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建在天门的引隆补水(仙桃)项目

2023-09-11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3.4万   回复 57
摘取“古桥流水、楚王、南国游子”等网民的观点
楚王:   1、不科学。长距离地下隧道引水的必要性不强,偏离常识。
    2、不安全。对于江汉平原来说,防洪是天大的事情。这么长的隧道引水似乎没有先例,安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后续的检修、维护、抢险好像也没有成熟的规范。
    3、不经济。为了一个小区域的补水工程,花费如此大的成本造成国家的巨大浪费。
    4、不合法。严重背离了“四水四定”、节约用水等等基本原则。
    5、不合理。仙桃处在汉江右岸,不从右岸引水而是花费巨大的财力从左岸调水,不符合基本的常理。
    6、不和谐。从天门借道引水,给天门的防洪、耕地安全带来隐患;对天门以后的工农业等基本建设带来麻烦,严重损害了天门的利益。从网络民意可以看出存在较高的社会稳定风险。

网络资料显示南水北调黄河穿河单管径为7米,引隆补水(天门方案)穿江管径为6米,基本与南水北调穿越黄河有一比。
        与黄河一样,滚滚汉江,对水底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如此巨大的水压之下,确保管道安全是重中之重。沿途必须有监测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着细微的应力变化,精准掌握偏移,及时预警与停止输水。
        引隆补水管道穿江建设后基本需当按上述严格标准管理,是需长久投入的,不管气候与地理条件发生什么变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子子孙孙,都得防着盯着。
        南水北调工程目前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的1.5亿人。南水北调,是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剂。在尊重自然的同时,打通流域、跨越区域,沿线尽可能走地表(未采用管道方案),这是依托祖国自然地理而下的一盘大棋,也是确保南北方均衡发展的战略大举措。
       同为引水,引隆补水(天门路线)在科学性上相差甚远。它没尊重自然,在本地到对岸借水,一路管道设计并穿越汉江,这是在影响流域自然生态环境下一盘小局之棋。目标上是小局地,而国家投入巨大资金,是十分不经济的,而且还具有难说清楚的时间长远性,给子孙留下躲不开的隐患与负担。

11月初,引隆补水项目在向领导汇报时正式推出了工程简介(天门方案)。汇报中提出:引隆补水主要是保农业灌溉。技术成熟:管径6米,全线采用盾构方式。
        今年 8月公示的还是地上混凝土管道方案。网友指出,由于天门的反对,修改方案采用盾构施工方式,这样匆忙的大修改,折射出这个涉及到防洪、生态、投资大的项目,可能存在着研究深度不够、公正性与科学性存疑的问题。
        简介在基本情况中提出,泽口灌区灌溉面积205万亩。大家知道,泽口灌区是省内跨仙桃、潜江两市的全国大型自流引水灌区,灌区有仙桃部分和潜江部分。如果除去潜江部分,依自然降水+计划引水,灌区仙桃部分降雨量将达到2100-2300毫米。
        据网络资料,计划引隆补水水资源量为5.55亿方,比天门河流经腹地河流的客水资源量4.89亿方还多。
        根据江汉平原气候特征,一年中常是旱涝交替并存,这是江汉平原的特点,不是平原上一局地的特点。
        仙桃缺水是动态缺水,只需动态补水。只需动态补水的地方,推出跑对岸借水穿江方案,生态与经济上已不合理,是违背科学开出的一个大处方。
        有网友说,这不是引水,是汉江改道!
        采用管道引水很自私,常年流水经过之地完全不涵养沿线土壤土地,且影响地下水生态,截弯引水抛开汉江自然水道,也少了对汉江两岸的长久滋养,以及还存在防洪安全隐患等。
        事实上,仙桃缺水不是需全天候补水,在每年汛期全市还要全力防洪排涝。
        防汛历来是仙桃“天大的事”。如近三年来(摘网络资料):
        2020年7月,该市将防汛排涝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强降雨导致全域22个镇(办、场、园、区)皆出现严重渍涝灾害,在田农作物出现大面积受渍、倒伏,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13.9万亩。
        2021年5月,全市排湖泵站开启6台机组,向汉江抽排排湖区域涝水。全力向外抢排,腾库度汛。将泽口生态引水量调至最低,为后期应对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天气赢得主动。
        2022年6月下旬,江汉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一周累计雨量达150毫米。8月23日8时至24日8时,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平均降雨量95.5毫米,其中,降雨量较大的张沟148.4毫米。关闭汉江、东荆河沿线引水涵闸及泽口闸,开启纯良岭闸、洪道南闸向外排水。
        有网友提出,建议仙桃与同在江南岸的潜江协商携手维护农业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我认为这才是正解,生态绿色、节约集约,把好事办好,还可为国家节省开支,何乐而不为。
        美丽的汉江波光粼粼,她无私尽力在养育两岸的土地,就不需要被在江底横穿一条洞了。
        襄河两岸人民的公仆,当决策站位政治也坚持遵循科学,避免绿色发展与经济上的不合理问题,是汉江流域生态之幸、百姓之福,历史会记载的。

其他网友:
        这个取水点位于兴隆坝上游5.2公里的杨家榨,大家看看地图,此处水系复杂,水流湍急,堤坝紧靠汉江,是以前经常决口的地方,地图上有几条明显的决口淹水后留下的河流痕迹,红土村的土壤全是决堤后留下的沙土,堤边是清朝时期修建的矶头,已算是文物古迹。沔阳人把此处定为取水口真是用心险恶。

        根据1994年颁布的《城市供水条例》,第九条:凡供水设施都要设立安全保护区,并应设立明显的范围标志。第十条:供水设施安全保护区范围为:3.城市引水渠(管)道两侧各五十米范围内,……。这样就是100米宽30公里长的建设禁区!我天门将来还谈什么天潜荆、天潜监!
  • 回复57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大地V微尘 最后回复于 2023-09-17

粉丝 52

2023-09-11

粉丝 6

2023-09-11
:普通网民虽不能判定合不合法,科不科学,合不合理,安不安全,和不和谐,经不经济,但对该项目沿线的群众有知情权、建议权。至于官方是否采纳民众建议也不是你能拍板的。(典型的事例摆在眼前:武天高速公路武汉天鹅湖段因群众反对暂停下马)
2023-09-11
 我从没想过拍板这个事情,不过事态的发展是朝着官方否认部分民众的建议而去的。
2023-09-11

粉丝 32

2023-09-11

粉丝 30

2023-09-11
:大天门论坛人才济济。如:北岸旧雪、竹林康、轻风拂柳、天门之恋等。
2023-09-12

粉丝 1040

2023-09-11
:我己第二次向国务院国家政务投诉平台投诉
2023-09-12

即将开工的“引江补汉”工程,从三峡到丹江水库,全长190多公里,大部采用隧道贯通,直径10-12米,地形地貌地质极为复杂,“引隆补水”工程才6米的直径,可能比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地下排水道的直径大一点。以此为由而反对,应该难以奏效。
2023-09-12
 山区涵洞和平原人造管道有本质区别。引江补汉从三峡大坝到丹江口水库,鄂西山区 山多所以涵洞多。引隆补桃天门、仙桃纯平原,没有山洞人为造一个管道出来?
2023-09-12
展开2条回复

粉丝 711

2023-09-11

粉丝 37

2023-09-11

粉丝 21

2023-09-11

粉丝 33

2023-09-11

粉丝 649

2023-09-11
:yi某明年就调走啦,三年一届
2023-09-11
:@天门没熊猫 周志红在仙桃一年3个月升,向兵潜江干2年。创文一完
2023-09-12

粉丝 30

2023-09-11
:可能有约定,劝阻。不能处罚。最好在天仙公路封死去仙桃石头车
2023-09-11
 对于超载车辆必须严厉查处
2023-09-11
:沙洋交警还在天门境内桥头执法
2023-09-11
展开3条回复

粉丝 4

2023-09-11

粉丝 20

2023-09-11

粉丝 465

2023-09-11

粉丝 5

2023-09-12

粉丝 12

2023-09-12

粉丝 36

2023-09-12
:难道真的是上面有人?那个不是已经退了吗。
2023-09-12
 仙桃市长孙道军几次去省里、北京请求支持引隆补桃,天门这边被动挨打 没有对策
2023-09-12

粉丝 37

2023-09-12

粉丝 5

2023-09-12

粉丝 9

2023-09-12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