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后再发布主题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30天
选择浏览方式:

信访春风沐拖市

天门聚焦 2小时前 阅读 191 回复 0
     拿我现在的一件事来说吧,邻居养牛,也许出于贪便宜的原因吧,他就将自己的牛全部养在别人的用地上。当然,这种地肯定不是好地,但时间一长,破坏力也是惊人的:好好的树,突然就倒掉了;牛粪拉的遍地都是;植被被破坏;土地也被踩得泥烂不堪;更要命的还在于,牛是一种躯体庞大的动物,很难被固定,而周围都是农作物,一旦挣脱束缚,就是破坏。对于这种破坏,作为乡邻,有时一回两回也就忍了,可如果是十回八回,甚至于无休无止,问题就很严重了,轻者造成口角,重者就是斗殴。而对于这种事,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基于政府的调解,毕竟许多时候,就算当事人双方都不是坏人,也会因为用词不当,情绪失控而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然而,也许是基于开头的那句话吧,还有就是本身见识有限,人们一旦遇到问题,想到的总是私人间进行解决,而正如我前面所说,这种方式一般不会有好结果。说白了,一般乡民很多都没有读过书,也不是很懂道理,脑袋瓜一闪就是讲狠,结果悲剧就出现了。    也因此,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时代不同了,现代已经使一般人有了说话的空间。比如说信访办,就是个很好的机构,是吧,也都不是大事,只要能经过他们适当的调解,也就几句话的事情。    拿我这次来说吧,本来我也不太清楚镇里的一些机构,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就找到了那里,结果受到热情接待,而且马上就动用人力,帮我把事情解决了。    是不是?要相信政府!    在这里我想谢谢那些信访办的人,虽然我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要说:他们真心不错!
乡亲们,是时候用镜头为天门写情书了!无论您是在家守灶台,还是在外闯码头,只要心系这片热土——举起手机定格家乡,让世界看见天门的风骨!一、谁能参与?✅ 天门儿女(含海内外游子)✅ 1-2张心尖上的作品二、拍什么?题材不限!风景遗迹、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美食特产、老屋古树、非遗手艺......您眼里的天门,就是“我迷恋家乡的证据”!三、奖什么?奖项和名额天门之星奖:1名创意匠心奖:1名乡情人气奖:1名竟陵风华奖:2名记忆典藏奖:2名乡情传递奖:3名(表彰热心投票乡亲)奖励:现金红包、定制书法、绿茶礼包、天门特产、莲子心、绞股蓝、罗布麻等。所有参与者尊享:➤ 精美电子纪念册(含全部作品)➤ 前30名作品全网巡展📣 文化共建邀请:诚邀关心天门文化的机构参与守护行动,您的支持将载入纪念册致敬页。四、五大收获1. 脸上有光:50万+乡亲见证您镜头里的天门。2. 手头得利:优秀作品制成抖音/视频号爆款。3. 名字刻史:入选✨《天门乡愁视觉档案》。4. 技艺精进:得《天门乡愁采风指南》,与众乡亲同台竞技,其乐融融。5. 情义无价:按下快门的每一秒,都是对故乡的告白!五、大赛流程📅 报名(7.1-7.20)1. 大天门网回帖:“参赛+您的网名”2. 私信@信息改变前程 领《天门乡愁采风指南》满1000人鸣锣开赛!📸 投稿(开赛后40天)● 收稿:早8点-晚8点(不扰乡亲劳作)● 要求:高清晰照片 + ✨乡愁故事● 传送:提交作品,编号入电子相册🏆 评选(9.1-9.15)乡亲票选60% + 专家评审40%🎉 公示(9.16-9.30)● 大天门网“乡愁光影馆”展示30强作品● 10个工作日内奖礼到家您定格的:一缕灶台炊烟,一叶汉江扁舟,一张乡亲的笑颜......都在为天门代言!➤ ✨ 作品仅用于非营利性乡愁文化传播➤ 指导单位:天门乡愁文化研究会➤ 平台鸣谢:大天门网天门乡愁行动组 · 2025年夏“让每一帧光影成为子孙的文化遗产”
湖北日报报道组 上山下乡怀壮志,战天斗地绘新图!6月23日,家住天门渔薪镇的杨婆婆再一次来到当年知青下放点——七屋岭村。“从前这里真是苦,现在变得太美了!”杨婆婆一有空闲便约上朋友一同来游玩、追忆往昔。当天,“加快建成生态支点 寻访美丽细胞”报道组走进天门市黄潭镇七屋岭村,满眼的知青文化彩绘和标语,让人仿佛穿越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姚蓉,天门知青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从深圳返乡创业,她带领知青农场挖掘七屋岭村风景秀丽、清幽古朴的自然禀赋,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据悉,天门知青农场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发掘知青文化IP今年42岁的姚蓉来自恩施来凤县,丈夫是天门市黄潭镇七屋岭村人,此前在深圳从事贸易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注意到丈夫老家曾是知青下乡点,且留下了一些知青当年居住过的宿舍等。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两人商量决定返乡创业。“第一次来的时候,路都不好走,我只好把高跟鞋脱下来。”回忆起2016年创业之初的情景,姚蓉记忆犹新。那年夏天,天门遭遇百年难遇的洪灾。创业之初,姚蓉便遭此打击。当时苗圃基地、养殖基地都被洪水淹没,但她没有气馁。在政府帮助下,姚蓉筹措资金,重新修缮当年的知青宿舍,建餐厅、修道路、开河道、种植绿化景观树等。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3月2日,天门知青农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万斤樱桃一周采完2017年秋天,黄潭镇举办乡村旅游节,吸引了约10万名游客来七屋岭村游玩。旅游火热的同时,也有很多游客反映,村内的接待设施尚不完善。嗅到商机的姚蓉立即开始策划,打造“月季迷宫”“紫藤长廊”“紫薇大道”“知识青年回头看”等文旅项目,建设火龙果采摘园、无花果采摘园、紫荆花观赏园、月季花园、桑葚采摘园等,举办花展、采摘节、赶集会,人流量和关注度迅速攀升。去年,姚蓉尝试自己出镜拍摄短视频。“一个摘樱桃的短视频,吸引了10万多人次观看。”姚蓉说,短视频引流效果非常明显,仅一周时间,120亩樱桃园将近20万斤的樱桃被游客“一采而空”。姚蓉将农场规模从200亩扩展至500余亩,围绕采摘、旅游和观光等核心业务,积极探寻“农业+旅游”以及“农业+休闲采摘”等模式。每年节假日,天门知青农场日均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每年提供季节性岗位近9000人次“落日晚风的尽头,有你追的自由”“朋友不多,都在这桌”……在天门知青农场,处处都透露着潮流和松弛的氛围。“目前,我们从相亲、恋爱约会、结婚婚宴、儿童自然研学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延长产业链。”姚蓉介绍,随着经营领域不断拓展,农场可提供季节性岗位近9000人次。跟着姚蓉,村民们打理农场、餐厅,养护蔬菜、花果,都过上了好日子。“做农业,表面上看是田园诗意风光,背后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汗水。”姚蓉希望,不断焕发生机的乡村,不仅能让更多年轻人在家乡找到就业机会,也能拥有诗与远方。(报道组成员:汪子轶 张灿 胡弦 通讯员 李斌 余桃晶)美丽山川名片天门市黄潭镇七屋岭村作为天门最古老的村庄之一,拥有600多年历史。近年来,七屋岭村依托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开发建设农文旅融合项目,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正在努力加载...
提示
请使用手机APP发布,去快速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