活好老婆孩子?父母为他介绍了不少姑娘,他都不想见面。进了街道工厂后,他最初工资才100多点,现在也不过200来元,幸好他不抽烟,200来元弄生活也不宽裕。
要不出去闯一闯,这辈子就活得太窝囊了!留职停薪吧,小街道工厂不兴这个做法。只有提前退休,理由是,下乡农村得了病,干不了。他私下想,这么干下去,到真正退休时,有无退休金很很难讲,而现在是一月混一月,将来老了怎么办?
出去闯!他弄来病情证明,办好手续后,其父才知道。但面对这么个儿子,老父亲无话可讲。
姚既然提前退休,也没有去闯特区,他与别人想得不同,自己无文凭,大学生都往特区去,自个也闯特区,路子太窄。他一头扎在中越边境,给别人帮忙,搞些小买卖。而后有了点本钱便自个干。不久,他又遇到一位从内地来的小伙子,两人搭成伴,把中国的小百货弄到越南,换些越南的土产品来中国转手卖出去。几年下来,他开始风光,去年底回一趟故乡,就租用一辆奔驰,也让街道父老乡亲眼热一阵子。他还向自己呆过的街道工厂捐了20万。
接着,给他提亲的人也一个接一个,也有大学生,但姚只是一笑,再等些年吧。
而今,他一直未领工厂发给他的退休金。
感情这东西说不清,它竟也有力量让人听从它的摆布。
金刚到不惑之年。常言道,男人40一枝花。金坐的机关有些大,公司效益好,自个收入不菲。何必要提前退休?当金一纸提前退休申请书摆到公司总经理面前时,很多人对他的举动不解。
金所在的公司属国家一级公司,没办公司前,应该是国务院的一个部。金的行政级别也不低,正处级。所以他的提前退休自然为人不解:人家60岁了还不想退哩!
原因只有金清楚。大约起于几年前,金的办公室分来了两位大学生,都是女的。其中一位直接做金的助手。金写的材料都是由这位大学生一手打印装订的,两人配合默契。有一天办公厅发电影票,谁也没有注意电影票会有什么文章。而当金去电影院后,发现座位上已有了人,正是那位女大学生。两人一惊,大学生以为自己看错了号,金也把票掏出了,两票一对,竟是一个号。显然票面有错。本来可以请影院工作人员帮助调整一下,但金不愿意惹那个麻烦。谁知出影院不一会,身后响起阵阵脚步声,那个女大学生气咻咻赶来,说自个有事,要金去看电影。两人推诿一时,谁都没有了看电影的兴趣。跟着感觉走,去散散步吧。于是两人顺着林阴街道,走累了就在河边坐下。夜深了,人少了,两人像有许多话说不完。最后女大学生的头,竟依在金的肩头,缕缕发丝令金陶醉,手竟不自觉地按在了人家的乳峰上。
那夜怎么过来的,两人都说不清,反正以后的日子多了不自在。
金竟然坠入情网。
金又不愿离婚,妻是一家书店的店员,为人温厚。金的机关偌大,提出离婚者不死也要掉一层皮。就这么下去,他也担心事情败露,影响女大学生的一生。他爱她,因而更为她的将来着想。他把自己的想法对女大学生讲了,两人哭了整整一夜。大学生最后还是理解了他,但劝他调另一个单位,不必提前退休。但他认为,这年头,哪个单位都超编,况且自己无专长,又带个处级头衔,哪里好调?
金办完手续后,整天在家里,想做个自由撰稿人,可那只写惯了公文的笔,哪里写得出那些赏心悦目的文字?金决定闯特区。但听人说,宏观调控,哪里都活不起来。但他才40挂零,也不甘心这么混下去,于是到了南方,在一家公司打工。
有一种理论叫做“突变论”,据说与“协同论”“耗散论”同为新三论。且不管这种理论能否成立,生活中突发的事件太多太多。纵观提前退休种种原因,必然的不少,而偶然的,都有突发的表象,往往让人措手不及。也许人们在离开一种环境到另一种环境之后,反过来对先前的环境又有所留恋。这就是情感与理智的不同之处,人的不同的行为所产生的不同的结局。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可能又需要人们推迟退休。不管哪种情况,对于社会而言,都是必然的;对于个人而言却是偶然的。
就说眼下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吧,劳动力过剩,科技水平提高,社会机制发生变化,因而导致就业与分配的种种动荡,提前退休只不过是这种动荡的一朵水花。人们在社会现实面前,或退求安稳,或进求发展,都是一种选择。
对还是不对,这得由历史回答。
(原载《现代青年》1996年第5期)
  • 回复5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黄家咀 最后回复于 2022-04-02

粉丝 1236

2022-03-31

粉丝 20

2022-03-31
:很久没有见到楚楚姑娘了。
早上好!
你说得极是。那是个浮躁的年代!也是个市场比较混乱的年代,因此在这个年代,有一批人成功了。
2022-04-01

粉丝 87

2022-03-31
:是的。
2022-04-02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