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cqc732先生

2020-07-27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5万   回复 8
首先,老师不敢当,爱好者而已。你虽然在本论坛发表作品不多,但也能看出功力不浅,就你提的问题,不敢言答复,讨论一下吧。你提到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先了解词的起源。唐朝盛行格律诗,我认为可以视之为宫廷文化,也称之贵族文化,诗主要是用来吟咏的,不一定要吟唱。到唐末宋初,以柳永为代表的民间词文化诞生,这里说的比较隐晦,说白了就是红楼文化,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歌词。是红楼姑娘们用来唱给客人们听的歌词。大家都知道柳永为红楼姑娘们写了一辈子词,结果,死后都是靠这些姑娘们安葬了他。有一点大家不要把古代的这些红楼女子和现代的大保健小姐相提并论。现在的小姐只要宽衣解带就够了,而唐宋的红楼姑娘必须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棋琴书画都得掌握一些。如有名的董小婉等。词就是这样诞生的。所以一首词格的原创者,一定是给它谱好曲的。当然由于古代记谱的方式和现代不一样,基本失传了。但词格流传保留了下来。当然古代不像当今音乐创作这么繁荣,一首歌就专门谱一个调。古代谱一个曲子,姑娘们学会不容易,于是,就经常换一下歌词,这就是我们叫填词,而不是作词或写词。填词就是根据已有的谱来填的意思。
既然是歌词,那么就得朗朗上口,符合一定的平仄规律、对仗和押韵。尤其是入声韵,它的音急促铿锵,一定不能错了,错了和谱就对不上了。但是不是所有平仄都要对上呢?也不一定,只要唱起来不别扭就行。所以词格中有很多可平可仄的地方。那么是不是没标明可平可仄的地方就一定不能用错呢,其实也不一定。因为词格也是后来人根据一般顺口的原则总结编纂的。所以,也是只要唱的不别扭,有些出格,也不为错。同样道理,有些人填的词生搬格律,肯定符合平仄,但选字不当,唱起来也会别扭。那样也是失败的词。当然古谱失传,我们不是音乐家,只能读了。但也必须读起来顺畅。不然读起来也不好听,不能充分体现一首词的情感。这样,第一个问题,我就等于回答了。初学时,我肯定是对照词格的。但记背的多了,现在写熟悉的词格肯定就不去对照格律了,符合一般平仄规律,读起来顺畅不别扭就成。当然和查的词谱可能偶有出入,也不算错。就比如毛词的过娄山关,喇叭声咽,第二的字词谱为平声,毛用了入声字,你看读起来很顺畅,气氛很好,肯定不能说出律了。这种现象很多。所以即使字数略有增减或断句方式有所不同也不为错,这就是如减字木兰花等。和我们现在唱歌的道理一样,多或者少个把字,还能按照原曲调唱出来不别扭,当然可以。
至于你提的第二个问题,其实还是第一个问题。古代填词是为了唱,现代填词是为了读。唐宋音和现代读音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填的词不可能让宋代的姑娘们去唱,还是让现代人读的。所以即使你选用了词韵表里的字,现在读起来别扭,那还顺畅吗?虽然我背过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但按照现代读音别扭的字,我是会舍弃的。但也不一定都按普通话来,比如这首词只给天门人看,我就可以按照天门话的发音习惯。这种现象在毛词里也常见,毛词基本依据的是毛自己的地方发音。当然他首选了韵表里的字。最好的例子,比如兰舟催发。过去肯定是押韵的,按现在读音基本和月、缺等字押不上了,所以,我基本会舍弃。一方面遵从古韵,继承传统,尽量从韵表里选字,一方面按现代读音明显押不上了,就舍弃。
浅见之言,谬误当有,只作交流。尤其文中与泰斗龙榆生先生观点很多冲突处。龙榆生先生力主古韵。也有力主新韵的。我采取中间道路。我之所以称龙榆生先生全名,似乎不敬、其实我也龙姓,望其项背,只好区别一下。
  • 回复8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1236

2020-08-05
2020-07-30

粉丝 28

2020-07-27
:是的,就是青色文化,但大家都应该能理解红楼或者粉色文化,不用说太露。
2020-07-28

粉丝 560

2020-07-27

粉丝 23

2020-07-27

粉丝 101

2020-07-27
2020-08-05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