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后再发布主题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30天
选择浏览方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一年卖出超6亿件服装、交易额超5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92%,近年来,湖北天门服装电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正在让这个城市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走进天门服装电商城的这家企业,记者看到,等待运送快递的货车在门口排队等候,仓库里待发的快递多到已经快没地方放了。因为订单太多,另一家服装电商企业的负责人费文现在去库房巡查都得借助平衡车的帮助。在天门,生意火爆的不是一家两家企业,而是整个服装电商行业。服装电商交易额从2021年的7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13亿元,今年上半年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如今,当地新建的工业厂房、商铺和仓库,一经建成就招满了前来入驻的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天门大力吸引在外从事服装业的几十万天门人回乡创业。他们不仅构建起包括“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的服装电商全链条产业体系,还先后出台了4项17条针对纺织服装产业的专项政策。如今,天门服装电商市场主体已达7000户,跨境电商日均出货60万件,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在忙着抢市场、抢厂房的同时,还悄悄把“赛场”搬进了生产线。在这家服装生产企业,每个衣架都搭载了物联网芯片,实时向“云端”传输200余项生产参数,AI算法能快速将不同客户的需求拆解成产线指令。产业的兴旺带来的不只是直接的经济效益,还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数据显示,天门服装电商产业目前直接带动16万人实现本地就业,当地的常住人口已连续两年实现净增长。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天门作为内陆县级市,曾面临典型的发展困局:资源外流、产业传统、动能不足。它的“破局”,首先在于打破了三大“思维枷锁”: 破除“地理宿命论”:不因地处内陆而自我设限,而是主动将“沿海腹地”重构为 “成本洼地”和“电商新前沿” ,利用其人力与土地成本优势,反向吸引沿海产业和人才回归。破除“产业惯性”:没有固守传统的纺织、农业老路,而是以电商为支点,撬动整个服装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迸发出年均增速92%的惊人活力。破除“人口流失焦虑”:将曾经的“劳务输出”劣势,通过“雁归工程”重构为独特的“人脉、技能和资本金矿”。近10万返乡人员带回来的不仅是劳动力,更是市场观念、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破局”之后,是系统性的“重构”。天门从多个层面重塑了自己的发展生态:重构产业生态: 从“生产车间”到“创新工场”:不再是简单的接单代工,而是构建了从设计、面辅料、智能制造到电商营销、跨境物流的全链条生态。引入AI算法、物联网,让生产线变得“聪明”。 从“内陆集镇”到“全球市场”:通过跨境电商,天门服装直达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构了市场的时空边界。重构人口与社会生态: 从“流失”到“回流”再到“活力”:人口回流直接带来了出生率的“V型反弹”(2024年增长17%),这是城市活力最根本、最乐观的信号。天门通过全链条生育支持政策,将“人来了”变成了“人留下、心安定、愿生育”的良性循环。重构治理与服务生态: 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到“服务赋能者”:线上可办事项超2000项,时限压缩88%,这是对营商环境的彻底重构。将75%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则是将发展成果系统性、制度化地重构于民。天门的实践生动地表明,真正的活力,源于敢于对旧有发展模式进行“创造性毁灭”的勇气。“破局”是勇气,是打破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的第一步。“重构”是智慧,是按照新的逻辑,将资源、要素、政策重新组合,构建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新系统。天门,正是通过这种“破局”与“重构”,完成了一场从内陆县城到活力样本的精彩蜕变,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广大县域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自我革新,激发出蕴藏的磅礴力量。
一场赛事点燃城市烟火,一杯茶香浸润奔跑激情。10 月 12 日 7 时 30 分,泰康·2025 天门马拉松正式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约两万名跑友在茶圣故里集结,用脚步丈量茶圣故里的人文底蕴, 用汗水书写水乡园林城市的活力篇章。卢市籍作者苏新斌、何祥华创作的 《天门跑马行》 组诗中,“天门豁然开,龙马逐潮来”一句恰是这场盛会最生动的注脚。一条赛道:串联城市的“诗与远方”“跑马拉松不仅是挑战自我,更是体验茶圣故 里茶文化的好机会!”来自湖北安陆的跑友杨青平 在路上一边调整心率,一边指着前方的茶经楼感叹。作为展现天门风貌的“流动风景线”,本次马 拉松赛道延续“人文 + 生态”的设计巧思,将茶 经楼、陆羽广场、东湖公园、文学泉、陆羽故园、 北湖公园、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标志性景点无缝串联,让跑友在奔跑中沉浸式体验天门人文风情。本次赛事深度融合天门本土文旅资源与现代赛事理念,打造兼具“烟火气”与“文化味”的马拉松。跑友们在奔跑途中,既能触摸“茶圣故里”的 千年文脉,又能看见波光粼粼的湖面与错落有致的 绿植,感受水乡园林的清新雅致。赛道沿线设置了 17 个能量补给站,为跑友注入前行动力。“听朋友说天门马拉松赛道很美,我特意报名 前来体验,果然没让人失望!”跑到终点的恩施跑 友黄先生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分享天门风景。为提升参赛体验,赛事组委会赛前开通免费接驳专线,终点区域的赛后恢复区提供拉伸按摩等服务,天门特产展销区还展示了诸多天门特色产品, 让跑友能把黄潭米粉等特产带回家。这些暖心举措让比赛成为展示天门温度与魅力的窗口。一份守护:专业医疗“医”路护航“快,这里有位选手抽筋了!”当日上午,在一处医疗站传来求助声。市一医医护人员闻声而动, 迅速携带急救箱赶到现场科学有效处置。很快,选手恢复体力,向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作为赛事医疗保障主力军,市一医医务工作者与全市 700 余名医疗保障人员共同筑起安全屏障。 本次赛事全线设立了 24 个医疗站、26 辆救护车, 抽调急诊、心血管、创伤等多学科专家组建团队,开展马拉松专项急救培训,制定了“前方处置 + 后方转诊”的无缝衔接预案。比赛当日凌晨 4 时许,承担医疗保障工作的各医院均完成车辆、人员调度;约 5 时,全体医务人员带着物资集结出发;6 时,各医疗团队已 坚守赛道关键点位。赛中,为肌肉痉挛、扭拉伤等参赛者采取科学高效的急救措施,让跑友快速 缓解不适。“有这样专业的医疗保障,我们跑起来特别安心。”顺利完成全程的跑友陶亮说。一份坚守:各方力量守护“平安赛场”凌晨天还未亮,陆羽广场周边已出现公安民警的身影,他们隔离护栏、引导参赛选手有序进场, 同时,文旅、城管、交通、通信、宣传、卫健、国投集团等诸多部门 (单位) 工作人员来到陆羽广 场、赛道沿线、交通路口、观赛区域、景区等众多 点位,投身赛事保障工作。赛道外,市民热情高涨:沿途众多市民大声呐喊助威,不少人掏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朋友圈里满是“天马”的热闹场景。阔别 6 年,再启征程, 2025 天门马拉松在办赛水平与赛事体验上,实现了全面提升。当不同项目组别的冠亚季军产生、当最后一 名跑友冲过终点,用奔跑写下坚持不懈的注脚, 2025 天门马拉松圆满落幕,赛道上的欢笑与汗水、守护与温暖,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珍贵记忆。 700 余名医疗保障人员、1700 名志愿者、5000 余 名安保人员构筑的立体保障网,让这场约两万人的赛事展现了天门“文明城市”“健康城市”的建设成果。这场赛事凝聚的活力与正能量,将继续滋养茶圣故里,激励全市人民以“奔跑”的姿态,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迈步。
一、项目名称湖北省天门引汉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二、项目法人单位天门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三、项目概况(一)主要建设内容。湖北省天门引汉灌区现代化改造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灌溉渠道工程、灌溉渠系建筑物工程、排水工程,以及灌区信息化建设、白蚁防治、管理设施等其他工程内容。建设内容简述如下:(1)整治灌溉渠道224条,涉及天南总干渠47.95km、天北干渠4.5km、长虹干渠6.72km;天南总干渠支渠77条,长度433.1km;天北干渠支渠30条,长度131.52km;东风干渠支渠62条,长度222.55km;青沙干渠支渠5条,长度30.72km;中岭干渠支渠26条,长度118.3km;长虹干渠支渠21条,长度85.08km。治理总长度1080.43km;(2)整治排水沟渠78条,长度435.69km;(3)整治灌溉涵闸(含分水口门)1196座、整治排水涵闸205座、整治倒虹管6处、整治渡槽5处、整治灌溉泵站20座、整治排涝泵站37座;(4)整治机耕桥520座、整治渠顶道路573.45km;(5)管理设施改造、白蚁防治、灌区信息化建设、灌区试验站建设等;(二)项目规模及等级。天门引汉灌区设计灌溉总面积为188.83万亩,设计引水灌溉流量为120.4m3/s,属大(1)型灌区,工程等别为Ⅰ等。灌区设计灌溉保证率为85%。排涝标准按照排田标准,水田按10年一遇3日暴雨3~5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旱地按10年一遇1日暴雨1日排至田面无积水。(三)项目总工期及总投资。总工期60个月,按2025年6月价格水平计算,总投资653553.20万元。 来源: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
文义勇先生是土生土长的五星村人,现任湖北恒乐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多年来,他虽在商海打拼,事业有成,但始终心系家乡发展,关注乡亲冷暖。去年年底,他回乡探亲时发现8组的通组道路较为狭窄,车辆交会困难,给村民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带来了诸多不便。作为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企业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当即向五星村村委会表达了希望个人捐资拓宽该路段的强烈意愿,希望能为改善乡亲们的出行条件、促进家乡发展尽一份力。村委会对文义勇先生的义举表示高度赞赏和衷心感谢,并迅速着手进行前期准备。考虑到农时和施工便利,村两委决定待今年群众黄豆收割完毕、场地条件成熟后再启动拓宽工程。经过精心筹备,9月15日,承载着文义勇先生赤子之心的10万元修路捐款,如期汇入了岳口镇财政管理所村集体经济代理账户,为项目顺利开工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据悉,此次拓宽的道路全长400余米,将在原有基础上加宽2米。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该路段长期存在的“会车难”问题,大大提升通行效率和安全性,惠及8组及周边众多村民的生产生活。目前,拓宽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进展顺利,预计将于10月中旬全面完工。文义勇先生的慷慨解囊,不仅解决了五星村8组的实际出行难题,更体现了在外成功人士情系家乡、反哺桑梓的崇高情怀。这条即将拓宽的道路,不仅是一条便民路、致富路,更是一条凝聚乡情、传递温暖的“连心桥”。我们期待更多像文义勇先生这样的成功人士,能够常回家看看,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共同谱写岳口镇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正在努力加载...
提示
请使用手机APP发布,去快速安装